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冗余现象主要是指语句中多余重复部分,也代表可以更好传递原始语句真实内容的必要信息,过多或过少冗余现象则极容易出现语句冗余问题。本文基于英汉交替传译实践,就传译过程中冗余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冗余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冗余问题的成因,最后给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原始语言为母语的传译者在传译过程中避免出现冗余问题。
【关键词】英汉交替传译;译语冗余;问题成因;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杨武莹(1988-),女,汉族,山东章丘人,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一、引言
冗余理论最初是由信息传播创始人香农基于信息传播论提出的基础概念:“信息传播来源主要是为了避免其他干扰要素阻挡信息的传递”。因此,在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传译员为了更好地传译原始语言信息,冗余信息传输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过度复杂、无内涵的重复性冗杂信息会形成冗余堆积问题,而缺少适当冗余信息的传译过程会造成信息含义不契合,翻译不准确问题。因此冗余问题在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由于母语语言的使用习惯,会导致翻译语句出现冗余大规模失衡现象。在传译过程中,一味硬译、缺乏技巧的方式只是表面的熟练,而不是真正的实力。传译员一味使用传统母语传译方式,例如词汇直接翻译,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润色、套用原始语言语义、使用母语翻译规则等进行深入传译,导致出现语言冗余问题,造成译语语义重复、词汇反复,进而降低传译水准。基于此,本文积极结合实际,指出传译员在英汉交替互译中的问题,并及时找出问题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二、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译语冗余问题
1. 译语范畴词汇冗余问题。在汉语语法逻辑系统中,经常会出现限定前面表述事物的范畴词汇。部分学者指出:范畴词汇归根结底就是中式英语中极为常见的冗余词汇。比如:情况、趋势、局面、措施等词汇。但是这些冗余词汇不具体占据句子成分且没有实际词汇含义,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可以将其省略。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范畴词汇较多,因为范畴词汇在汉语语句结构完善中极为重要。范畴词汇的积极使用可以保障汉语语法整体逻辑的完善与声韵对齐。但是如果传译员直接将汉语的范畴词汇转译成为英语中的词汇用法,则不符合英语语法的逻辑习惯。例如问题一词,在汉语中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只是代表一种问题,而是某一问题的系统总结归纳。因此,传译员若要直接将范畴词汇直译到英语语句中,不仅会在语义逻辑上造成冗余结构过度,还会在语句翻译过程中造成翻译错乱、理解困难等问题。
2. 特色词汇传译冗余问题。特色词汇最基础理解就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环境、制度层面衍生出来的词汇,可以充分表达出汉语言独特的文化特色。常玉田在《经贸英汉教程》一书中谈到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现。因此特色词汇包含内容广泛。它可能包含特色社会制度与国家制度发展的新词汇,如:中国梦、一带一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衍生出的代表新环境、新事物的特色词汇,例如:物联网、大数据时代;也可能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古代经济特色的词汇,例如:独善其身。在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原始语言中的特色词汇,数字简略词汇与文化承载词汇较多,这是造成译语特色词汇冗余不足的重点原因。在具体词汇中无法找到原始语言所承接的历史文化信息时,就称作词汇架空,即文化承载词。因此,特色词汇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在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传译员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直接传译达到系统准确的翻译效果。具体来说,在传译特色原始语言词汇时,很容易会造成译语与原始语言翻译不对等现象,这种问题的发生是未能准确掌握译语的冗余词汇平衡力度,进而造成冗余信息过少,导致词汇冗余不足问题。
3. 持续松散语句的冗余问题。不间断松散语句是由于演讲者仓促演讲、缺乏系统组织演讲结构或者个人演讲风格导致,他们在演讲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就会将一整句话分割成无数短句,进而造成短句没有主语或者动词现象,极易致使传译员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出现错译、漏译问题。这些短句的主语或者动词不明确,无意义的口头词汇增加许多,语义不顺畅,并且出现层层堆积状态,也被称之为持续松散语句。因为汉语中存在重视内部表达含义相同、轻视外部词汇搭配形态等特点,但是在转码过程中则会因为其缺主语或动词的持续松散语句,在重新组建传译目标词汇过程中产生一定难度,导致传译不准确、不严谨问题的出现。
原文:对于翻译系学生来说,要想全面系统性学习第二外语,例如英语,一直到英语达成很高水平,达到A级优秀水准,一个优秀水准,可以快速使用,可以翻译很多词汇。
译文:As for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uch as English, for a lifetime until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reaches A very good level, an A level, an excellent level, able to use it freely, able to translate A lot of topics.
