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龙,余曾芳,刘红宁*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4;2.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与视觉功能保护实验室,中医药视功能保护研究室,四川 成都 610075)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一门医学,集合了儒、道、法、阴阳、墨、杂家等诸多思想的一门学问,因此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对其理论思想有一定的研究及体会,是在研究中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追本溯源,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并结合中医自身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体系,然后去探索中医思维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规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出中医思维包含了:象思维、辨证思维、恒动思维、中和思维。张伯礼[1]院士认为:“中医思维是以直观的综合的整体思维为主线,以象数思维推衍类比为基础,以动而不息的恒动变易思维为把握,以追求中和平衡思维为目的的系统哲学思维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条论述,以期为中医思维探讨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象”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一种特指动物,随着时间的推演以及文化内涵的注入,“象”就从具体的大象形象衍生为蕴意丰厚的思维范畴[2]。“象”的概念起源于《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古人通达了大自然的本质规律之后,通过“象”来表达其本质规律。
“象思维”这一概念首次是在20世纪末由王树人先生针对概念思维所提出[3]。象思维是认识人体自身,人体与自然以及人体与社会环境统一性的重要思维模式。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思想。《系辞》言:“法象于天地,变通于四时,县象著明于日月”[4]。象思维在中医思维中起到深刻的影响[5],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中医象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根本、以意象思维为特征和以应象思维为法则的重要思维模式[6]。中医不直接通过解剖分析,研究五脏六腑以及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来把握其功能,而是通过象思维抓取自然界当中的“象”,比如风寒暑湿、日月星辰、山海湖泊、社会伦理等以及通过人体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的探察,运用“司外揣内”来对中医生理病理的概念的确立以形成理论体系[7]。比如在大自然当中的木火土金水,运用到中医当中对应的便是肝心脾肺肾,由此推演出五脏系统。《灵枢·五色》言“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表明了五色与五脏疾病的关系,通过五色判别疾病所在脏腑[8]。同样在五音、五方、五神、五官、五味等在五脏系统当中同样可以推测出疾病所在脏腑。通过象思维这种取类比类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加深我们对中医五脏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9]。在中药的运用中,中医的象思维也得到充分了体现,比如通过中药的入药部位、中药的质象、中药的形象等来取类比象来推演其药物功效。中医象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其通过将相类相通以及相互关联的事物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类比,从而揭示出存在于其中的共性特征[10]。从而不断的推动中医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辨”为《墨经》逻辑术语,相当于论证。《墨子·经上》:“辨,争彼也;辨胜,当也。”“彼”即命题,“争彼”即以结论符合实际为命题得到肯定的证明[11]。“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12]。
“辨证”一词首载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13],辨证可知病源,又如《黄帝内经》中的“揆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脉病证治”“名体性用”等名词[14]。中医辨证思维具有历史性及原创性。
中医辨证思维包含了藏象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质辨证、六经辨证、病因病机辨证等。其思想体现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如望闻问切,疾病的预防、诊断、施治、预后等。历代诸多的医家学术思想都体了辨证思维,最为典型便是熔理、法、方、药于一炉的《伤寒杂病论》,其中在《金匮要略》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如清代叶天士为代表的医家在对于温病的诊治当中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15]。中医辨证思维贯穿于临床的诊治当中,如疾病中何脏何腑为主要矛盾,脏腑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邓中甲教授医案中就提到了脏腑间的相互作用,14岁,女,遗尿主要是肾气不固,但是温补固肾并未得到缓解,又因其诸多症状表现为心火亢盛,辨证为心肾不交,用导赤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6]。邢玉瑞教授在认为中医辨证思维是以“阴阳”为主线来把握人体生命运动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矛盾运动变化规律,中医通过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来观察生命运动,揭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过程中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来指导医生进行临床的诊断疾病以及治疗疾病[17]。
