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殿试卷考论*

2021-01-06 14:33谭小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乾隆

谭小华

(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7)

1 引言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层级,应试举人参加殿试撰写的对策答卷即为殿试卷。目前存世较多的是清代殿试卷,其形制独特,内涵丰富,价值珍稀,却因秘藏档案库房而鲜为人知。重庆图书馆典藏有85份清代殿试卷,系原近代四川著名藏书家、教育家傅增湘旧藏,后由其哲嗣傅晋生捐赠给西南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之前身)。

1918年,傅增湘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曾从内阁档案中精心筛选出近百份清代殿试卷。据其回忆:“余戊午筦部务时,查询旧存试卷,尚余白木大箱六七。因以簿书之隙,发箧躬自阅视,凡历科达人名士之卷,咸已不存。盖移交时,早为识者取携以去矣。乃降而求康、雍世族,乾、嘉学人,及吾川先达故旧,尚得百十卷。其余数千卷,仍捆载入箧,发交午门历史博物馆。”[1]傅增湘为此专门编写《藏园藏卷目录》,简略记载每份殿试卷的进士姓名、籍贯、科份年、名次及主要仕途履历,其中包括《蜀中先辈历科殿试卷》27份,《各省历科殿试卷》46份。另附有《食旧德斋藏卷》91份,《李季高藏卷》18份(此亦为食旧德斋旧藏)。

据笔者整理统计,该批殿试卷中有四川籍考生的殿试卷37份,包括二甲进士12人,三甲进士25人,其中绵州才子李调元的殿试名次最高(第二甲第十一名),学术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也最重大。笔者故不揣浅陋,对李调元殿试卷的形制特征、历史背景、对策内容进行考索辨析、详加诠释,试图挖掘其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多元的历史价值。

2 李调元生平家世

李调元(1734—1802年),字美堂,号雨村,四川绵州罗江县(今四川德阳罗江区)人。清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举人,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翰林院编修、广东学政、通水兵备道。建有“万卷楼”,藏书逾十万卷,被誉为“西川藏书第一家”。其著述宏富,代表作有《童山诗集》四十二卷、《童山文集》二十卷、《雨村诗话》二卷、《雨村词话》四卷等。辑纂有大型丛书《函海》《续函海》《全五代诗》,自编年谱《童山自记》[2]。嘉庆《罗江县志》卷九、同治《罗江县志》卷二十四、《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有传。

李调元之父李化楠(1713—1769年)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其从弟李鼎元(1737—1801年)、李骥元(1745—1799年)则分别考中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李氏家族连登捷第,“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可见其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巴蜀大地无出其右。

3 李调元殿试卷形制特征

李调元殿试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调元写本。册页装。朱丝栏。半开6行,行24字。开本尺寸:高47.5厘米,宽14厘米;板框尺寸:高29.7厘米,宽14厘米。现存9开,缺卷末1开及封底叶。前2开为素页,上下双栏,无界格,备写履历及弥封关防。后7开为殿试卷正文,有边栏界格。该殿试卷包括封面、履历、策文三部分,其中策文末叶有残缺,可据傅增湘《清代殿试考略》卷前《李调元先生殿试原卷》影印件加以补全。

在殿试卷封面,李调元墨笔敬写“应殿试举人臣李调元”,“应”字单独一行,“臣”字旁写。右边有读卷官朱笔批示“第二甲第十一名”,此为皇帝钦定的殿试名次。在素页前半开,李调元恭敬地呈报姓名、年龄、籍贯、科考履历、三代脚色及所习经书:

应殿试举人臣李调元,年二十五岁,四川绵州罗江县人。由廪膳生应乾隆二十四年乡试,中式;由现任国子监学录应乾隆二十八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并所习经书开具于后:

一、三代:曾祖攀旺,未仕,故。祖文彩,未仕,故。父化楠,已仕,存。

一、习《礼记》。

据《童山自记》载:“甲寅雍正十二年丙子十二月丙午初五日己亥亥时,先母罗太恭人产余于绵州罗江县北乡南村壩李家湾本宅。”可知李调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参加殿试的年龄当为二十九岁。但是他自称二十五岁,属于故意改小年龄。在中国古代官场中,普遍存在“官年”“实年”不相符的特殊现象[3],尤其是清代科举考试“登科录及乡会试、殿试等卷多隐匿年岁,以老为壮,以壮为少”,可见士子隐匿年岁之怪象比比皆是。尽管顺治皇帝要求“今科进士登科录及以后各试卷,务据实供写,陋风悉行改正”[4],然而从李调元更改年龄之事可知,乾隆年间这种风气依然存在。

