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坤
摘 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也提出了越来越完善的要求,各个学科均摒弃以往单一教学的局面,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其次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传统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传统文化 隐性素材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2.012
高中生的学习发展处在重要转折点,是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材,理应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对此积极举措贡献出自身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有关中國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不断增多,教育领域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两者关系呈现日益密切的状态。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也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彰显出自身价值,避免高中数学教学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确保学生能够着眼于我国数学历经的发展进程,感受各位伟大的数学家的才能与智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赋予了数学学习新的内涵,使学生摒弃对高中数学的消极态度,确保高中数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顺利。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对应用的重视程度较高。中国教学的应用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祖冲之在表示圆周率的过程中,通常热衷于约率和密率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计算闰年周期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而对于秦九韶的大衍术,往往应用在上元积年的推算过程中,由此能够为确定回归年提供帮助,朔望月等天文常数等等类似例子在早期的数学领域就已出现,很多都与社会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所有环节都是为了促使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表现出寓理于算的特点。由于中国传统数学的特殊程度较高,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因此,中国传统数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理论,导致教学理论难以体现出自身作用。对于中国数学家而言,其认为数学概念与方法应建立在相应的数学原理中。但中国古代数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缺乏严格求证的思想是其存在的明显弊端,数学学习过程中失去了灵魂,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首先,由于高中生的思考方式存在较大的变换空间,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方面还未形成固定模式,他们热切追求一切新鲜事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新知识,而数学教材的内容均彰显着不同程度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一项积极举措,可以使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从中感受生活的特点与魅力,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明新的方向。
其次,高中数学教材的部分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传统文化是高中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体现出这些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回顾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数学知识产生独到的见解,并加深这些知识的印象,避免学生日后在遇到难点时无法突破。
最后,高中数学教学应体现出深层次的特点,倘若仅仅局限在浅显的层面,那么将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眼界较为狭窄,想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易事。站在高中数学教学的立场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起到延伸学生学习空间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这也是拓展课程资源的有力渠道。
三、传统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对策
1.数学史渗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学者曾以西方学者数学史为切入点,分析其运用方式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合,得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出四点:其一为附加式;其二为复制式;其三为顺应式;其四为重构式。在附加式教学方式中,主要是提前准备好数学家的图片,将其为学生们展示,并讲述数学家的发展背景、相应故事,告知学生们此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数学符号背后的含义等等。教师需为学生讲解数学家发现复数的过程,与定义复数之间的关系,以数学史为主要视角,从而降低理解复数概念的难度,为复数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2.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载体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表现形式有动有静、有大有小,主要体现在曲艺、绘画、书法、武术等诸多方面。在授课的阶段里,高中数学教师的思维应是灵活的,应是善于想象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特点,深入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文化载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认识该课程的知识十分抽象,促使学生在掌握结构特征的过程中更加简单,可以选择窗花剪纸的方式,通过直线对称、轴对称的方式剪出美丽的窗花,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教学,还使学生深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对多边形和圆的面积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将太极图和八卦图作为主要方式。
3.古今结合感受中国传统数学魅力
我国古代数学与现代数学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优势,古代数学中存在诸多优秀的数学家,例如祖冲之、刘徽、墨子等,关于学术的著作,《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在数学领域也备受瞩目;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产生明确认知,而且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魅力等。例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证明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出数学家高斯倒序相加的原理,确保学生可以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使其对等差数列求和充满兴趣,帮助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导入环节彰显出别样的传统文化,以数学文化作为课堂的导线,融入“哥德巴赫猜想”之后,避免学生始终不够热爱高中数学学习,从而以轻松的状态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理解中国数学家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路,感悟他们在数学领域的智慧,从而积极学习中国数学家的精神与才能,将其作为今后数学学习中的楷模。
4.挖掘隐性素材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身的丰富性及无限魅力深受大家的关注与喜爱。纵观数学文化的发展,古代数学属于领军者,为现代数学的更好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数学较为注重非逻辑思维,在思维形式方面,主要以直觉、灵感等为主,并完成推理环节,与西方算数之间的区别较大,我国古代算数比其他算数的灵活程度更高,倘若想充分运用中国古代数学,那么远远离不开深厚的文学功底,而目前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纯逻辑的西方教学对学生的适用性较低,不利于学生更简单的理解数学知识,而中国古代教学对此问题具有积极帮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明确自身职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工作纳入重要事程,分析哪些数学因素与哪种教学可以相结合,如《莊子·天下篇》指出:“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的木棍,每天弄断一半,永远都弄不完。这种辩证法观点是诸多学者与数学家所提倡的,其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有限中涵盖无限,与极限思想是相呼应的关系,当诸多数学因素共同体现出自身作用时,中华民族的内涵、智慧也随之被学生知晓,使中华民族的智慧能够深深地感染到学生,给学生数学学习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意义深刻,是诸多数学要素的综合体。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教学中的数学文化逐渐融入至21世纪,社会各界对其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同时也成为教育领域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诸多环节,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较为空洞,使学生感受到理论学习也并不是枯燥的。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应播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田晟骜《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西南大学2020年。
[2] 许君林《渗透中国数学史与传统文化提升数学学科魅力》,《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3期。
[3] 梁礼华《突出创新思维 弘扬传统文化——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6期。
[4] 韦文进《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探究》,《学园》2017年第10期。
[5] 李玉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6] 韩珠文《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走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方案探析》,《教育界》2020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