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祁建华,董赐成,陈日高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Dm-LDH在影像学资料上表现出一种明显向下迁移的特点,外加上复杂的解剖特点,给普通的治疗方法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此,各地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现笔者通过回顾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探讨。
1997年,Wiltse等[1]提出腰椎横断面分为四个区域:中央区、恻隐窝区、椎间孔区与极外侧区。同时其对椎体纵向也分为:椎弓根上缘水平、椎弓根水平、椎弓根下缘水平及椎间盘水平,并且根据LDH病灶的大小将严重程度用数字1-5进行标记。现在学者将LDH远端游离型按方向和程度分为4类:如果迁移的范围位于椎弓根下水平的一半以上,则定义为高度向上迁移。如果移行位于椎间盘间隙上缘和椎弓根下水平的一半之间,则定义为低度向上迁移。如果迁移的范围位于椎弓根上水平以下,则定义为高度向下迁移,如果迁移位于椎间盘间隙下缘和椎弓根上水平之间,则定义为低度向下迁移[2]。同时,在椎弓根附近还存在一个“隐藏区”(Hidden Zone),椎间盘可游离至该处,对神经根产生压迫[3]。
ELND曾用于被诊断为硬膜外病变的患者,最早发现于1931年,目前也运用于远端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4,5]。Jinyoung Oh等[6]报道过4例经ELND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其中3例为L4/5节段,1例为L5/S1节段,3例患者在MRI上存在明显椎间盘向下游离,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均超过5分。术后患者NRS均小于1。术后随访1个月到5个月之间,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其中有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腰部疼痛,经过神经阻滞术后症状缓。
Kyung-Chul Choi等[7]报道过一例联合经皮穿刺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ELND对向下游离的椎间盘进行切除,患者为87岁女性,影像学资料显示为L4/5椎间盘高度的向下游离,手术分为三个步骤:(1)病人先进行PELD手术,去除中央旁型突出的椎间盘,打开硬膜外间隙。(2)用ELND去除向下迁移的椎间盘组织,并将椎间盘碎片向上托入L4/5椎间隙。(3)最后再次运用PELD去除游离椎间盘碎片。术后MRI显示游离的椎间盘被完全切除。目前,由于缺乏一定时间内的长期随访,对于ELND技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虽然,开放式手术是一种成熟的方式,但是,会对肌肉韧带关节造成医源性的损伤,随之而来的脊柱节段不稳定、椎间高度降低可能是术后疼痛的主要来源[8]。另有学者报道,经开放手术后,约32%的患者有中等及以上程度的背痛,9%的患者需要进行之后的融合手术[9]。PELD技术有能在局麻下进行、椎旁肌肉损伤小、保留小关节等优点,能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完成椎间盘的切除[10,11]。但对于去除高度向下游离的椎间盘被证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Choi等报道了大量PLED的手术病例,因不完全摘除椎间盘、复发及残余疼痛的翻修率为4.3%[12,13]。
2.2.1 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iscectomy,PEID)
G.Choi等[14]对于L4/5节段高度向下游离的4例LDH患者采取L5/S1椎间盘层面的手术入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背部及腿部平均分别从3.75降低至1.75、8.5降低至0.75,平均ODI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由65%至3%,术后MRI显示神经根被充分减压。平均手术时间106min。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可在当日下床活动,第二日出院。通过2年随访,未发现有患者手术部位或临近节段的复发及失稳。经L5/S1层面入路对于切除L4/L5向下游离的LDH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低侵入性的手段。相比常规的L5/S1入路,此方法因需要有更大的椎间隙,所以对L5椎板的切除可能更大。Reutten等报道椎板间入路的手术复发率为6%[15]。
2.2.2 内镜下经椎板入路
Jianwei Du等[16]报道了经椎板入路PELD成功治疗7例高度向下游离的LDH,其中5例为PELD术后翻修病例。手术方式为在椎板表面建立工作通道,形成一“骨窗”,显露出没有黄韧带覆盖的硬膜囊,经髓核钳取出椎间盘组织。术后平均随访9.8个月,平均术前VAS评分7.6±0.8,术后一周为3.1±1.5,最后一次随访为1.3±0.8。术前ODI评分平均61.6%,术后一个月随访为16.3%,最后一次随访为8.4%,7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复发。
2.2.3 经小关节突和椎弓根复合入路
由于亚洲人椎间隙较欧美地区小,故在采取椎板间入路时需要破坏更大面积的椎板,多数医生选择代价较小的椎间孔入路,但往往达不到疗效。QingFengHu等[17]报道经小关节突和椎弓根复合入路PELD治疗3例向下游离型LDH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CT显示小关节突及椎弓根结构良好,未发生骨折。其中1例L3/4层面,2例L4/5层面,术后随访12个月,VAS评分与ODI评分分别由6、55%到0、44%;9、71%到1、3%;7、65%到1、6%。因而作者认为该入路的有效性得到证实。
2.2.4 经椎弓根入路
Javier等[18]与Krzok等[19]描述了一种内镜技术,即经椎弓根建立一条隧道到达其内侧壁,到达椎弓根旁硬膜外间隙,从而去除向下游离的椎间盘,患者在12个月的随访结束后,患者下肢痛平均VAS评分从8.1分降低至1.7分,并且没有患者在术后发生椎弓根的骨折。虽然内镜下椎弓根入路可以治疗向下游离的LDH,但作者认为其并不能作为首选方法,因为很多患者的椎间盘突出部位不位于椎弓根内侧,或为腋下型突出。并且L1、L2的椎弓根很窄,易于发生骨折[20]。
