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2021-01-05 00:30林锦清
光明中医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五苓散腹水乙肝

陈 敏 林锦清

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以乙肝病毒患者居多。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作用于肝脏,导致肝脏内部长期发炎,肝细胞不断坏死,使得肝脏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发生肝脏组织病变[1]。腹水是乙肝肝硬化患者最早出现的并发症,早期肝硬化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为轻微,易被患者忽视。很多患者因腹水症状入院时,已经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大量的腹水积聚在患者腹腔,不仅会带来腹胀、行动不便等,还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继发性感染等,加剧对肝细胞的损伤,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危及生命[2]。因此,患者在行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控制腹水,将体内腹水及时清除。目前,肝硬化作为一种进行性的慢性肝病,临床还无特效药物,西医上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使肝脏内部炎症得到缓解,延缓病情发展。但是,考虑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不良作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影响治疗效果,很多学者开始从中医的角度探讨治疗肝腹水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乙肝肝腹水患者,笔者提出了五苓散加减治疗的方案,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乙肝肝腹水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39例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5±1.4)岁;病程0.8~4.6年,平均病程(2.7±0.6)年。参照组39例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2.8±1.2)岁;病程0.7~5.1年,平均病程(2.8±0.5)年。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成人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3]。乙肝肝炎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为HBV慢性感染,有明显的肝功能不全,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实验室检查显示肝脏储备功能异常。中医诊断:依据《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证型分析》[4],符合腹大胀满,脉象虚弱、小便少等证候。

1.3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肝肝腹水;②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治疗,依从性高;③全身无合并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免疫缺陷;④非怀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⑤年龄未超过80岁;⑥预计存活期超过6个月;⑦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⑧本次研究已经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参照组恩替卡韦胶囊(甘倍轻)(生产厂家: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31(处方药);规格:0.5 mg×7粒)治疗,每次口服0.5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五苓散。方药组成:茯苓30 g,白术、猪苓、肉桂各10 g,泽泻15 g。加减治疗:气滞肝郁者加枳壳、陈皮;肝肾阳虚者加枸杞子;脾肾阳虚者加党参、白术、淫羊藿;脾虚湿蕴者加薏苡仁、白术、木香;瘀血阻滞者加白芍和党参;湿热者加大黄。每日1剂,用水煎至300 ml,早晚各服用1次[5]。2组均连续治疗6周。

1.4.2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治疗效果;②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③记录2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水消失时间和肢体消肿时间;④观察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乏力、恶心等。

1.4.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腹水症状基本消失,按压腹部,无痛感,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有效:腹水症状明显缓解,按压腹部,痛感轻微,肝功能指标改善超过50%;无效:腹水症状无改善或者呈持续恶化,肝功能指标未见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而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水平均有改善,但是试验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水平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腹水消失时间和肢体消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参照组为3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据2014年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可最终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带来死亡率。我国肝硬化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最多。乙肝病毒不断侵袭肝脏组织,致大量肝细胞坏死,使肝脏呈慢性进行式病变,最终发展成肝硬化。随着症状的加重,当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阶段,则表明患者肝功能已经严重减退,且伴有腹水、肢体浮肿、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肝硬化有腹水者,在中医上属于“臌胀”范畴。在《灵枢·水胀》中有记载:“臌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肝硬化的病机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代谢失常,属本虚标实、错综复杂之证[7]。

五苓散是用于治疗气化失常的蓄水诸症的方剂。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提及:“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由茯苓、白术、猪苓、肉桂、泽泻组成。泽泻为君药,性状干咸,入肾和膀胱,能够固肾治水,分泄表间之郁,宣通内脏之湿;猪苓能渗湿气,利水道,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猪苓、泽泻两药联用可加强利水之力;白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的作用,茯苓健脾效果显著,两药联用,可达到运化水湿的目的;肉桂能够助阳温中,温肾化气,在方中起到加强排水利湿的功效。五药相合,以甘淡渗利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起到利水、渗湿、两解表里的功效[8]。现代药学研究表明,五苓散具有调节机体水盐平衡,利尿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腹水消失时间和肢体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由此说明了五苓散具有利尿和保肝的功效,使腹水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同时,基于中医的辨证治疗,五苓散加减对患者的不良作用小,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了五苓散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将五苓散加减用于乙肝肝腹水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腹水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五苓散腹水乙肝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肉鸡腹水咋防治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五苓散治盗汗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