银行业金融创新税收政策取向
——基于博弈论视角

2021-01-06 11:02许方懋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均衡点税制财税

许方懋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解决客户投融资需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忧,一些银行借金融创新之名,行通道类业务和“影子银行”之实,目的在于规避金融监管和进行税收筹划。金融风险绝对是不容忽视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规范金融创新及其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因此,研究金融创新业务课税政策取向,使之与金融监管相互配合以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业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税制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一)金融税制与金融创新相互影响

金融创新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同时存在,过度金融创新会引致潜在金融风险(许坤,2013),而金融税制是矫正金融负外部性的干预手段,是金融创新的催化剂和原动力(王国华、马衍伟,2005),税收影响金融创新的效率、规模和结构,金融税制不合理会制约金融创新的发展(舒娜,2006;李艳,2012),金融税制是扭曲银行金融创新行为是引致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之一(Alworth J S,Arachi G,2012)。金融税制规范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可能扭曲银行经营行为,这种扭曲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与此同时,通过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产品,使得现行金融税制对金融创新而言具有相对滞后性,金融创新给现行税制带来了新的挑战(王遥,2010;巫宏标,2010)。税收作为国家调控金融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税制设计在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金融风险的防控(闫肃,2012)。汪彤,李万峰(2018)金融税制对金融创新具有调控功能,现行金融税制忽视了风险防控功能,不适应金融创新发展。

(二)金融税制规范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银行业个体风险具有传染性,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政策工具,在规范金融创新上,其政策工具比金融监管更灵活,能够弥补金融监管不足和控制银行风险扩散。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对税收政策十分敏感,对某些金融监管不便插手的业务课以相适应的税收,将税收政策直接作用于金融产品交易环节,避免金融监管出现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金融创新发展促进金融税制完善,金融税制完善反作用与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税制会越来越完善,金融创新税收套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进而促使银行业进行合规的金融创新。银行金融创新发展和财税部门金融税制完善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金融税制设计与金融监管相互配合,共同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业务发展十分必要。

三、银行业金融创新与金融税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模型建立

假设:博弈双方是商业银行和财税部门(此处财税部门指的是具有财税立法权和行政权的部门,以下简称财税部门)。双方均是有限理性的,且存在信息不对称,需要在反复、长期的动态博弈过程中相互学习调整,最后达到演化博弈均衡。商业银行博弈策略是合规创新和违规创新;财税部门博弈策略是积极管理(积极跟进税收立法和加强税收征管)和消极放任(默许银行业违规金融创新)。

若银行业违规创新将获得额外收益ΔR,但违规创新时自身将承担风险成本F;银行业应付财税部门积极管理的成本是B1,并且银行业违规创新面临追溯调整和税收滞纳金时可能造成的损失是B2。T1是财税部门积极管理的额外成本,T2是财税部门消极放任造成的损失(包括税收流失和金融风险扩散)。其中:ΔR、F、B1、B2、T1、T2均大于零,且T2>T1,B2>T1。

x代表合规创新的银行业占比(或者说是:银行业的合规创新金融产品数量占所有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数量的比重);y是财税部门积极管理的概率(或者说是: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的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数量占所有银行业金融创新产品数量的比重)。其中,x、y∈[0,1]。银行与财税部门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 1所示:

表1 银行业与财税部门博弈的收益矩阵

(二)模型分析

银行业采取合规创新策略时的期望收益为R11=-yB1,采取违规创新策略时的期望收益分别为R12=ΔR-F-y(B1+B2)。进而,银行业的平均期望收益为:R1=xR11+(1-x)R12=(1-x)(△R-F-yB2)-yB1。银行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G(x,y)=x(R11-R1)=x(1-x)(F+yB2-ΔR)

(1)

财税部门采取积极管理策略时的期望收益为R21=(1-x)B2-T1,采取消极放任策略时的期望收益为R22=-T2。进而,财税部门的平均期望收益为:R2=yR21+(1-y)R22=(1-x)yB2+y(T2-T1)-T2。财税部门的复制动态方程是:

Q(x,y)=y(R21-R2)=y(1-y)(B2-xB2+T2-T1)

(2)

联立式和,求解局部均衡点:

(3)

