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ri
当b≤ri<1时,表示物理资源紧张,此时不确定因素发生时将会对缓冲区大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αi=0.8ri;
当ri=1时,表明物理资源被全部投入了使用,此时不确定因素发生会对缓冲区大小产生极大的影响,且必定会导致项目进度延期,故αi=1。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到物理资源约束系数αi计算方法,总结为式(2)。
(2)
式中:αi越大表明物理资源对缓冲区大小影响越大;参数a,b∈(0,1),其取值根据项目大小、所处环境、管理人员偏好及工作团队的经验等因素共同决定,当项目采取稳定型策略时,参数a,b的取值偏大。
2 信息资源约束对缓冲区大小的影响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的另一类资源是信息资源,其主要指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活动间信息流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能会导致项目活动的返工。故需增加相应大小缓冲区以吸收信息资源带的工期不确定性。项目实施前,仅能获得活动的部分信息,另一部分信息只能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流传递和反馈来获得。
2.1 活动信息流交互情况
在实际项目中,活动之间存在重叠关系和不重叠关系。这两种情况下信息流交互的方式和对返工的影响有所不同,但都存在信息输出和反馈。
(1)不重叠活动之间的信息流交互
活动i为活动j的上游活动,当i和j不重叠时,j将在其完工时向i提供反馈信息,i在接收反馈信息时可能发生返工,返工大小如图1a所示;当i处理完返工工作后,会向j传递一部分信息,j在接收到信息时可能发生返工,返工大小如图1b所示。
图1 非重叠活动间信息流交互
(2)重叠活动之间的信息流交互
如图2所示,当活动重叠时,信息流交互会在活动执行过程中进行,情况更为复杂。当活动i执行到Ti时,将部分信息传递给活动j,j在执行到Tj时,接收到活动i传递来的信息,如图2阴影1所示;从Ti时刻起,i将信息持续传递给j,直至i执行完毕,j在收到i的信息时,也会向i反馈信息,如图2阴影2所示。由此可知,阴影1和阴影2构成重叠活动的信息流交互总和。由此导致的返工时间如图2阴影3所示,阴影3是阴影1和阴影2的函数。
图2 重叠活动间信息流交互
2.2 基于DSM计算信息资源约束系数
传统的DSM矩阵仅包括返工概率矩阵RP(Rework Probability Matrix)和返工影响程度矩阵RI(Rework Impact Matrix),无法描述重叠活动的信息流情况,yang等[11]在传统的DSM矩阵基础上,引入时间因子,提出了信息输出时间因子矩阵IOI(Information Output Time Factor Matrix)和信息接收时间因子矩IRI(Information Receiving Time Factor Matrix),结合已有的RP和RI矩阵来描述信息流交互情况。四个矩阵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DSM矩阵
(1)信息输出时间因子矩阵IOI
如图3a所示,非对角元素IOI(i,j)表示活动j向活动i发送(或反馈)消息时,活动j的完成状况。IOI(i,j)值在[0,1]之间,当IOI(i,j)=1时,表明活动j完工后向活动i发送消息,如IOI(A,C)=0.7,表明C向A反馈信息时,C已完成0.7。
(2)信息接收时间因子矩阵IRI
如图3b所示,非对角元素IRI(i,j)表示活动i接收活动j发送(或反馈)的消息时,活动i的工作完成状况。IRI(i,j)值在[0,1]之间,当IRI(i,j)=0时,表明活动i开工前就开始接收活动j发送消息,如IRI(C,B)=0.5,表明C接收来自B的信息时,C已完工0.5。
(3)返工概率矩阵RP
如图3c所示,非对角线元素RP(i,j)表示活动i接收活动j发送(或反馈)的信息时,活动i的返工概率。RP(i,j)值在[0,1]之间,如RP(B,A)=0.5,表明B接收来自A的信息时,B可能发生概率为0.5。
(4)返工程度矩阵RI
如图3d所示,非对角线元素RI(i,j)表示活动i接收活动j发送(或反馈)的信息时,活动i的返工程度。RI(i,j)值在[0,1]之间,如RI(B,D)=0.2,表明B接收来自D的信息时,B的返工强度。
基于上述理论,可以计算出图1的返工安全时间(阴影部分),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
RTi=DiRP(i,j)RI(i,j)
(3)
图2中阴影1和阴影2的计算公式如式(4)(5)所示。
A1=IRI(i,j)Di
(4)
A2=(1-IOI(i,j))Dj
(5)
图2中阴影3的返工时间是阴影1和阴影2的函数,计算方法如式(6)所示。
RTi=[IRI(i,j)Di+(1-IOI(i,j))Dj]·RP(i,j)RI(i,j)
(6)
式中:RTi为活动i的返工时间。
(7)
2.3 信息资源修正系数
研究表明,活动重叠时间越长,活动发生延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信息流交互的活动距离越远,活动发生延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13]。据此,本文提出活动重叠率与活动距离之比对信息资源约束系数进行修正。
(1)活动重叠率
活动i和活动j是重叠活动,活动的重叠时间OT(i,j)按式(8)计算。
OT(i,j)=min{(1-IOI(j,i))Di,(1-IRI(j,i))Dj}
(8)
定义活动重叠率OR(Overlap Ratio),计算方法如式(9)所示。
OR(i,j)=OT(i,j)/min(Di,Dj)
(9)
当活动i与j不重叠时(IOI(i,j)=1,IRI(i,j)=0),活动重叠率OR(i,j)=0。
(2)活动距离比
信息流交互的活动间距离越远,活动发生延期的可能性越高。据此,以活动间的距离与对应链路上总距离(活动总数)的比值为活动间距比DR(Distance Ratio),计算方法如式(10)所示。
DR(i,j)=|i-j|/n
(10)
式中:n为对应链路上活动总数。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式(8)~(10),可得信息资源修正系数RC(Resource Correction),如式(11)所示。
(11)
2.4 修正的信息资源约束系数
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到修正的信息资源约束系数βi计算方法如式(12)所示。
(12)
式中:βi越大,信息资源因素对缓冲区大小影响越大。
3 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
为计算物理资源因素和信息资源因素对缓冲区大小的综合影响,结合前文的分析,定义综合资源约束系数CR(Comprehensive Resource Tension),计算方法如式(13)所示。
CRi=(1+αi)(1+βi)
