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影响比较

2021-01-06 06:21郑红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4期
关键词:裂孔初产妇盆底

郑红霞

妊娠及分娩对女性的盆底状态影响较大,表现为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方面的变化,而初产妇的此类变化相对更大,因此初产妇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1-2]。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变化研究有助于防御措施及康复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临床中对于阴道顺产与剖宫产的研究显示,其对于产妇生殖系统及盆底状态的影响差异较大,但是关于两类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的影响差异研究仍有待全面探究[3-4]。本研究就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1 月-2019 年9 月期间的82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 组(阴道分娩组)41 例和B 组(剖宫产组)41 例。纳入标准:20~40 岁者;初产妇;单胎。排除标准:孕周<37 周者;双胎及多胎者;合并妊娠期疾病者;合并慢性疾病者;生殖系统手术史者;认知与精神异常者。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于产后第6、12、24 周分别检测并统计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指标,其中盆底结构指标包括盆膈裂孔(面积及周长)、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分别于静息及瓦氏动作时各检测一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以阴式探头进行检查,以膀胱截石位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0 MHz,对患者进行细致检查。然后统计比较两组上述时间的盆底结构指标(静息及瓦氏动作的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

1.3 盆底肌力评价标准 根究牛津分级系统进行盆底肌力的评估,评估范围为0~Ⅴ级,0 级为肌力最弱,Ⅲ级以上为合格,随着分级升高则肌力增加。其中0 级未感受到肌肉颤动;Ⅰ级感受到颤动;Ⅱ级为肌肉不完全收缩,Ⅲ级为肌肉完全收缩,持续时间3 s,次数3 次;Ⅳ级为肌肉完全收缩,持续时间4 s,次数4 次;Ⅴ级为肌肉完全收缩,持续时间5 s,次数5 次,且存在对抗[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检验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A 组年龄20~35 岁,平均(26.3±3.7) 岁;孕 周37.0~42.5 周,平均(40.3±0.6) 周;BMI 值 为19.0~27.8 kg/m2,平均(23.1±1.0)kg/m2,新生儿体重2 397~4 368 g,平均为(3 132.3±220.7)g。B 组年龄21~36 岁,平均(26.5±3.5) 岁;孕周为37.0~42.2 周,平均(40.2±0.8)周;BMI 值19.1~27.9 kg/m2,平均(23.0±1.2)kg/m2;新生儿体重2 356~4 390 g,平均(3 128.2±218.9)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盆底肌力比较 两组产后第6、12、24 周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B组产后第6、12、24 周的盆底肌力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6、2.825、1.974,P=0.008、0.005、0.048),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盆底肌力比较 例(%)

2.3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静息及瓦氏动作盆膈裂孔、膀胱颈角度比较 两组产后6、12、24 周的静息及瓦氏动作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均有所改善,且B 组产后6、12、24 周的静息及瓦氏动作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均显著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静息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比较(±s)

表2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静息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比较(±s)

注:t1、P1 值为两组产后第6 周比较,t2、P2 值为两组产后第12周比较,t3、P3 值为两组产后第24 周比较。

2.4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比较 两组产后第6、12、24 周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均有所改善,且B 组产后第6、12、24 周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均显著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瓦氏动作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比较(±s)

表3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瓦氏动作盆膈裂孔及膀胱颈角度比较(±s)

注:t1、P1 值为两组产后第6 周比较,t2、P2 值为两组产后第12周比较,t3、P3 值为两组产后第24 周比较。

表4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比较(±s)

表4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及宫颈外口移动度比较(±s)

注:t1、P1 值为两组产后第6 周比较,t2、P2 值为两组产后第12周比较,t3、P3 值为两组产后第24 周比较。

3 讨论

孕产妇受妊娠状态及分娩的影响,盆底状态的相关各方面均发生一定的变化[6-7],而这对孕产妇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产后短期,甚至产生长期影响,表现盆底状态,出现脏器脱垂、尿失禁等情况发生,而初产妇作为初次分娩者,其盆底变化的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是评估与干预的重点人群[8-10]。盆底状态相关的指标中,除盆底肌力外,盆底结构也是产后变化较大的方面,表现为盆隔裂孔及相关脏器的变化移位,因此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状态评估的过程中,上述方面的评估价值均较高[11-12]。另外,有研究认为,产后较短时间内,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发生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变化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改善幅度并不显著,对于长期的影响仍存在[13-15]。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相应防控及干预措施的实施,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变化也随之明显改善,对患者的长期影响并不明显[16-17]。鉴于上述研究结果差异的存在,针对初产妇进行不同时间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变化观察则尤为必要,是为初产妇制定防控与改善措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本研究就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产后第6、12、24 周两类分娩方式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剖宫产的初产妇产后第6、12、24 周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指标均显著优于阴道顺产,说明剖宫产对于初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而阴道分娩对于产妇的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不良影响更大,且产后较长时间内,其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并未达到剖宫产产妇的程度,对于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加强产前及产后盆底状态的监测与改善。分析原因,阴道分娩的产妇除妊娠期盆底状态受胎儿及激素等各方面影响外[18-19],分娩过程对产道及盆底也造成较大影响,胎儿分娩过程对盆底肌肉、脏器组织等多方面造成影响,且此类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提示应持续重视对产妇盆底状态的监测与改善[20-2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剖宫产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影响相对由于阴道分娩较小,应重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的变化观察及改善。

猜你喜欢
裂孔初产妇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裂孔在黄斑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