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友,庞然
(1 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卫生院,重庆;2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普外二科,重庆)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学说是重要的学说之一,在中医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学说在中医学中有较早的起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颇高的,构成了中医理论重要的体系[1]。脾胃学说以《内经》及《难经》为基础,两千余年来,一些医家经过不断的临床研究、验证并不断总结、补充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具有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整套系统完整理论,该学说理论能够阐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分析病理特点,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2,3]。从古至今的医家都对脾胃学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在内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方式不断更新,但是,各大小医院均忽视了中医药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的运用及发展。而临床上,外科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都与患者自身的脾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该学说对于外科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帝内经》缺乏详细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但是其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三方面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在《难经》中有部分脾胃解剖形态描述。《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伤寒论》为脾胃学说在疾病治疗中奠定了基础。首先,《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思想对于脾胃有一定的基础指导。其次,在为患者开方用药及病后调理中都体现了对脾胃的照护。最后,强调治未病、既病防变的理念。而李东垣的《脾胃论》表示形成了真正的脾胃学说,对在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土清阳之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脾胃发挥的重要作用[4]。
《内经》、《难经》、《脾胃论》等著作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5]。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说明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皆来源于脾胃。
最后,《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温五脏”。这里的裹指的就是脾具有统血的作用,其能进行统血是因为脾在气血生化中有重要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就说明有充盈的气血,而气的固摄作用健全,而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
《内经》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明确指出脾与胃的表里关系,基于这一生理关系,《难经·三十五难》又曰:“胃者,脾之府”。而脾胃在五脏中的地位,《内经》更是明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并明确指出脾胃的重要作用:“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及“胃者,五脏之本也”。
至于脾胃与五官、五体、五志、五神等的关系,《内经》所论更是明晰:“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脾应肉”、“口为脾窍”、“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口唇者,脾之官也”,以及“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咽主地气”、“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生肉”、“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在神乃为“脾藏意”。由此可见脾在窍为口,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在神为意。
脾胃学说与多种外科疾病有关,这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密不可分。
首先,脾胃与邪正关系中的正气不足之间有密切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例如流注、附骨疽、流痰、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等疾病发生。
其次,脾胃与邪正关系中的邪气之间的关系。脾胃功能不健,不仅会导致正气不足,还可直接从人体内部产生某些致病因素(邪气)和有关的病机变化,从而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
再次,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脾虚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亏虚,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发病机制为气滞血瘀、邪毒入侵、脏腑功能减弱。大部分的患者在确诊为肿瘤为有正气亏虚的秦光,脾胃功能也出现异常。因此,有效地调理脾胃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肿瘤能力,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在其治疗及预后中也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由于脾胃功能的强弱影响到人体的邪正盛衰,所以脾胃在外科疾病的转归方面同样起着相应的重要作用。例如外科感染初期,若人体正气旺盛,正能胜邪,拒邪于外,那么只需要局部外敷祛邪药物,便能使外疡消散。如正气不足或者病邪较强,正难胜邪,则必以内服药助消散;甚至需要配合手术治疗。如正气进一步衰败,邪气亢盛,则可能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因为许多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脾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的疾病均可从调理脾胃着手治疗。通过调理脾胃,使气血旺盛、水湿通利、精血调顺、扶养正气;从而缩短患者病程,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6,7]。该治疗原则以补中益气汤与参苓白术散的适应证为典型代表方。结合我近两年来跟庞然老师所收集的临床经验,总结经验运用如下: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原方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加减可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其中脱肛、内痔脱出、子宫脱垂、疝气皆因中气下陷,升举无力,予补中益气汤可升阳举陷,使得内脏能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位置;筋瘤(静脉曲张)证属劳倦伤气者,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后者劳动过度而对脾胃造成损伤,血壅于下,在治疗上应以补益气为主,使得血流在经脉中畅通,滋润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尿失禁、癃闭者皆可因中气陷而不能收摄,治宜升清降浊,化气行水[8,9];对于围手术期患者伴有胃肠功能异常、浑身乏力、有虚热感的,在治疗上除热降浊,改善气虚发热及腹胀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功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在外科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见的有皮肤病、息肉、深静脉血栓、烧伤后期的治疗。多种皮肤病,证属脾虚湿蕴者,予参苓白术散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以达解毒、止痛、止痒之效;息肉病证属脾胃虚弱者,治宜补益脾胃;深静脉血栓证属气虚湿阻者,治宜益气健脾,祛湿通络,化瘀行血。参苓白术散也可用于烧伤后期,此时火毒已退,脾胃虚弱,阴津耗损,证属脾虚阴伤。治宜补气健脾,益胃养阴,可与益胃汤合方治疗。
脾胃学说起源较早,在各古代医家中的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后,后世的医家对该学说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在现代中医理论中仍旧发挥了重要作用[10,11]。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均与脾胃有关联,该学说在外科疾病中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故在临床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充分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运用调理脾胃功能的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外科烧烫伤的治疗、外科感染的治疗、骨折康复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等方面均能取得良好疗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