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平
摘 要:高中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英语理解能力。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英语主要传达了西方各国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内容。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同样需要走出国门,此时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向西方世界介绍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戏剧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实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2.0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运用最为广泛、意义表达简单明了的国际通用语之一,是跨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的重要工具。仍有不少英语教师认为,教授英语只需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在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传统习俗等,而忽略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实际上,绝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便具备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指导学生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与国际友人展开友好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加中国学生的文化使命感。
一、高中英语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与传统文化无法良好融合的重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语言结构、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进行有意识地融合教学时,往往会出现冲突,无法良好地实现文化本意的传达,造成双方理解的失误,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甚至会让学生对两者都产生厌烦的心理。
除此之外,由于高中生面临着繁重的升学压力,学校的教育模式多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基础,并不注重拓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视野,没有给予教师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没有精力去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实践课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储备、单词量等相对较差,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知识。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发现英语教育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切入口,找到良好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戏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戏剧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戏剧的表演形式多样,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戏剧中蕴含的矛盾与冲突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背景,让观赏者能够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戏剧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戏剧故事中学习良好的品德,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在中国的传统戏剧中,大多表达了劳动人民纯洁美好朴素的思想,例如爱国、诚信、勤劳、勇敢、孝顺、善良等优良美德,学生通过戏剧的学习,能够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以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德育与教学的完美统一。例如在《赵氏孤儿》这一出戏中,程婴的角色展示了忠诚、舍己为人、有恩必报的形象;在《桃花扇》中,李香君则勾画了一个不畏强权、不慕富贵的忠贞形象。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戏剧的翻译与演出,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戏剧除了蕴含美好的品德,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中国戏剧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服装与化妆艺术等等,是中国审美最突出的表现。通过对中国戏剧的演绎,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美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摒弃低俗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例如在《长亭送别》中,通过翻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让学生体会汉语与英语的音韵之美,了解作者传达离别之美是如何融入暮秋红叶的景色中去。在情景交融之中,充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景、境、情三者融合的理念。
三、高中英语戏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
1.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融合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的戏剧教学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翻译,而应该找到合适的切入口。教师不仅需要对西方戏剧中人物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进行介绍,还应该与中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参照同一时期创作的中国戏剧来了解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在课堂上讲述中国戏剧时,也不能完全用英语思维模式去学习。比如,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西方喜欢直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念,不需要对方反复揣摩自己的用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委婉的表达,留给双方思考的余地。例如教师在英语的戏剧教学中,可以通过演情景剧的方式,设置某一个时期内的西方人与中国人进行交流,让学生思考如果双方的观念发生了冲突,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念并说服对方接受,学生不仅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激烈的交流与讨论中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社会生活方面,由于双方的社会制度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对待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也会发生区别。教师可以通过戏剧演说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背景的某一角色,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背景的英语阐述,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学生在查阅资料中,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讨论,指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发展方向,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愿意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担当文化传播的积极分子。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开展英语戏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汉语与英语在词汇与语义上存在的表达差异,尤其是一些特定短语与句型的翻译。要实现英语教学工作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要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刻地领悟西方语言的魅力。英语教师可以与班级的语文教师进行戏剧课程的合作开发,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背景开展戏剧教学,让学生的汉语能力与英语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戏剧台词中词汇、语法和句型的讲解,没有重视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即便是在讲解中华文化的传统戏剧时,也只是注重如何将中文准确地翻译为英语。因此我们要转变这种教学思路,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英语戏剧教学模式,比如,用英语戏剧的方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通过中英翻译的传统戏剧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戏剧的魅力等等。
通过戏剧教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设定,增强故事的冲突与人物矛盾,并引导学生思考矛盾产生的原因与人物的个性魅力,由此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领悟戏剧所要表达的深切内核,并通过学习台词、书写感悟等形式,进一步贴近角色,深切了解戏剧与角色所展现的时代背景以及精神面貌,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升华精神世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获得文化认同感。学生在这一学习与领悟的过程中,英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以此为依据引导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循序渐进地实现中华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为中华文化的进步贡献力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积极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是新课改要求和时代进步下英语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这种文化渗透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讲解中华文化,而是要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理解,让学生在求同存异的文化碰撞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为未来走向国际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蕴含了先人几千年的精神财富与价值观念,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英语教师通过在戏剧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中西方戏剧的碰撞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自觉地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为国家进步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贡献力量。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英语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切入口,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崭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增添乐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收获知識。
参考文献:
[1] 范翔宇《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第2期。
[2] 王玉惠《基于案例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42期。
[3] 王莹《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新东方英语》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