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四川省广元市375 名乡村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2021-01-05 07:06罗学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态度教研

韩 珊 ,孔 露,罗学梅

(1.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四川 广元 628017;2. 成都金苹果爱迪幼儿园,成都 610200)

一、问题提出

2006 年教育部推行“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开始了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2017 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健全教研指导网络。2018 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幼儿园教研工作已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战略。提升乡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重点在于乡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幼儿园教研是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前提,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可见,幼儿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直接关系到乡村幼儿园教育奋斗目标的达成,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教育关切。幼儿教师科研素养是指教育工作者在科研认知、科研能力、科研态度、以及科研道德四方面协同统一达到的综合水平,是评价一位合格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学前教育不断重视,对于教师科研素养要求不断明确,但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乡镇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却未能得到有力保证。乡村幼儿园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抵制教研、消极对待”“教而不研”“教研无实效”的情况,其教研活动的质量不是很理想[1]。因此,了解当下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并提出应对性解决策略,是进一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加强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以教育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利州区、苍溪县和旺苍县为代表,分别从每个县区随机抽取10 所乡村幼儿园,调研对象必须在幼儿园中担任教学或者与教学相关的管理工作,课题组以实地调研和借助乡村幼儿园教师国培群转发网络问卷的方式,从利州区、苍溪县和旺苍县三个县区分别收集问卷135 份、122 份、118 份,共计375 份,有效率为90.80%。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由于没有符合需要的现成问卷,本次研究在梳理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基本情况和现状调查两大部分共计42 个问题(41 个客观题,1 个主观题)构成,基本情况包括职称、教龄、学历等方面8 个事实问题,现状调查部分主要从科研态度、科研认知、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四个维度分别编制了8、9、9、7 个问题,问卷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 乡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如表1 所示,乡村幼儿园教师学历为大专的人数最多,共计285,占比76%;其次为本科学历,共54 人,占比14.4%;中专及以下学历有36 人,占比9.6%,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数为0。由此可见,广元市乡村幼儿教师专科以下学历层次的教师占比85.6%,学历层次偏低。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大部分是还在服务期的公费师范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表1 幼儿教师学历情况统计

2. 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偏年轻化

如表2 所示,年龄不到25 岁的教师人数最多,共计252 人,占比67.2%;其次为26-35 岁的教师,共51 人,占比13.6%;36-45 岁的教师有42 人,占比11.2%;45 岁以上的教师有30 人,占比8%。另外,据调查,教龄在1-3 年的教师有195 人,占比52%。可见,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偏年轻化,专业成长空间巨大。

表2 幼儿教师年龄情况统计

3. 乡村幼儿教师职称普遍偏低

如表3 所示,初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90 人,占比24%;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有102 人,占比27.2%;高级职称的教师仅有27 人,占比7.2%;没有职称的教师人数最多,有156 人,占比竟高达41.6%。可以看出,乡村幼儿教师队伍职称普遍偏低,竟有41.3% 的教师还没有职称。但值得欣慰的是,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乡村幼儿教师拥有了职称,这是一个好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乡村教师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只要有职称的教师带动无职称的教师开展教研,那么乡村幼儿教师无职称的比例就会逐渐减小。

表3 幼儿教师职称情况统计

(二)科研素养现状分析

1. 科研态度现状分析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积极教研心态会促进教师的教研素养提高,消极的教研心态会阻碍教师教研素养提高。调查表明(如表4 所示),幼儿教师的科研态度为否定的占比每一项不高于5%,认为影响不大和肯定态度的占比超过95%,虽然认为影响不大的人数占比远高于持否定态度的人,但是持肯定态度的不仅远高于持否定态度人数占比,而且还高于认为影响不大的人数占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科研态度是积极的。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平均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体系越来越规范化,加之我国幼儿教师科研态度积极,我国的乡村幼儿教师教研形势一定会在自身努力和国家支持下蓬勃发展。

表4 幼儿园教师教研态度情况描述统计

2. 科研认知现状分析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复忘赋》中说过:“自知者为明”,意思就是对自己的短处有正确认知的人,能够扬长避短,得到长远发展。科研认知对于科研成功与否影响重大,在表5 科研认知的调查中,认为自身科研认知不足和一般的人数占比,普遍在80% 上下,在科研认知的调查中理论和培训是科研认知的基础,在幼儿园教师是否缺少学前教育理论问题中,认为自己不缺少学前教育理论的教师人数占比18.4%,认为缺少或非常缺少的占比(4.8%+76.8%)。对于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否有系统培训问题中,认真学习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人数占比18.4%;有81.6% 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培训,其中从来没有参加科研方法培训的教师占比达8%。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乡村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理论缺失严重,需要各方的关注;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研究系统培训依然是“口号在前,行动在后”、“表里不一”,经不起岗位的考验。

