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实践、价值逻辑*

2021-01-06 03:42
关键词:中心群众思想

庞 敏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1]2在民生建设方面,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实现人民群众幸福作为民生发展的衡量尺度。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贯彻落实惠民政策,逐渐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探析该思想的生成逻辑,有利于我国民生建设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逻辑

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随着旧式分工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第一个不平等社会——奴隶社会,奴隶人口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到了封建社会,出现农民阶级。直至历史的车轮驶入现代社会,资本主义阶级斗争不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考察这一部人类“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发现历史的主要“剧作者”和“剧中人”都属于“群众”的范畴,只不过它们被称作奴隶、农民、工匠抑或无产阶级[2]。遵循这一逻辑,马克思意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3],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财富的需求者和享受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重要依托,坚信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该思想的核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了这一点,给予其切实的关照和反馈,真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有关人民群众的观点,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并彰显了中国特色。

2. 借鉴和充实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合理内核

“民本”即以人民为根本,民本思想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中国古代已有传统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认为为政者必须心系民众,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5]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入了补给和营养,使其不断充实。

面对民生工作的繁复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6]。习近平多次访问贫困地区,关心民生疾苦,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谋福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落实以人为本。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提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切实解决人民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

3.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民从被压迫阶级逐渐变为国家的主人,党的历代领导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总结和汲取经验,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又一理论借鉴。

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多次指出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以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最为典型。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指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7]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认为,中国解放区“实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部必要的政策,建立了或正在建立民选的共产党人和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亦即地方性的联合政府。解放区内全体人民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8]这表明,革命时期重视群众力量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在思想动员方面,邓小平指出:“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叫作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9]在制度建设方面,江泽民指出:“各级人大代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10]这表明,人民群众是参与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主体。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汲取了来自人民群众的养分,其理论逻辑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

二、实践逻辑

1. 中国历史实践经验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传统民本思想与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实践。传统的大同社会蓝图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体现。大同社会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友爱,诚实无欺,各得其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11]这说明,美好生活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五代时期,道教学者谭峭进一步在《化书》中论述了大同思想,将其称之为“大和”。谭峭认为“君之于民,异名而同爱。”[11]君与民的共同追求是美好的“大同”世界,君者必须“依人民之所依、想人民之所想。与民同生息,与民同感情,这即是大和境界。”[11]谭峭的民本思想基于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社会现实实践中看到了“民”之重。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对于人民群众的观点认识的演变发展以及建设时期,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结合中共实际对群众观点的再发展,也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方面,革命时期,在认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英雄史观盛行,在革命发展过程中,群众始终充当着“隔岸观火”的角色,社会变革局限于少数英雄人物,因而,革命总是不能获得成功[1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指出:“在推翻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需依靠无产阶级及农民等一切劳动群众之努力,即此等争斗得着胜利,亦须无产阶级及农民等一切劳动群众有他们强固的阶级组织及其政党,才能够保障革命的胜利”[13]。中共四大群众观的确立不仅体现了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鲜明特质,也体现了人民群众主体论的观点。群众观点是革命发展过程中依据中国国情的独树一帜的创造,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最亮点莫过于广大人民群众融入革命浪潮而演绎出来的历史场景[12]。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对群众观认识的发展和完善,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实践经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

另一方面,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和平建设时期,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历届领导人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吸收运用,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实践经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个群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8]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导向、以实现“小康”为目标,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到衡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的高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状况,以发展促民生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就业,切实以“满腔热情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10]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背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就业问题,继续推进教育公平。

2. 扎根于基层的实践经验

习近平曾指出:“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15]习近平坚持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为政为民的实践路径,除了来源于其丰厚的民本理论积淀外,还来自其扎根于基层的丰富实践。从河北正定到福建宁德,再到主政浙江,习近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自身定位为“人民公仆”,努力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贫苦。

