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1-06 07:58吴印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8期
关键词:胆囊炎经皮胆囊

吴印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 100037)

0 引言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疾病,可致使患者出现明显的腹部绞痛、腹肌强直等症状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老年人群作为急性重症胆囊炎的高发群体,由于该类人群的机体功能及免疫力水平均相对较弱,且多合并患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疾病,从而可导致患者在手术期间承受较大的治疗风险,进而易影响整体临床疗效及后续康复情况[2]。因此,依据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疾病特为其选用一种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中抽取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70-81岁,平均(75.2±2.3)岁,发病持续时长为1-41 h,平均(21.4±0.7)h。观察组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69-79岁,平均(75.0±2.1)岁,发病持续时长为2-39 h,平均(21.1±0.6)h。两组的基础资料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经联合超声诊断确诊为急性重症胆囊炎;②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严重的系统功能性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如下:首先,应用三孔法为患者建立腹压为13 mmHg的气腹;其中,主操作孔位于剑突下方,辅助孔位于脐部旁侧20 mm位置处,另一辅助孔位于腋中线及右侧肋下缘交叉位置处。脐旁侧辅助孔置入腹腔镜,并应用腹腔镜对患者的腹内部情况进行充分观察,之后将电钩、分离钳等器械经另一辅助孔置入,待分离完毕胆囊三角后,即可应用电钩对胆囊进行剥离处理,之后对创口部位进行电凝止血,接着经主操作孔将胆囊组织取出体外,最后妥善安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处理。观察组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首先,于患者的腋前与右锁骨中线之间进行麻醉处理,待麻醉起效后,于Β超引导下对胆囊颈部体位处进行穿刺,穿刺过程需注意避免刺伤肝脏,并叮嘱患者匀速呼吸。待穿刺针进入胆囊腔后,需回抽胆汁,之后将套管及8F导管置于胆囊腔内,导管约置入5 cm左右,并于超声引导下对导管放置位置进行合理调整,然后进行套管固定处理,并有效连接引流袋。穿刺操作结束后,需叮嘱患者维持5 h禁食状态,并严格卧床休息,必要情况下可使用生理盐水溶液为患者进行导管冲洗,以维持导管的通畅状态。待患者的机体症状表现得到有效缓解后,则为其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内容与对照组治疗内容相同,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干预。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文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 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长、白细胞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住院时长(d)对照组 65 63.8±7.2 63.4±11.2 4.7±0.8 22.8±2.6观察组 65 33.6±5.1 13.6±1.8 2.4±0.2 11.3±1.1 t - 27.60 35.39 22.49 32.84 P - 0.01 0.01 0.01 0.01组名 例数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白细胞功能恢复时间(d)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一种由胆管阻塞及细菌侵袭所引起的胆囊炎症表现,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患者在病情影响下多伴有休克、机体酸中毒等并发症表现,从而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当前,临床方面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为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但由于该病的主要患病人群为机体功能欠佳的老年群体,进而易导致该类人群的手术治疗风险明显上升,从而可对其手术疗效及预后恢复情况均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为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选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术式是十分必要的[4-6]。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是一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础上所开展的胆囊穿刺治疗方法,其可通过在Β超指导下对胆道进行减压处理,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酸中毒及炎症表现,从而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风险,提升手术疗效[7-8]。依据研究数据结果可得知,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长、白细胞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进而说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可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长及机体功能恢复时长,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9-10]。

综上所述,为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开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经皮胆囊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