《童山自记》又载:“壬午,先君调署霸州……十二月……二十日,国子监缺出学录。吏部带胡子襄、王嵩桂及余三人引见,余以第三超补。品级:中书从七,学录从八。人皆以降补为惜,然余独以学录为成均教官,得温习旧业,且观颜为天下诸贡监师,惧不克荷,意泊如也。”据此可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二月李调元欣然降级补录为国子监崇志堂学录。因此,李调元在殿试策履历中写“由现任国子监学录应乾隆二十八年会试”,而不是通常所写的“由举人应某年会试”。

素页第二开粘贴有读卷官评阅签条,墨笔题写读卷官姓氏及评定等次,分别是:“来(△)、刘(△)、刘(○)、彭(△)、托(○)、蔡(○)、双(○)、窦(△)”。殿试阅卷分为“○”(圈)、“△”(尖)、“、”(点)、“丨”(直)、“×”(叉)五等,其中“○”为最高等级,“×”为最低等级。《清实录·高宗实录》卷六百八十五记载:“命大学士来保、刘统勋,兵部尚书刘纶、左都御史彭启丰、兵部右侍郎讬恩多、刑部右侍郎蔡鸿业、礼部右侍郎双庆、内阁学士窦光鼐为殿试读卷官。”[5]665-666由此可知该科殿试八位读卷官的姓名。李调元获得四个“○”、四个“△”,可见其殿试对策深得读卷官赏识。该叶另有黄色签条题写“拟二甲十一名”,此为读卷官初拟名次。

素页上下有弥封纸捻及签条,钤盖“弥封官关防”朱印,上下各一方。折叶中部墨笔题写“礼字二号”并加圈注(仅存左半),当为该科试卷编号,以备勘验。卷面、卷背及骑缝处皆钤盖满汉合璧“礼部之印”(左边满文,右边汉文)。殿试策正文为墨笔楷书,端庄凝重,章法严谨,是“馆阁体”书风之精品佳作。

4 李调元殿试卷内容诠释

4.1 清代殿试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代王朝都将笼络贤才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先后产生察举、征召、九品中正、科举等多种人才选拔制度,从而挑选贤能协助君王治理国家。满清入主中原以后,迅速接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之正统继承者自居,通过广纳贤才平息华夷之辨,促进民族融合。清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即是开科举士,尤其是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网罗天下有识之士,实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宏大理想。在殿试策问中,君主通常表现出求贤若渴、谦逊纳言的姿态,要求应试举人“诵言所学,胪著于篇,毋泛毋隐”,向广大知识分子征求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应试举人更是高度重视这一抡才大典,数十年寒窗苦读即为对扬天子、拜献有资,于是通过殿试对策全面施展其满腹才华,渴望获取功名、步入仕途,实现建立功业的人生抱负。

清朝除了常设的进士科以外,尚有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等制科考试,以甄拔特殊异等之才。通过这些举措,大量贤能才俊不断从社会底层走上政府管理职位,为国家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客观上巩固了国家政权,维护了王朝统治。这种开科举士、尤重殿试的人才选拔机制,不仅有效促进了整个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而且缓和了统治集团与黎民百姓的阶级矛盾,有益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4.2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殿试策问

古代历科殿试策问均与当朝时政密切相关,或问治国之道,或问武备筹边,或问吏治政风等,这是科举殿试区别于乡试、会试以八股文“代圣立言”的显著特征,也是国家选拔通经致用人才的重要环节。清初“殿试用时务策一道”,策题两三百字,简洁明晰。康熙以后,策题长至五六百字,乾隆以后更长至八九百字,所问时务则分列四项。策问题目最初是由内阁预拟,然后呈送皇帝钦定。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则改为读卷大臣密拟,再由皇帝裁定,以防漏泄策题[6]。

