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龙 谢 添,△ 袁 俊
1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 430065 2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武汉 4300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种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达到缓解疼痛、减轻症状的效果,但临床复发率较高,且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仍需行手术治疗[1]。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作为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该术式具有减压充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医源性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2],但在手术过程中仍有可能会造成神经根牵拉、骨性结构及软组织的破坏,从而导致某些患者术后出现疼痛较为严重、下肢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等情况[3-4]。基于此,笔者结合TLIF术后患者特点,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加减治疗,取得了不错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行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27±7.70)岁,年龄范围为34~65岁;病变节段,L4/L57例,L5/S19例,其他节段14例;病程(20.23±11.47)个月,病程范围为6个月~5年。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1.23±7.80)岁,年龄范围为32~67岁;病变节段,L4/L58例,L5/S110例,其他节段12例;病程(18.30±12.18)个月,病程范围为3个月~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符合TLIF手术适应证,患者及家属同意行TLIF手术;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椎间盘突出过大,合并有椎管内病变、椎管狭窄或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者;合并有腰椎结构异常、脊柱肿瘤、外伤等;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2组患者均行TLIF手术治疗,术后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52)2 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甘露醇注射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95),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090)1 mL+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武汉爱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82)10 m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基础方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红花12 g、桃仁12 g、川芎15 g、当归15 g、地龙15 g、赤芍12 g;疼痛较为剧烈者,加延胡索12 g、丹参15 g;肢体麻木者,加络石藤15 g、牛膝12 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 g或番泻叶3 g;气短多汗者,加党参12 g;血瘀明显者,加水蛭粉3 g冲服;另外,痰浊较重者,可加制胆南星、天竹黄、郁金、石菖蒲等;肝肾阴虚者,可加炙龟板、川石斛、女贞子、旱莲草、山栀子、黄芩等;瘀阻严重者,可加丹参、桃仁、川芎等。水煎取汁,1剂/d,分早晚2次温服,从术后第3天开始连续治疗至术后第14天。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进行判定,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ODI评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及术后第12周进行判定。
2组患者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和术后第12周VAS及ODI评分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比较(n=30,分,
TLIF是通过单侧入路直接进入椎间孔空间,只打开一侧的神经孔,可以减少对神经根、硬脑膜、黄韧带等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同时减少对脊柱肌肉和结构完整性的直接解剖和手术创伤。但仍存在神经根损伤、椎间盘切除不完全等缺点,引起医源性神经根水肿、盘源性腰痛、术后效果不理想甚至加重等情况,从而影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究其原因在于患者患病以来神经根长时间受压迫,而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及血肿又加重了神经根的水肿和相关炎性反应[5-6]。目前常规处理方法是给予脱水剂、激素、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虽然激素、营养神经剂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值得肯定,但费用较高、副作用大。
术后患者气血大伤,兼有瘀血停留之象,恰为补阳还五汤主治之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脏腑经脉营卫之气,使气能帅血生血,为君药;血脉不利,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活血,使血运行于经脉之中,为臣药;以当归补血养血,与黄芪相用,使气血从中而生;以地龙通经活络,畅通气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祛瘀生新、通络止痛之效。卞敬琦等[7]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可显著降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血液高黏状态,改善血小板聚集、黏附,抑制血小板释放亢进状态等,从而缓解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病理状态。陈阳等[8]发现,补阳还五汤可降低患者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抗炎止痛的效果。钱叶斌等[9]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能够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减轻神经元胞体萎缩程度,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和术后第12周VAS及ODI评分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结果提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TLIF术后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这与王向峰[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TLIF术后患者,可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