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 罗少军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事关“十四五”整体发展,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北战略全局。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贯彻落实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十三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经验,深刻分析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十四五”水旱灾害防御目标任务,安排部署2021 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北提供坚实的水旱灾害防御保障。
2020 年全省共遭遇16 次强降雨天气袭击,为近5 年最多的年份,特别是8 月1 日至20 日,河北省接连出现持续暴雨天气过程,总体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近1 倍,个别站点日最大雨量达到建站以来最大值(雄县枣林庄站243mm),最大累积降水量为819mm(迁安市冷口站)。主要河道出现229 站次涨水过程,大中型水库蓄水32.87 亿m3,比常年同期多蓄水5.57 亿m3。7 月份受降水偏少影响,东北部及中南部地区在田作物发生阶段性旱情,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经受严峻考验。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水利部关心指导下,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为引领,统筹疫情防控和水旱灾害防御,综合施策、严防死守,上下联动、协同应对,取得了水旱灾害防御全面胜利,防灾减灾效益十分显著。洪涝和干旱损失分别比近3 年同期平均值下降79%、76%。大战大考中,我们守护了一方平安,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水利人应有的贡献,交出了一份不同寻常的水利答卷。
2020 年水旱灾害防御的全面胜利为“十三五”防灾减灾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三五”时期,全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水旱灾害防御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成功抗御了2016 年“7·19”特大暴雨洪水和入冀最强台风“安比”以及“温比亚”“摩羯”“利奇马”等超强台风袭击,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回顾5 年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各类防汛责任制,及时修订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等方案预案,分区域分流域编制超标准洪水应对预案,多批次开展安全度汛隐患排查与整改,适时组织防汛实战演练。遇有重要天气过程,加密雨水情监测频次,强化与气象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及时滚动预测预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发布机制,提醒地方政府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5 年来,共转移受洪水威胁群众58.7 万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在努力补齐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短板的同时,着力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建立了线上线下监管机制,严控水库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全力加强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调度运用、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堤防巡查防守、汛期值班值守等工作的抽查检查和暗访督查。各级水利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力度,督促落实各项措施,保障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水利部门突出水利工程防洪调度这个核心任务,修订完善主要行洪河道、骨干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方案预案,开展防洪调度演练,科学精细实施水利工程联合调度,通过采取预泄迎洪、削峰错峰、分洪滞洪、引水调水等多种措施,有效减轻了防洪压力,提升了抗旱保供水能力。针对调度工作的复杂性,近年就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调度运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提高科学调度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们精心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提升了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指挥系统,建成了覆盖全省各类水库、32 处重要分洪口门、16 处闸涵枢纽的视频监控系统,全省各类报汛站由2177 个增至4636个,是“十二五”末的1.9 倍,主要江河洪水预报断面由111 处增至241 处,是“十二五”末的2.2 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指挥决策和科学调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十三五”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防御难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供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洪工程体系仍存在突出短板,当前水旱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还有差距,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我省的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得到了加强和完善,但部分水库仍存在病险隐患,目前洋河、西洋河、钓鱼台等3 座大中型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新鉴定的邱庄、旺隆、燕川、水胡同等4座大中型水库,韩官营、孟庄等24 座小型病险水库尚未列入加固计划;子牙新河、滏阳新河等部分骨干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雄安新区新安北堤建设尚未完成,部分中小河流未经系统治理防洪标准偏低;蓄滞洪区部分围堤隔堤标准不达标,安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水位监测站点不足,部分中小河流、个别中型水库尚未布设水位监测站点。现有水文监测手段落后,水位、流量自动监测率低。水文应急监测机动能力不能满足应急需求,缺少水文专用监测车辆。水文信息平台不完善,监测数据接收处理能力不强。河道水库现状洪水预报精度不高、预见期短,不同程度影响防洪调度决策的时效性。水文监测任务不断增加,水文测报运行经费缺口较大。旱情监测站网量少点稀,旱情分析评估能力仍然不足,难以满足抗旱日常管理需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一部分由县级水利部门维护,因人员不足、业务技能普遍不高,运维压力大。部分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不到位,水雨情观测数据不准,影响工程的调度运行。
在机制运行方面,机构改革后随着职能调整,省防办设在应急部门,汛期水利部门与应急部门联合办公,但市县改革模式不尽相同,防办有的设在应急部门,有的设在水利部门,防汛工作体制不统一,工作机制不健全,致使在公文流转、工作部署、协调落实等方面,有时存在延迟或脱节的现象,不同程度影响了工作的时效性。在水管单位应急物资购置储备方面,因抢险救援职能划转应急部门,财政部门明确不再列支水利应急物资专项资金,造成水管单位自身抢险物资储备不足,不能满足“抢早抢小”的保障需求。在预案编制方面,市县部分水库防洪抢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审批责任不落实,预案未履行审批程序,相关部门责任未能真正落实落地。在抢险技术支撑方面,由于北方大水年份少,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抢险实战经验,难以承担抗大洪、抢大险的重任。
由于我省十年九旱,多年不来流域性大洪水,人们对缺水的感受更直接、盼水更迫切,一些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暴雨洪水的突发性、致灾性、危害性认识不足,避险意识不强,自救能力缺乏。汛期抽查发现基层个别防汛责任人履职尽责不到位,对自身职责不清、工程情况不明、电话接听不及时,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部分基层责任人,对防汛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灾害防范意识树立不牢。
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把风险防控作为当前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内容,从思想、责任、组织、队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要顺应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的基本逻辑,遵循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本规律,谋划建设一批重点防洪减灾工程,为调控洪水抵御灾害提供物质保障。“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围绕“以雨水情监测预测预报为基础,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调度为核心,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总体思路,立足全省,加快完善全省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补齐水旱灾害防御薄弱短板,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科技化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指挥调度能力,构建现代化水旱灾害基础设施网络。