据《清实录·高宗实录》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四月戊申,皇帝策试天下贡士孙效曾等187人于太和殿前,李调元也位列其间。该科殿试策问的四项题目分别是“崇心性”“明史学”“裕民足食”“坊水备旱”[5]666-668。这四项策题不仅与当朝时政密切关联,而且紧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的“三统”学说进行发问,是乾隆皇帝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集中反映。第一项“崇心性”,探讨人性善恶与心性之理,属于“道统”范畴,表明乾隆推崇儒家经学的统治思想。第二项“明史学”,宣扬鉴往察来的治史观念,属于“学统”范畴,突出乾隆帝注重史书编纂,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施政经验教训。第三四项“裕民足食”“坊水备旱”,即通过平抑物价、疏通沟洫等具体措施来抚恤百姓、保障民生,属于“政统”范畴。

在殿试策问中,正人伦、厚风俗、防水旱等题目较为常见。乾隆年间物阜民丰,所谓盛世修典,故尤重史学。其在策问中对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推崇备至,对李东阳《通鉴纂要》则颇有批评,从中可透视其以史为鉴、修史明性的重要学统理念。这与其后来耗费十余年心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纂《四库全书》这一浩大文化工程所蕴含的大一统思想可谓是一脉相承。

5 李调元殿试卷价值探析

李调元科举殿试卷属于重要而特殊的科举档案和历史文献,具有安邦济世、忧国务实的重要特征,且与清代乾隆朝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密切相关,是凝聚着政治智慧、报国情怀的历史教科书和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多层次、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5.1 弥足珍贵的文献学术价值

李调元曾自编《童山文集》二十卷,收录其所撰“赋”“论”“策”“奏”等各体文章,其中有“策”文五篇,然而并未收录该篇殿试对策。因此,李调元殿试卷的发掘披露可以丰富其著述成果。另外,通过其亲笔所写履历及三代脚色,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李调元的家世背景和科考经历,并以此为可靠根据补充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在《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李调元的履历片记载颇为简略:“李调元,四川人,四十八岁。由进士改庶吉士。乾隆三十一年散馆,改授吏部主事。”[7]据该份殿试卷所载李调元科考履历,则可厘清其参加乡试、会试的重要经历,从而补充、完善其仕途档案及家族世第。兹结合该篇殿试卷的具体内容,将其文献学术价值分述如下:

在策头部分,李调元首先颂扬当今圣上之功劳与美德,随后将圣上的治国理政与该科殿试的四项策问巧妙结合:“德底生安,尚凛危微之懿训;心存炯鉴,审订历代之遗编。民食已裕,而补捄弥详;备旱已周,而疏导犹切。”前两句务虚,后两句务实,开阖相济,为后文详细论述蓄势准备。

第一项策问,关于“圣学之传,首崇心性”及气理不可偏废之论。李调元首先高举《尚书·大禹谟》的“十六字心传”为千古心学之祖,并征引董仲舒、张载的格言来论证心性一致,从而“尽其心,知其性,知性则知天”。对于“性善”“性恶”这个争论了上千年的根本性话题,李调元认为前代学者多将善恶相混,如董仲舒的“性如禾、善如米”论[8],荀悦、韩愈的“性有三等三品”论,都是纷纷无当的异端之说,尤其荀子主张的“人性恶”是“谬戾之极”。据此可知李调元秉持的“性善”论,并强调“气与理不可偏废,而亦不容相混者也”。

第二项策问,关于修纂史书之义例及评价《资治通鉴》各家编纂之得失。李调元认为“司马光作《通鉴》,自谓尽力此书”,可见用功之勤,但是刘恕、陈桱、袁枢等人却在此基础上各自修纂《通鉴补遗》《续编》《纪事本末》,以“救其失、补其阙”。特别是朱熹修纂《资治通鉴纲目》,对于司马光原本做出大量修订更正。由此可见修史撰书境界无穷,乾隆钦定《辑览》更是不刊之著。总之,修史旨在“示赏罚而昭劝戒”,其根本原则当是“直而不阿,赡而有法,信而可征”,才能达到董狐直笔的历史标杆。

第三项策问,关于积贮粮食、平抑物价与赈恤灾民、整饬胥吏。对于积贮之方,李调元首先追溯《周礼·地官》“以荒政聚万民”的历史渊源,然后再详细论述汉代创立常平之法、隋朝设立义仓、南宋设立社仓的不断演变更新,得出结论:积贮粮食“在官终不若在民之便”。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障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对于因自然灾害导致百姓饥荒的赈恤之法,李调元认为应该让“流民散入村落,而按期给票以赈之”,通过发动乡村里甲等基层治理单元,实现政府救济的全面覆盖。对于胥吏作奸犯科“发国难财”的现象,李调元认为要“多设席屋,而参军法以部署之”,即广泛搭建救济场所,并依法严惩贪官污吏,做到以儆效尤。