Gun Choi等[21]报道2例经椎弓根入路PELD治疗向下游离的LDH患者,通过椎弓根达到椎管内间隙。2例均为L3/4层面,术前平均VAS评分为8分,术后2分。术后MRI与CT显示L4神经根得到了充分减压。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因而作者认为此方法对LDH有侧方向移位的患者效果较好。
2.2.5 经下位椎弓根上缘入路
Jinwei Ying等[22]对此方法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对比传统入路为标准的TESSYS技术,改良后的入路则需要对部分下位椎弓根上缘与小关节突进行切除,对于椎间盘高度迁移的患者,还需对椎间孔进行进一步成形。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VAS评分为5.95±1.33和6.30±1.72,术后1年随访为1.05±0.90和1.30±0.82。ODI评分分别由术前55.44±14.73%,59.51±16.96%改 善 至 术 后1年随 访12.42±6.98%,13.91±6.27%。早期实验组的VAS、ODI评分改善更大,但是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组趋于等价。两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有3例患者因没有完全减压而进行开放手术,另外发现对照组感觉障碍发生率较高。两组均无复发、感染、节段不稳定、硬膜撕裂或脊髓损伤的病例。因而下椎弓根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向下游离的LDH的方法,手术效果与时间与传统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高度游离、保护脊柱稳定性及减少神经根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2.6 联合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
Choi等[23]运用PETD与PEID联合入路治疗向下游离的LDH患者2例。对于L4/5节段的LDH患者,先于对侧行PETD,去除一部分椎间盘,然后在同侧的L5/S1节段行PEID,再去除另外一部分椎间盘。第1例患者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从术前的6、8分改善到了术后的2、1分,第2例患者从7、9分改善到了3、1分。术后MRI显示向下游离的椎间盘被完全去除,PELD术后第二天出院,随访检查无复发。对于完全切除向下游离的LDH,仅仅是运用PETD与PEID其中之一是困难的,但两者联合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2.7 经对侧椎间孔入路
对于椎间孔狭窄以及向下游离的椎间盘贴近椎弓根内侧缘的情况,同侧入路的PELD很可能受到限制,于是可以采取对侧入路的PELD。Jin-Sung Kim等[24]对5例患者行对侧入路PELD治疗方案,患者手术时间少于50min,住院天数小于2天。其VAS评分由8分改善为2分,ODI评分由64.4%改善至14%。作者认为在传统入路受到解剖学限制时,通过对侧入路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2.8 经由特殊手术器械
德国RZ Medizin Technik GmBH公司开发出一种半刚性的柔性探针,可以在镜下有更大的灵活性,通过操作探针来钩住并拉出向下游离的椎间盘组织。Kim等[25]报道了经椎弓根上缘入路的PELD治疗Dm-LDH,术中运用柔性钢针顺利取出椎间盘,该方法不需要去除骨性结构,也不需要对椎间孔进行成形。
单纯的PELD技术在切除游离的椎间盘方面是较为困难的,而且还伴随着后外侧骨盆的阻碍,1982年,Spengler描述了一种小范围的椎板开窗手术,移除部分椎板,通过间隙取出椎间盘[26]。随后,该技术发展到了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并引入了显微镜[27]。1997年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被正式报道[28]。MED不仅可以处理一般情况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可以在恻隐窝狭窄的情况下取出游离的椎间盘组织[29,30]。Salenius等[31]报道的开放椎间盘切除术成功率为70%,但术后随访6年后降低至56%。在同样选择椎板间开窗入路的情况下,MED术后患者平均ODI从术前的69.4%±10.1%降至随访2年后的19.67%±4.24%,术后2年随访显示略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是一种传统开放式手术的替代方案[32]。一些学者还对MED术后复发做出了研究,结果发现,MED的复发率与传统手术方式并无太大差异,但对于游离型LDH,向下迁移组的复发率为19%,高于向上迁移组的12.5%与无迁移的10.2%[33]。Hussein等也将MED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了对比[29],结果发现,MED组手术成功率为96.8%且术后随访8年未降低,而开放手术成功率为71.1%,8年随访后降至55.6%。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一些学者解释为手术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34]。肌肉和韧带的剥离与过度烧灼影响了脊柱稳定性与神经支配区[35,36]。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学者对传统开放手术方式的选择逐渐变少,理由在于,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快、手术费用低及保护了椎旁的稳定性结构,但对于伴有腰椎滑脱的病人,还是应采取椎间融合的手术方式。选择微创技术应建立在对解剖结构的绝对熟悉之上,对于MED手术而言,高度迁移的椎间盘需对椎板进行额外的成形。对于PELD,通道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术者的视野,传统的PELD对侧隐窝及“隐蔽区”的椎间盘难以彻底的清除,一旦游离椎间盘超过8mm,就会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37]。因此术者需要之前计划好手术的入路。许多学者采用经改良的PELD手术入路,但由于缺乏大量的病例与长期的随访资料,再加上没有系统的完善操作流程,故仍然需要进行更多讨论,且对于已经接受过开放手术的患者,不应再选择破坏骨性结构的手术入路。总的来说,面对高度移位的DM-LDH术者在设计手术路径的同时,也要做好开放手术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