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斯柳,苏倩(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广东 深圳 518107)
麻精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麻精药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是临床诊疗必不可少的药品;另一方面不规范地连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1]。本文通过对某医院麻精药品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不规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原因,为避免不规范使用麻精药品的情况提出改善措施。
1.1 资料来源 医院麻精药品库麻精药品不规范使用情况登记表。
1.2 方法 从医院麻精药品不规范使用情况登记表中获取2018年5月-2021年3月出现的所有不规范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2.1 麻精药品管理和使用不规范例数 在统计时间段该院麻精药品管理中出现不规范情况15例,其中9例为空安瓿遗失,3例为破损、2例为漏收费、1例为操作失误造成实物与系统电子库不符。
2.2 不规范使用麻精药品科室分布 破损、漏收费等6例情况都发生在临床科室,空安瓿遗失情况中7例在使用的临床科室中发生,2例在住院药房发生。
3.1 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 部分科室麻精药品管理中未严格执行基数管理、双人双锁管理等规定。在使用麻精药品后未及时将空安瓿收回,未做到班班清点、班班交接。备有麻精药品的科室应设两位麻精药品管理员,其中一位负责对专柜的每一品规、每一批号的药品数量进行清点,另一位管理员复核并签字。每月定期盘点,发现账、物、批号不相符情况须立即查找原因并报相关部门。
3.2 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部分科室安全意识不高,不够重视麻精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使用麻精药品不够严谨。破损情况为临床科室的护士在存取和日常检查过程中不小心将注射剂掉在地上导致,漏收费情况为紧急抢救患者过程中先使用了麻精药品,待患者抢救成功后未及时将对应的药物收费结算,待患者出院后则无法补收费,最终造成账物不符。
3.3 监控设备不完善 药房监控摄像头未对准麻精机且录像不够清晰,不能确保发药过程均清晰录像。且录像保存时间仅有一个月,无法追溯一个月之前的问题。
4.1 加强培训与考核 医院应定期对执业医师、护士、药师及管理人员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与考试。培训应有针对性,对不同类别的人员内容应有所不同。麻、精一药品管理员应具有初级及以上职称,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4.2 加强空安瓿回收管理 空安瓿须妥善保管,防止丢失。麻、精一药品用量较大的科室应设置带锁专用柜存放空安瓿。各科室使用麻、精一药品后,应将空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确保批号和数量与领用的注射剂一致。若空安瓿不慎破碎,须拍照留证并收集安瓿碎片,附上详细说明,经手人、证明人与科主任签字后,交病区药房处理。若空安瓿发生丢失,须及时报告科主任和药学部门。4.3 完善软硬件设备 所有配备麻、精一药品的部门须安装安全监控系统,重点部门除采用双锁保险柜或麻精药品智能调配柜储存外,储存区域需设有防盗设施和报警装置等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存取及回收药品等行为,相关监控视频保存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80天[2]。
4.4 加强质控和设置奖惩机制 药学部质控药师定期对有使用麻、精一药品的科室进行日常检查,发现管理、使用不规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应要求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纠正,且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设置奖惩机制,组织建立麻、精一药品管理质控指标,每季度对全院麻、精一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质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的依据之一。
4.5 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加强麻、精一药品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使用麻、精药品智能存储柜、电子药柜等智能化设备实行智能化管理。应加大麻、精一药品管理软、硬件的投入力度,结合实际,依托现有院内物流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开发麻、精药品智能管理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各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麻精药品的管理工作,对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隐患要及时梳理、定期总结。完善院内的管理制度,制订进一步加强麻精药品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保证麻精药品使用规范,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防止麻精药品从医疗机构流入非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