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站到“C位”

2021-01-05 14:59金海滨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儿童

金海滨

不知从何时开始,体育沦为世人眼中的“边缘学科”,体育老师也经常“被失踪”。或许是身为体育老师的边缘处境激发了我的斗志,刚参加工作时,我就在心中暗暗种下一个心愿:让体育站到学校教育的“C位”,成为教育的最好“种子”之一,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

另一种“麦田计划”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

1997年,我从南通师范学校体育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即将被撤并的村小——南通市闸南小学。送我报到的父亲看着农田中间两排形如庙宇的校舍,无奈地叹息道:“孩子,这真像当年知青下乡啊!”我并不懊恼,这里或许就是属于我的“巴学园”。于是,我快乐地开启了自己的“麦田计划”,凭着初出茅庐的血气方刚,尽情发挥想象,尽情“折腾”:没有器械,我带着孩子们尝试旧物改造,废弃的学具、饮料瓶都能变成体育器材;没有操场,校园周边的村道、校园里的空地就是原生态的赛道、运动场。由于包揽了全校的体育课,我常常要进行复式教学。为了方便组织课堂,我想到一个省心省力的办法,培养了一批体育骨干,由他们带领同伴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甚至各种游戏的组织。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做法歪打正着。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在课堂小助手的带领下,孩子们井然有序的组织、规范得体的学练,竟让听课者倍感惊奇,引得那么多前辈对我这个初出茅庐之辈刮目相看。多年后,我才发现,那时的随心之举竟然就是当下“生本课堂”“合作学习”最天然的模样!

从那以后,这样的“折腾”成了我的课堂日常。夜晚我翻阅各种经典案例,找寻课堂设计的灵感,打开对体育的认知视域,让乡村无边的黑夜里有着“星星点灯”的意趣。我还开始因地制宜开发传统游戏,组建女子足球队。在挫折和挑战中,成长的年轮逐渐变得饱满。望着孩子们在旷野中如小马驹一般跃动的身影,看着他们簇拥在我身边的亲昵模样,我深深享受到一个“麦田守望者”无尽的幸福。这段往事也成为我青春故事里最值得回味的篇章。

“魔法”体育课DIY

上了路,天天走,总会有美好等着你。

工作五年后,这个盛满我青春记忆的村小终究是被撤并了,我被分流到南通市永兴小学。全新的开始,让我既忐忑又憧憬,深知唯有自我沉潜,俯身扎根,才能厚积破土的力量。2004年,默默努力的我得到了南通市体育教研员倪胜勇老师的关注和赏识,在他的引领和指导下,懵懂的我在体育教学大赛中,从区赛到市赛再到省赛,一直到全国赛场,都斩获了最高奖项。有了这次铺垫,我的平台和视域渐显开阔,连续多年都成为国家、省、市大赛的常客。而這背后则是日复一日的技能训练,几十次的试教打磨。在这一场场“魔鬼式”的锤炼中,我迅速拔节,对体育教育有了新的领悟。

常常想,为什么孩子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那是因为体育课总有一股刻板的训练味道和成人模样!我要做一个手工匠人式的体育老师,带给孩子们“最儿童”的体育课。我开始了自己的DIY行动。我常常会把流行的玩具变身为孩子们钟情的运动器械:玩转羊角球,在和伙伴的协作中感受跳跃的平衡之乐;“抓捕”七彩肥皂泡,让掷准轻物成为充满梦幻的课堂记忆;头顶氦气球,让足球的头顶球练习告别单调乏味,平添了童话的美妙意趣;……我还带领孩子感受赤足的体验,让他们光着脚丫在操场上奔跑,尽享从脚底蔓延到心头的恣意与舒畅。就这样,体育课成为孩子们最爱的“魔法课堂”,我也成了大家口中的“金点子”老师。

专业成长之路,就像一场永远的接力赛,做好每一次是迎接下一次的最好方式。2009年,我有幸被确定为区名师培养对象。2017年,我被遴选为市名师培养梯队第四期成员,开始了教学主张的探索历程。从“3T”体育,到“育动”课堂,再到立“体”育人,每一次打破与重构都是一次新生。我对体育课堂的理解越发通透,开始从关注“体”的训练转向面向“人”的发展,提升儿童的生命质态,让儿童收获身心的双重强健。

开启校园运动style

世上所有的坚持,都源于热爱。

专业的使命感告诉我,要改变体育多年来无处安放的学科地位,就要让每一个儿童都在操场舒展最美的身姿,并以儿童为支点去撬动全民运动。如何让这个“伟大的构想”变成眼前的实景呢?在一次团队研修中,我偶遇了《运动改造大脑》,书中介绍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教育实验——零点体育课,那是为一天学习做好准备的新型体育课,也被称作“学习准备型”体育课。这刷新了我对常态体育课堂的固有认知,随即产生了蝴蝶效应,催生出一场场思维的风暴,助推着我和我的“育动”体育团队开始了学校体育项目的升级。从2016年开始,我主持开发的“全域型”活力儿童项目陆续火热上线了。亲子晨练、七点俱乐部、课堂微运动、课间小游戏、活力大课间、家庭体育游戏、云上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吉尼斯、精品社团……这些项目贯穿于学生每一日的学习与生活中,构筑成一个立体的项目活动网络。

亲子晨练项目诞生于一片质疑声中。非工作时间的管理、家长出入校园的秩序、相应的安全措施、配套的器械保障……,面对一长串的问题清单,作为主心骨的我不敢有一丝的畏难情绪,唯有不断地细化方案和措施,才能力排众议,让大家有尝试的底气和勇气。让我感动的是,在我们的精心筹划下,这场以爱的名义发出的运动召唤,最终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积极回应。每一个被阳光涂抹的清晨,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唤醒了沉睡中的校园。孩子们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出幢幢小房子,一格一格地蹦跳,朗朗的笑声中,妈妈告诉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绿茵场上的足球飞来飞去,传球、突破、防守、射门,一次次的摔倒中,爸爸带孩子们体验顽强拼搏的精神;扬起手中的球拍,小小的羽毛球在空中飞舞,欢呼加油中,老师培养孩子们默契配合的品质;……无运动,不儿童。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学生运动主角意识全面激发,家长协同陪伴,教师组织引领,实现运动参与的全员化。

“全域型”活力儿童项目引发了区域全民健身的热情,社区运动氛围渐浓,群众体育生活不断丰富。该项目得到了多家媒体关注,并在近十所学校进行经验分享。

正如毛姆所说,你终究会成为你正在成为的人,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来自你人生意义的诘问。太阳尚远,但哪怕一剪微弱的光,也要骄傲地捧出辉煌。愿运动,丰盈每一段童年,为幸福人生助跑。

猜你喜欢
体育课运动儿童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