(13)
CRi越大,综合资源约束对缓冲区大小影响程度越高。
进而,可计算出关键链上项目缓冲区大小PB,计算方法如式(14)所示。
(14)
式中:CC为关键链上活动集合;Vari为活动i工期的方差。
以同样方法,可计算出非关键链上输入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如式(15)所示。
(15)
式中:FBk为第k条非关键链上输入缓冲大小;NCCk为第k条非关键链上活动集合。
由于输入缓冲FBk能有效吸收第k条非关键链上活动的不确定性工期风险,消除非关键链上活动延迟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因此,可由式(16)计算出项目计划的总工期T。
(16)
相比传统的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文中方法不仅优化了物理资源约束系数的度量方法,同时还考虑了信息流交互对缓冲区大小造成的影响,更符合项目实际情况。基于此制定的项目基准调度计划工期更短,整体完工率也更高,具有一定的科学适用性。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介绍
本节选取一段有19个活动的隧道施工项目(为方便计算,已对案例做过无量纲化处理),以验证前文提出的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项目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各活动信息
4.2 缓冲区大小计算
步骤一,可运用头脑风暴法、文件评审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得到项目关键链上活动的信息流交互情况,具体情况如图4示。
图4 活动信息流交互
表2 资源风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图5 项目网络图
图6 活动重叠率和活动距离比计算结果
4.3 实验结果分析
Fallah等[15]研究表明,项目活动随机工期服从X~ln(μ,σ)的对数正态分布,其中μ为项目活动的工期,σ取值见表3。由于本项目经评估处于中低风险,故本文σ取值在(0.1,0.3)随机产生。为体现文中方法在更高风险环境下的优越性,特增设一对比组,对比组σ取值在(0.1,0.5)随机产生。
表3 σ取值
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运行500次。然后将文中方法计算得出的项目缓冲区PB大小与C&PM和RSEM比较;将文中方法的项目实际持续时间,缓冲消耗比例和按时完工率与RSEM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和图7,8。对比组仿真结果见表5。
表4 仿真模拟结果σ∈(0.1,0.3)
表5 对比组仿真模拟结果σ∈(0.1,0.5)
图7 缓冲区大小和缓冲消耗比例对比
分析表4和图7数据可知,文中方法确定的缓冲区尺寸小于C&PM,但大于RSEM。同时,文中方法得到的项目持续时间小于RSEM项目持续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1)C&PM将活动工期的一半作为项目缓冲,未考虑活动的数量,这将导致缓冲区大小随活动的数量呈线性增加,从而产生过度保护。其次,RSEM假设活动的工期服从中心极限定理,彼此相互独立,而事实上项目活动的工期并不独立。最后,文中方法将活动工期的方差作为活动的安全时间,并根据项目活动风险的不同对项目缓冲区大小进行调整。项目缓冲区大小随风险变化而变化,更符合项目实际情况。
分析表4和图8中数据可知,文中方法和RSEM得到的项目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138.05和146.21,即文中方法所得的平均持续时间与RSEM法所得的平均持续时间相比缩短了5.6%。此外,文中方法的项目按时完工率为95.8%,远大于RSEM的87%。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文中方法不仅能缩短项目持续时间(项目工期),还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按时完工率。
图8 项目实际持续时间对比
分析表4,5中数据可知 ,当项目处于中低风险时(σ∈(0.1,0.3)),文中方法相较于RSEM缩短了5.6%的平均持续时间和提高8.8%的按时完工率;而当项目风险增加时(σ∈(0.1,0.5)),文中方法相较于RSEM缩短了6.5%的平均持续时间和提高13%的按时完工率,并且能保证按时完工率在94%以上。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文中方法在较高风险,项目管理效果提升更为突出。
分析图9中数据可知,文中方法的项目持续时间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125~160之间,占总仿真次数的90.7%。另外,项目持续时间的累计频率曲线在该区间内极其陡峭,表明仿真模拟得到的项目持续时间更为稳定和集中,说明文中方法设置的缓冲能有效吸收项目的不确定性,提高项目的按时完工率。
图9 项目持续时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计频率
5 结 语
随着现代项目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炙化,项目资源(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对项目进度起着决定性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综合资源约束角度提出一种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该方法引入分段模糊函数来量化物理资源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在信息资源方面,采用DSM矩阵描述信息流交互情况,据此计算信息资源约束系数,并对其进行修正。最后,综合物理资源约束和修正的信息资源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资源约束的缓冲区大小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剪切粘贴法和根方差法的不足,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冲突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更符合项目实际。通过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方法设置的项目基准调度计划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和提高项目整体完工率;并且这一提升效果在较高风险环境中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