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1-06 21:38:41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122300陈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出血量家属产后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122300)陈雪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是指由于产妇宫缩无力而导致的PPH,在产后出血比例中可达70%,若未能及时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身心健康。促进子宫收缩为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关键,但大部分患者存在异常紧张、焦虑情绪,加之缺乏子宫收缩功能技巧,不利于子宫收缩,故临床治疗中除了使用常规宫缩素药物外,还应结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以提升患者子宫的收缩能力,加快康复[1][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PPH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宫缩乏力性PPH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临床护理的44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1.26±5.48)岁;孕周36~42周,平均(38.61±0.52)周;怀孕次数1~4次,平均(2.51±0.43)次;分娩次数1~3次,平均(1.79±0.33)次。对照组年龄2 4~3 8岁,平均(31.32±5.46)岁;孕周36~42周,平均(38.57±0.54)周;怀孕次数1~4次,平均(2.54±0.41)次;分娩次数1~3次,平均(1.81±0.32)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3]中宫缩乏力性PPH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均在我院分娩并建立档案;④无家族病史。排除标准:①存在血液疾病;②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③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④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向产妇进行常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出血等情况,予以及时止血相关治疗,若患者出现休克等情况,予以吸氧、保暖等处理,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定期为产妇更换药物,指导饮食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密切监测病情:每日定时检测产妇血压、脉搏、心电图、出血量、排尿次数、尿量、尿液颜色等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处理。针对出血量较大患者,每隔15min~30min记录一次出血量、血液颜色、脉搏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察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时,做好随时进行输血的准备工作,为患者补充血容量。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产妇进行交流,告知产妇宫缩乏力性PPH的原理及治疗效果,密切询问并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从产妇角度引导、缓解其心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增加家属信心,并引导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和鼓励,消除产妇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情面对疾病。③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产后出血、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向产妇及其家属做出解释,让产妇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能力及治疗信心,指导患者练习并正确掌握子宫收缩功能的锻炼技巧,提升其宫缩能力。④饮食及生活习惯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食谱,指导患者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针对血瘀患者可指导服用中药食补汤剂,以保证营养均衡;督促并监督患者早睡,改正吃生冷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⑤清洁护理:定期打扫病房、通风,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指导产妇每日更换衣物并用碘伏液清洁会阴部,根据患者的恶露情况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等。⑥子宫及出血护理:在产妇分娩时,护士对其进行适度子宫按摩,遵医嘱使用宫缩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功能恢复;在患者出现宫缩乏力性PPH时,及时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并遵医嘱使用宫缩剂止血,若患者出现休克等现象,按照医嘱进行输血。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4h后出血量。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生殖道感染、失血性休克、席汉综合征、产后贫血等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分析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 干预前,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出血量(102.69±11.07)mL少于对照组的(135.98±14.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PH为产科常见的危急并发症之一,是指产妇在分娩24h后阴道内出血量>500mL。宫缩乏力为造成产妇PPH的最常见原因,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可引发失血性休克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疾病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性临床护理中,通过从病情监测、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出血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宫缩乏力性PPH患者采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大部分产妇在出现PPH时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可能加重病情。一方面,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和产妇进行交流,在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后,从产妇角度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引导并缓解其心理负担,同时告知产妇宫缩乏力性PPH的原理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保持积极情绪面对疾病;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引导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和鼓励,既增加家属信心,也利于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疾病康复[4][5]。密切监测病情护理中,通过每日定时检测产妇血压、出血量等情况,且针对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每隔15min~30min记录一次,做好随时为出血严重患者输血的准备,利于及时察觉产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给予预防和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中,通过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PPH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指导产妇练习并掌握正确的子宫收缩功能锻炼技巧,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正确认知能力及宫缩能力,利于降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6]。饮食及生活习惯护理中,通过为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均衡饮食计划,有利于预防患者胃黏膜受到疾病诱因损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洁护理中,通过定期打扫病房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指导产妇每日更换衣物并用碘伏液清洁会阴部,加强患者对个人卫生和消毒的意识,有效避免衣物过度摩擦,同时根据患者恶露情况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能够较好预防感染,减少生殖道感染等并发症[7]。子宫及出血护理中,通过对产妇进行适度子宫按摩,有助于帮助子宫恢复,促进子宫收缩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减少出血量。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性PPH患者采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出血量家属产后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2:01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