2021 年,全省水利系统要全面落实水利部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部署,按照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提出的“坚决避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坚决避免标准内洪水防洪工程失事事件,坚决保障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坚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安全”的“十四五”重点目标要求,持续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齐心协力开创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局面,实现“十四五”水旱灾害防御良好开局。
经过机构改革后两年的运转磨合,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要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水利工程调度体系,进一步厘清与应急部门防抗救各环节的职责界限,建立健全部门防汛抗旱联动机制,形成部门间和地区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支援、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强水利部门水旱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建设,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编制和人员,全面加强力量配置和人才培养,建强基层水旱灾害防御队伍。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与应急等部门的公文运转、工作协调、情况通报等协同机制,规范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要按照“消隐患、提标准、强弱项”的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补齐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和非工程体系短板,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严格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开展小型水库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管理模式,实现小型水库规范化、专业化管护。要加快主要河道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治理,加快重点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建设等前期工作。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主汛期前升级改造462 处自动雨量站、193 处自动雨量水位一体站,在97 处自动雨量站增加卫星备用传输信道,更新1408 个简易雨量报警器,不断提高山洪灾害监测科技水平。主汛期前完成6 条山洪沟治理工程,提高山洪防御能力。完善水文站网及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水文情报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2021 年新建中小河流自动水位站37 处、中型水库自动水位站24 处。建设古北口、三道营等12 处水文站水位、流量自动监测设施,增建39 处水文视频监控站点,逐步提升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购置专用应急监测车辆,全面提升水文应急监测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全省水文监测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并于汛前投入使用。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对接,实现气象降雨数值预报和实时降雨信息共享,利用气象数值预报开展洪水预测预报。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率定相关参数,复核修订水库、河道、蓄滞洪区洪水预报方案,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积极与省财政厅协商,增加水文测报运行经费,确保水文测报工作正常开展。对损毁或已到使用年限的雨量、水位等监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确保正常运行。利用省级水利工程维养资金,对全省小型水库水位观测进行高程基点统一引测,保证调度精准可靠,稳步推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推动形成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的现代化防洪抗旱网络体系。
要立足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进一步夯实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基础。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扎实做好滦河滦州市段行洪能力分析复核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对现有的山洪灾害监测站点和县级预警系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依托“三大运营商”,精准发送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导修订县乡村3 级防御预案,逐村逐户发放避险转移“明白卡”,开展避险演练,做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突出抓好水库安全运行,狠抓防洪调度监管。科学制定抗旱预案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强化调度管理,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针对不同旱情等级的抗旱对策与应急措施。
3 月1 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超前筹划、提早部署,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水旱灾害防御更是如此,不可打无准备之仗。前期备汛抗旱工作“压茬推进”程度,直接影响汛期旱时工作成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国英关于备汛工作的要求,迅速开展备汛工作,抓紧落实各项责任,迅速完善方案预案,强化演练培训,开展汛前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防汛准备。要突出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4 项措施,加强实时雨水情信息监测、分析与研判,完善水旱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开展水利工程调度模拟预演,加强历史洪水和超标洪水分析研判,完善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城市防洪等标准内和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预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线上线下监管,确保水库“三个责任人”履职尽责,推动“三个重点环节”落实落地,强化联动联防和信息共享,动态开展隐患排查,滚动开展监测预警,抓实会商调度、巡查值守、避险转移、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水旱灾害防御重点环节的督查暗访,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加强蓄水保水工作,强化旱情监测研判,强化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确保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水。
要着力抓好雄安新区和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协同抓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兴国际机场洪水防御工作,指导有关地区结合实际,制定重点区域专项防御方案,明确洪涝灾害防范机制和处置程序,细化标准内洪水安排,落实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依法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科学实施水利工程联调,提前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要做好工程的巡查、抢护,根据相关职责分工,工程管理单位要认真组织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抢护,并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上级水利部门报告,实现防与抗的无缝衔接。要及时派出相应专家指导抢险救援,及时有效处理险情。
要对水利部门管理的防汛抢险队伍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做好人员更替补充工作,切实发挥其专业优势;要逐级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专家库,加强抢险技术方案研究,发挥水利部门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支撑作用。要落实必要的抢险物资和设备,并登记造册,专人管理。防汛物资仍由水利部门管理的,要及时补库更新,为应急处置提供物防保障;划归应急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根据抢险需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申请预置所需的必要物资,同时配合应急部门完善物资调运机制,一旦发生险情,确保物资调得快、运得出、用得上。要强化培训和演练,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人员全面开展业务培训,使大家进一步熟悉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相关业务知识。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坚决夺取2021 年水旱灾害防御新胜利,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