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河湖长服务中心
(本文执笔 杨婷婷 王舒瑶)
2020 年,秦皇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河湖长切实履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机制,对推进清理河湖“四乱”、提升水质和培育全民爱河护河氛围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秦皇岛市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把河湖管理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河长履职与部门联动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控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统筹加强水域岸线管护和水质保障提升,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制度,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持续用力系统治理,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落实市总河湖长责任,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研究河湖治理保护相关事项。多次深入重点河湖一线调研指导,以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市总河湖长令等形式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市级河湖长带头巡河,靠前指挥,协调解决河湖突出问题。市、县、乡、村级2080 名河湖长切实履职尽责,巡河巡湖20.4 万余次,发现解决河湖问题1186 个。
一是以河湖长巡河排查为基础,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排查河湖“四乱”问题,通过旬通报整治进度、下达总河湖长令等方式,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整改任务。二是持续开展“飓风行动”,建立网格式监管方式,采取定期巡查、突击检查等灵活多变的监管模式,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三是建立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巩固清理整治成果,加强源头防范管控,坚决遏制新增“四乱”问题。
把“不让一滴污水入河入海”作为要求,实行“一断面一对策”。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入海河流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逐一梳理入海河流污染成因,逐河制定水质提升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举措、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全力以赴打好水质改善攻坚战。一是全面管控。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分批分类开展整治,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同时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全覆盖、垃圾保洁市场化管理模式全覆盖。二是截污减排。在山海关、北戴河两个城市区率先推行化学农药零施用试点,全市化肥农药施用量在逐年递减的基础上,2020年又分别比上年减少7582t 和231t。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公安局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采取“定期排查、突击排查、应急排查”三种方式,联合查处偷排超标污水违法行为,对偷排行为形成震慑,有效遏制超标污水进入管道,保障河流水质。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控制污水处理厂上游水质、进厂水量、运行工艺并按需调配,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以上,全市8 个重点镇全部具备污水处理能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建率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1%。
着眼于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融,推进工程治理向生态治理转变,促进河湖休养生息。打造秀美河湖,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河湖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一是综合运用河水原位处理工艺、潜流湿地工艺等多种生态修复办法,实施戴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饮马河下游天然河道修复工程、排洪河生态治理工程等多项重点生态治理项目,入海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完成生态补水7382 万m3。二是在充分发挥水草净化水质功能的前提下,坚持日常打捞与重点清理相结合,全市安排清理水草船只84 艘,修复拦截网具1922m,新建拦截网4085m,打捞水草59431m3。三是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进一步加快廊道绿化、河流绿化和环城林建设步伐,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河流两侧绿化3.4 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015 年的45% 提高到60%。恢复了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亲水近水的空间,构建了山海相连的绿色纽带。
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暑办和市生态环境局对入海河流情况以及防汛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解决问题50 个。结合无人机开展暗访工作,对戴河、洋河、饮马河、新河、新开河、人造河、大马坊河、东沙河等8 条河流进行航拍,共拍摄河道500km,发现、解决问题38 个。印发《使用河长云APP 开展巡河工作制度》,落实按期提示、每周提醒、每月通报机制,促进各级河湖长切实巡河履职。印发《秦皇岛市落实河湖长制考核问责制度》,安排70万元对2019 年度考核优秀的县区及2020 年度优秀河湖长和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安排86.2 万元对村级河湖长进行补助,通报批评3 名工作不力的河长,切实推动了各级河湖长真履职、真尽责。
秦皇岛市持续落实推进河湖长制,实现各项工作向河湖长制聚焦,各方力量向河湖长制聚合的良好局面,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有力保障了秦皇岛市近岸海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分级编制河湖保护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管理范围进行复核及划定,共完成复核划定、上图、公告长度1512km,实现了水利工程“一张图”、国土空间“一张表”。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553个,工作力度和成效获得省高度评价。编制全市河道治理与采砂管控清单,将全市有砂石资源的河道全部纳入治理与管控范围。建立采砂监管责任体系,对可采河道(段)分别明确河长责任人、水行政主管责任人、监管责任人与执法责任人等“四个责任人”,做到责任制全覆盖、无遗漏。编制滦河、青龙河、洋河、石河、汤河等5 条河道采砂与整治规划。
2020 年秦皇岛市10 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80%,全面消除劣Ⅴ类河流断面;13 条主要入海河流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北戴河主要海水浴场达到I 类水质,连年实现“历史最好”目标。
统筹全市各大水库水向戴河、洋河、饮马河等入海河流进行生态补水,有效补充河道沿线的地下水,全面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对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I 类标准起到重要作用。石河海港区—山海关区段获全省“秀美河湖”。
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秀美河湖摄影作品宣传活动,展示秦皇岛市开展河湖长制以来取得的成效与河湖生态建设成果,提升社会公众河湖管理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爱护河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河湖长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企业河长、记者河长、民间河长发挥作用。秦皇岛巽海食品有限公司获省级企业河长授权并作全省典型发言,河北环境工程学院获全省民间河长授权。支持鼓励社会公众和志愿者团体开展河湖保护公益行动,营造全民爱河护河的社会氛围。
通过扎实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秦皇岛市喜获新成果:一是秦皇岛市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入选《现代水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研究》。二是开发区村级河长高俊平入选全国最美河湖卫士。三是“用爱诉说”获“守护美丽河湖—争创示范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优秀奖。四是“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绿色河湖”入选省学习强国“大国小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河北样本”系列微专题片。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河湖管护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努力提高水生态系统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打造“生态改善—群众受益—全民参与—河海环境更好”的良性循环。实现“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级压实责任,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河湖管理保护各项任务部署落地见效,加快形成河湖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强化河湖长责任意识,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同时严格按照《使用河长云APP 开展巡河工作制度》要求,落实按期提示、每周提醒、每月通报机制,促进各级河湖长切实巡河履职。
坚持明察暗访相结合,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监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督办问责,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以河湖环境面貌改善为重点,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检验各地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进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河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因河施策、因地制宜,河长牵头、部门协同,开展河湖综合治理,巩固提升清理整治成果,推动河湖环境持续好转。
利用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优势,打造宣传的新平台和新路径。积极做好“秦皇岛河湖”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扩大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和互动。
健全完善民间河长体系,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持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河湖水文化,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