在陕西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习近平扎根基层,培养殷切人民情怀的起点,这段最艰苦的岁月也是习近平扎根农村、了解民众的最重要时期。来到陕北后,很多知青都适应不了梁家河的艰苦生活,而“近平没过多久就适应了陕北农村的生活,几乎和我们成了一家人。”“他给我们讲北京、讲中国,讲世界,讲许多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事,开阔了我们这些山里人的眼界。”[16]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梁家河,习近平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与“黄土地”同甘苦、共奋斗。

担任村支书,习近平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梁家河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柴烧火,因此,习近平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他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回来以后就结合延川当地气候进行研究、施工[16]。虽历经挫折,但沼气池最终建成,沼气普及,可以照明,其肥料还可给庄稼上肥,一举多得。此外,为了满足群众的生活日用品需要和村里农具需求,面对当时死板体制的限制,习近平没有退缩,坚持带领村民,在村里办起了代销社和铁业店。一方面,面对国家单位,谨慎把握政策;另一方面,面对村民,习近平整合资源,便利村民,最终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1982—1985年,习近平先后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务,其间,习近平坚持为政为民,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习近平“对分散居住的老干部采取请上来、送下去或分片定点定期集中等多种方式。”[17]1988—1990年,习近平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他在交通闭塞、信息短缺的宁德市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苦。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习近平非常注重农业和农民问题,从区情出发,开展以工补农和以工促农,使农民受益,农业结构优化。在政治上,习近平坚持不仅要廉政,还要有政绩。促发展,要立足于理想,服务于民众,提倡“为官一场,造福一方。”[18]在文化教育方面,习近平重视扫盲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现状。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还是想依靠什么行政力量来管住农民,而是应当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来使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18]这表明,习近平在宁德的领导实践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出发,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主政浙江时期,习近平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但求无愧于人民。他坚持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针对群众信访问题,他改革形式,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进一步畅通了与基层群众的交往渠道,既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体现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实践[15]。同时,习近平指出,必须善于同群众说话,“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15]细致的群众工作是与群众沟通、商量、协调的基础。此外,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还根据浙江实际,求真务实,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启动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等,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主政浙江期间的实践经验使得习近平形成了务实的群众观,进一步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实践经验。

科学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作为来源和依托,还必须经历实践的检验和锻炼,无论是在陕北、福建或是浙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此所谓其实践逻辑。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经验、和平建设时期历代领导人对群众观点的完善、习近平亲身扎根群众的实践经历为新时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价值逻辑

价值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逻辑在于增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造福社会,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9]唯物史观指出,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人类活动的研究,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追求,将人民群众的幸福和解放作为终极诉求,同时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践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历经党历代领导集体在党政工作中的不断锤炼和完善,尤其是习近平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以担当、务实、改革、创新、坚韧等精神为基本内核的价值内涵。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1]50这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真正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6]实践科学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提供价值遵循。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方方面面

治国理政必须坚持务实精神,要从各方面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敢于担当,“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20]“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做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新问题,从协调经济、推进教育、维护治安、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着力优化和改善民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是从人民群众角度协调经济发展,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注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打下基础。一方面,针对推行供给侧改革后的下岗失业问题,实行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6],鼓励人民群众勤劳致富,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顺应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

大力发展教育、增长知识是打破阶层固化藩篱的必然举措。针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水平,是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养,底层群众改变生存现状的途径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分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增强支持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6]。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一步发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走适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是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生活问题。在企业方面,确保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在社会保障方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6]

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显著特征。”[14]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民是实践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价值主体。”[2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投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坚持政府主体为政为民,党员同志做出表率,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司法制度、教育制度,增强食品安全等,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造福中国人民,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推广到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力量注入动力。“为富者以富民为本。”[22]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不确定性增强的现实情况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核心指向,着力建设全人类“安全稳定、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这正是中国思想造福世界、造福人类的“最强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的价值内涵为世界向前发展交出了中国答卷。

四、结 语

总之,“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2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实现中国强起来的价值基础,必须牢记以民为本的理论基础来源,以此作为继续发展的基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实践逻辑,不断汲取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中国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理念,蕴含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共同价值,进一步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中国有能力、有责任、有意愿同世界人民一起追求美好的未来[2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三重逻辑建构,这对于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心群众思想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