表5 幼儿园教师科研认知情况描述统计

3. 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在《论语·里仁》中有一句与能力和态度相关的语句“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态度积极,但是能力不足仍然会影响科研的结果,甚至可能由于能力不足而反复受其挫折影响而丢失积极的科研态度。如表6 所示,对于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情况,只有11.2%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根据选题原则进行选题;只有9.3%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对文献进行加工,客观严谨进行评论、阐述主观见解;只有16%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根据研究任务与对象选择最合适的教研方法;只有17.6%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处理、检验、分析、评价;只有10.4%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遵循研究步骤进行科学研究;只有21.6%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创造性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只有20% 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将学前教学实践、经验、体会上升至理论层面;有接近五分之一的教师没有主持或参研过幼儿园教研课题;还有72% 的教师从未独立完成并公开发表过科研论文。综上,我国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弱,并且极少参与或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表6 幼儿园教师教研科研能力情况描述统计

4. 科研道德现状分析

为什么人们那么认同法律呢?因为当人类有了道德意识以后就喜欢评判他人,因此就指定出了对人们整体公平的条例,所以才有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道德是评判一切行为的基础指标。在表7 中,对于幼儿园教师科研道德态度情况调查,我们大致一看态度积极或一般人数占比(小计)数据可谓是非常漂亮了,但是进一步进行分析,占比最高的三项t27、t29、t31 都属于直接态度类,分别占比94.8%、96%、98.4%,好话人人都会讲。但是当问其论文中实际的道德态度体现t28、t30、t32、t33 时肯定态度占比分别为16%、60%、23.2%、20%,结果惨不忍睹,科研道德态度糟糕,换位思考,如果某个人科研道德态度不好,当你在论文编写时遇到这样的人,会不会给你造成困扰呢?因此幼儿园教师科研道德意识必须进一步提升,才能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表7 幼儿园教师科研道德意识情况描述统计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经过本次调研活动,以及后期的统计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师基本情况方面:首先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乡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其次是教师队伍偏年轻化;最后是幼儿教师职称普遍偏低。

第二,教师教研现状方面有大致四个主要点:第一点,科研态度普遍高积极性;第二点,科研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理论缺失严重,国家师范生培养计划没有落到实处,只是“口号在前,行动在后”“表里不一”;第三,科研能力较弱;第四点,科研道德修养薄弱。

(二)思考与建议

1.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职前科研素养的培养

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若不注重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准幼儿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知识缺乏、科研能力偏低[2]。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乡村幼儿园教师供给,高校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准教师的职前培养。首先,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让准幼儿教师通过职前系统学习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形成科研兴教的意识和能力,为从事教育科研奠定理论和能力的基础。其次,架构科学的课程体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开设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论文与写作等课程;立足职业需求,精选教学内容,重点学习选题、申报书撰写、文献综述、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章节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强调研究是“做”出来的,组织成立学生课题小组,带着学生边做边学、边做边教,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另外,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可以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园长来校开展相关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定期组织大学生课题项目申报,教师挂名指导,学生全程参与,为学生创新创造、施展才华搭建良好的平台。

2. 充分发挥教研指导责任区的带动作用

2018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乡村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是通过搭建共同学习、互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是根据一定区域内幼儿园布局特点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将该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片区,以独体建设和联体帮扶为主要形式,以各片区的协同发展来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3]。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是推进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每个教研指导责任区针对各成员单位自身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责任区负责人作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到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中,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共同分析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以名师工作为阵地。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主体,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集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科研等职能于一体的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4]。将责任区内的名师、骨干教师纳入工作室,通过送教入园、开展讲座、参课评课、课题指导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3. 搭建园校合作教研的良好平台

以园校合作为抓手,完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督导督查等多维保障机制,推动乡村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的快速提升。首先,地方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园校合作教研的运行保驾护航。园校合作教研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在指导思想、内容方式、具体策略、保障机制、督导督查、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具体的说明。高校也应该出台配套性政策文件,具体内容包含教师标准、考核评价、资金保障等方面。其次,团队建设坚持以自愿申报为原则,以地方项目为依托,以教研责任区建设为平台,以服务乡村幼儿教师发展为宗旨,由教育部门牵头,着力打造高校教师为主力,专职教研员为主导、名教师为主干、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共同体。另外,园校合作始终以乡村幼儿园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紧紧围绕幼儿、教师、实习生、幼儿园四个“出发点”构建教研内容体系。实施园校合作共建、城乡结对帮扶模式,举办乡村教师培训、乡村幼儿园教师论坛、优秀教师支教等项目,是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举措。最后,为保障园校合作提升幼儿教师科研素养取得实质性成果,需要建立科学的督导问责机制,加强对园校合作教研资源配置、团队建设、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等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向社会通报检查结果,奖励先进,对推进落实不力者予以问责。

4. 营造激励教育科研的园内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影响人。要想形成一种积极的科研生态,幼儿园应该努力营造“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结合”的良好氛围[5]。首先,制定激励教研制度。解决了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实际难题的教育科研成果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理应受到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和支持,以此来激发幼儿园教师科研的动力和兴趣。其次,构建稳固的学习研究组织。设置教研问题本,便于教师精准把握教学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引导教师结合自身优势,申报小课题;鼓励结对教研,建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分层教研的优势,按照群体内兴趣、能力、经验、观念、年龄、学历等的差异性把幼儿园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周开展3~4 次专题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另外,制定教研保障制度。减轻教师课余负担,给教师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研,提升自身;设立教研资料库,方便教师教研过程资源获取;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指导和服务体系,切实为幼儿园教师的日常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态度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