第四项策问,关于兴修水利与疏通沟洫。这是传统农业社会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殿试策问时常出现的考题。李调元首先远溯《周礼》中的“遂人治野之法”,然后以滹沱河为例,论述引水灌溉的便利与风险,希望在储备河水之时加强对运河的治理。具体到直隶地区(今河北、天津一带)的水利工程,李调元认为要因势利导,在滹沱河、永定河多设闸坝,“谨启闭,相田行,高下为疏引”,则自然蓄泄有时,旱涝无患,而且为漕运提供便利。若能果真如此,就比历史上“史起引鄣水,郑固引泾水,白公起白渠”的治水功劳还要大。当然,一切都需要审时度势、具体作为,不能仅仅纸上空言。

在策尾部分,李调元将对策的主旨归纳为“道接洙泗之传,史继萦阳之笔,储仓箱,任疏凿”,以点睛之笔总结全篇。当然他也照例颂扬圣德,认为这是皇上“勤求治道,轸念民瘼”之盛意,从而才有对扬天子、纵论时务的宝贵良机。

从社会学层面来看,帝王殿试策问是向广大知识分子宣扬其政治文化观念,征求部分治国方针,从而笼络优秀人才,实现社会稳定平衡[9]。李调元在殿试对策中将个人学识修养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从而提供治理国家的良谋妙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他所论述的关于积贮粮食、兴修水利的策略,可以反观乾隆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状况。

通览李调元殿试卷,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却心忧社稷,关怀黎民,行文之中虽不免歌功颂德,却不乏真知灼见。他能够在揣摩、对准乾隆皇帝内心想法的前提下,直指朝政的优劣得失,并提出可操作的改良建议。他以巧妙的写作策略将颂赞与箴规有机结合,在殿试策这种特殊的应试文体中表达其独立的思考。李调元颇有政声的仕途履历,正是对其在殿试卷中所述修齐治平、守经达权政治抱负的具体实践。

5.2 审美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

殿试卷作为一种政论文体,是文论说理与文学修辞的结合,既有颂扬圣德之套语,也有果敢进谏之良言。清朝中期,殿试卷套语泛滥,且过于注重书风,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要求敦尚实学,“凡有泛写套语之卷,不准滥置前茅”,读卷官评阅则需“参核文字,以策对精详、楷法端雅为上选”。因此,殿试举人既要有卓识远见,也要有精湛书法,方能取得较高名次。李调元殿试卷是政论说理与醇美书风的俱佳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从文章学审美来看:李调元殿试卷在立论上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全篇论述重点突出,有真知灼见;在内容上广征博引、援古证今,对历代典籍如数家珍,典故征引恰到好处;在文体上骈散结合、词采华茂,既有骈赋之典雅,也有散文之磅礴。从艺术审美来看:李调元殿试卷的书法端正工稳,浓墨重笔,温醇儒雅,可谓将“馆阁体”书风锤炼到炉火纯青之境,是后代举人学习临摹的典范之作。

5.3 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价值

科举殿试卷属于专门类古籍文献,其诞生时间距今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绝大部分殿试卷因兵燹火灾而化为灰烬,幸存世间者当属凤毛麟角,且原件仅此一份,属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殿试卷的版式、尺寸、行格、印刷、用纸等皆有严格规定,其行文格式更是严谨细微,因此还具有独特的版本价值。

李调元殿试卷诞生距今二百五十余年,其间迭经坎坷流离,最终归入公藏,其载体及内容均不可再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通过对其版式、行格、钤印等详加考察,并与不同时期的殿试卷版式、书风相比较,可以充分反映乾隆时期殿试策问、对策、监考、弥封、读卷、进呈等诸多环节的严格规定及具体内涵,从而梳理有清一代科举殿试的历史沿革与因时嬗变。

猜你喜欢
乾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文化再造与国俗建构——以乾隆朝冰嬉为例
盛世之巅的一声叹息——《红楼梦》与乾隆前期政治谈片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红颜未老情已绝
纪晓岚戏乾隆
乾隆为何长寿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