得到五个均衡点:

(4)

Gx(x,y)=(1-2x)(F+yB2-ΔR)

(5)

Qy(x,y)=(1-2y)(B2-xB2+T2-T1)

(6)

(三)演化均衡点分析

对于演化动态的稳定均衡点(x*,y*)而言,即使受偶然因素影响使得博弈偏离均衡,复制动态仍然会使得偏离后回归稳定均衡。所以,当偶然因素使得:(x,y)低于(x*,y*)时,有G(x,y)>0,Q(x,y)>0;或者(x,y)高于(x*,y*)时,G(x,y)<0,Q(x,y)<0。也就是说,必须满足Gx(x,y)<0,Qy(x,y)<0。即:

当Gx(x,y)<0且Qy(x,y)<0时,该点是渐进稳定的演化均衡点;当Gx(x,y)>0且Qy(x,y)>0时,该点不存在渐进稳定性,是非均衡点;当Gx(x,y)>0且Qy(x,y)<0或者Gx(x,y)<0且Qy(x,y)>0时,在某一个方向是稳定的,另一个方向是不稳定的,该点是鞍点。

将四个局部均衡点x1,x2,x3,x4带入式和式,为判断局部四个均衡点一阶偏导的符号,根据数学推导得出ΔR、F、B2大小排列:ΔR>F+B2>F、F+B2>ΔR>F和F+B2>F>ΔR的三种情形,进而得出均衡点的解如表 2所示:

表2 演化均衡点的求解过程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恶性循环”的政策建议

当ΔR>F+B2>F时,x2(0,1)是演化均衡点。此时的均衡状态是(违规创新,积极管理)。ΔR>F+B2>F意味着银行业违规创新的超额收益大,总体成本低,银行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违规创新,导致均衡状态陷入“违规创新→积极管理→再违规创新→更严格的管理→扭曲金融创新”的恶性循环;此时商业银行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F>B2时:银行业违规创新时自身承担的风险成本较大,财税部门追溯调整和税收滞纳金较小,说明银行业违规创新获得的超额收益更多源于将个体风险向市场转嫁,税收对银行业违规创新个体风险扩散的约束力较弱。财税部门积极跟进税收立法和加强税收征管目标更多倾向于: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及套利行为,降低银行业金融创新风险,控制银行业个体风险向外扩散。

②B2>F时:银行业违规创新时自身承担的风险成本较小,财税部门追溯调整和税收滞纳金较大,但银行业还是能获得超额收益,说明银行业违规创新获得的超额收益更多源于税收套利而不是向市场转嫁个体风险,金融税制对金融创新而言具有相对滞后性,财税部门积极跟进税收立法加强税收征管的目标更多倾向于: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金融税制,促进金融创新税收政策的公平和效率,避免国家税收流失和金融创新扭曲。

(二)“良性循环”的政策建议

当F+B2>ΔR>F或F+B2>F>ΔR时,x4(1,1)是演化均衡点。此时的均衡状态是(合规创新,积极管理)。F+B2>ΔR>F或F+B2>F>ΔR意味着银行业违规创新的成本较大,银行业违规创新可能面临巨大损失或财税部门追溯调整和税收滞纳金,银行业与财税部门博弈最后将达到(合规创新,积极管理)的良性循环。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F+B2>ΔR>F时:银行业进行违规创新的超额收益大于本身承担的风险,银行业违规创新有利可图会继续进行违规创新,但违规创新将面临财税部门追溯调整和税收滞纳金,导致违规创新带来的最终超额收益小于全部的损失。此时,财税部门只需继续采取积极管理的策略,把握管理力度,充分尊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②F+B2>F>ΔR时: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此时银行业违规创新的超额收益小于自身承担的风险,当银行业知道这些违规创新的超额收益小于本身承担的风险后,便会停止该业务的创新。此时财税部门需要在采取积极管理策略的前提下,鼓励合规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创新合规健康发展。从而金融税制与金融创新博弈的良性循环。税收政策越来越完善,银行业金融创新规范发展。

猜你喜欢
均衡点税制财税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税制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实证检验及税制结构优化
交易成本理论在油田企业小修业务自营和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税制变革与财政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三级供应链投资模型的评价管理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