本原始语句结构多以持续分散短句为主,后半部分还多次出现语义来回重复现象。“A级优秀水准”“一个优秀水准”,“第二外语”“英语”它们每一组其实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此,这组原始语句本身就带有语句冗余过度问题。
三、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译语冗余问题成因探析
1. 语句词汇搭配及理论知识缺乏。在汉语中范畴词汇的频繁使用是为了使语句衔接更加顺畅、内涵表达更加深化具体。因此,传译者在交替传译思维影响下,往往将汉语语句词汇搭配特点原封不动地引用到英文中去。例如,香港总是想要在对外贸易和制造业服务方面占据领先位置。这句话中“身份”在汉语中就是范畴词汇,在原始语言中的充分使用会使句子读起来更加生动、形象。但是大部分传译员不会意识到这些范畴词汇在英文翻译中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相反还会造成语句冗余过度问题。对于特色词汇的冗余不足问题,本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传译员百科理论知识的缺乏,致使传译员在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无法将特色词汇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深刻融入其中,进而造成语句冗余错位。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总会出现部分内容不对等情况,如果这部分内容缺乏与时俱进能力,则在传译过程中会造成理解困难、传译错误等问题,给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增添阻碍;同时,如果刻意将这部分文化内容过度改造,脱离原有的文化基礎,则也会使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对新文化吸收产生抵抗情绪。
2. 原始语句同义辨识能力欠缺。同义词汇冗余问题,是由于传译员缺乏对原始语句的同义辨识能力所造成的。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结构表达中存在差异,汉语的语句逻辑思维主张委婉含蓄,同义词汇在语句中的反复使用会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句与强调逻辑作用;然而英语语句则主张直接表达语句内涵,逻辑特点直截了当,避免出现重复性词汇。汉语的语句规律具备以下特点:注重感性情感表达,重点在于语句结构的梳理。具体来说,在汉语中重点讲究语句优美,会出现多次重复四字词语,使语句读起来特别流畅,具备生命力。因此,在汉语中经常会出现语句叠加、词汇重复现象。
3.传译过程中语句转码能力缺乏。在语法层面的冗余问题具体是由于汉英传译过程中语句转码能力缺乏导致的。此种问题进一步导致传译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将原始语义进行转码分析,进而造成译文内容逻辑结构混乱、冗余问题。学者贾玉新指出,在英语中动词起重要衔接作用,语句要以此为中心,但是中文不需要过度追求结构完整,它重点在于内涵意蕴的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常常总结英语注重形态一致,汉语注重感觉一致。因为冗余问题主要出现在原始语言为母语的传译员身上,所以母语对英汉传译过程影响作用特别强大。只有充分深刻了解到汉英语句中的逻辑结构内容,才能积极培养传译员自身在传译过程中的转码能力与思维。解码过程中应该及时凝练原始语句的中心含义,根据中心含义进行语法深入调整,促使译文最大化贴近原始语句的表达内涵,从而避免受汉语影响出现语句冗余问题。
四、解决策略
1. 积极运用省略法,删减语句累赘。省略法又称作省译法,主要指将译文中无关紧要的词汇或者语義较为累赘的词汇进行适当删减的解决过程。形容词与修饰词在汉语语句的表达中特别常见,但是英文中强调时效性、简约性,避免出现过度修饰词语与修饰语句。因此,在传译文本中,省略法可以更好地衔接英语与汉语之间的互译关系,进而使交替传译过程更加顺畅。因此,对于范畴词汇冗余问题,传译员可以充分利用省略法,借此及时规避母语带来的翻译习惯,同时,减轻翻译累赘问题。
2. 采用释意法,明晰语句核心要义。释意法理论本质上深刻解释了任何形式的翻译都不应该只拘泥于翻译语言的表层含义,而应该重点关注原始语句的核心要义。方梦之指出,语句的重复是为了突出重点。因此,为使语句信息表达更为准确详细,比实际信息多出的信息冗余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传译员要对适当冗余的语句文章有正确理解,不能盲目学习。同时,对于特色词汇的传译要适当采用释意法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并且适当添加冗余信息,这样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3. 选择压缩法,提高翻译能力。翻译语句压缩法是压缩策略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将表达含义高度相似的语句进行最大化压缩,使其在互译过程中呈现更加简便化形式。在英汉交替互译过程中,传译员遇到相同含义但是不同形式的语句时,可以摆脱原始语句翻译原则,将语句含义压缩至最低,尽量避免繁琐语句与冗余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尽量将演讲者的语言含义更简便化、全面化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尽量更加书面化、减轻听者理解负担。
五、结语
本文基于英汉交互传译过程实践,深入讨论传译者在传译过程中遇到的语句冗余问题,认为现阶段语句冗余问题主要体现在范畴词汇、特色词汇与松散语句中。究其具体问题原因主要有语句词汇搭配及理论知识缺乏、原始语句同义辨识能力欠缺与传译过程中语句转码能力缺乏。应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有省略法、释意法与压缩法,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可以在语句冗余问题中同时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一凡.英汉交替传译中译语表达冗余及其应对策略——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5全球合作伙伴周”模拟会议英汉交传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2]曹颖.英汉交替传译中的翻译腔问题及对策——以第七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模拟论坛交替传译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
[3]李可欣.英汉交替传译中译文冗余规律与特点[J].海外英语,2019 (18):21-23.
[4]王若佳.吉尔精力分配模型指导下的英汉交替传译冗余问题解决方案—查克·伯乐先生美国电影讲座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5]王琰.释意理论下解析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冗余现象[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55-59,36.
[6]韩晓,费晓东.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研究——基于工作记忆容量和词汇加工速度的探讨[J].上海翻译2021(2):76-81.
[7]邢蓓蓓.英汉交替传译中语言冗杂的问题及对策——以”奥美中国论坛”模拟会议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