中医整体思维主要是包含了人体自身、人体与自然以及人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形与神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在生理上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组成并通过经络相互衔接联络,同时又依赖于人体的精、气、血及津液的生成、储藏、运行,从而完成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在病理上,人体的病变会表现于机体之外,因此诊断疾病可从患者的外在征象进行观察,“思外揣内”从而辨别患者的内在脏腑病变[18]。
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如新冠肺炎为感受外在的“戾气”而致病。《诸病源候论》云:“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19]。又如《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当中就阐述了不同方位而易产生的病症。同时社会环境同样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不同的反应。
形体与精神的统一性,《养生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表明了人的形与神相互依存,即“形神兼备”[20]。“形神合一”理论也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的重要的学术思想[21]。在《类经》中:“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故欲养神者,不可不谨养其形。”又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都强调了形与神之间的重要性。在《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神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直接体现了五脏与五神之间的关系。形体的变化会影响到精神变化,而精神变化也会对形体气血等产生影响,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局部和整体的统一性,中医当中的脉象、舌象运用的都是局部是整体的缩影,在局部与整体当中最为典型的思想就是全息思想。在临床中有用人的整个脊柱作为诊断全身疾病的依据[22],同时有学者发现人体的手、第二掌骨、胫腓骨节肢、足等相对独立的部位及各节肢系统都是全息胚,都包含着人体全身各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它们的定位图谱宛如人体的一个缩影[23]。因而局部可以有效的反映整体。局部和整体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变”是指变化,变动、改变,“易”为刚柔二爻的爻变,由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由变化而生吉凶悔吝,在程颐《易传序》中:“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变易思想来源于《易经》,通过阴阳二爻来推衍八卦来表达万物的发展规律。其中《易》中讲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说明变易思想的重要[24]。在《易经》当中的变是否只强调运动变化呢?显然不是,而是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在中医也同样如此,阴阳互根互用,此消彼长,通过阴阳的变化,指导我们认识运动的规律以运用于实践。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包括了“气”变易、疾病发展的变易、论治方面的变易以及用药的变易。最为典型的是仲景根据易经的六爻来推演外感疾病的六大阶段,同时叶天士通过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来治疗温病以及吴鞠通总结的三焦传变,都是变易思想在辨证方法中的具体体现[25]。《伤寒论》中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其中的113个方都体现了应变而动的治疗思想。再如叶天士《温热论》中:“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26],在外感温热性疾病的辨治时,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要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药。
这一思想在治未病当中也得到了体现,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无补之。”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辨证思维还体现了变易思维。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变易思想强调运动变化的同时更加强调其内在的规律性,我们应掌握其规律性为我所用。
所谓的“和”就是圆满、圆融、和谐的意思,在《说文解字》将“和”解释为五味调和、乐器相和、声音相和。所谓“中”表示位于中间位置,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中,正也”。《论语·尧曰》曰:“允执厥中”就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做到无过无不及,符合中道。在《礼记·中庸》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解释说明“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天下则能归于道。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致中和”思想,在儒家最为突出,同时也体现在中医思维当中。中医认识论中的 “天人合一 ”、治疗原则上的 “执中致和 ” 、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 ”等都体现了这一中和思想[27]。这中“致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中,如“阴阳和”“阴阳均平”“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28]。中医思维的中和思维就是在我们这样传统优秀文化中感染熏陶下形成的。
在《伤寒论》中把“阴阳和”“胃气和”作为疾病走向痊愈的标志。同时中医提出的气血调和,脏腑和,经络和畅等都是中和思想的体现。元代朱丹溪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就表明了气血调和调和的重要性。《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强调了经络通畅的重要性。在中医的遣方用药当中,遵循“方从法立,法随证立”,在药物配伍时力求温热、润燥、动静、升降、刚柔中达到“中和”的状态[29],体现了中和思想。所以说中和思想在中医理论认识、诊断以及用药等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说贯穿于整个的行医看病当中。中和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中医思维在这研究几十年当中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同时在中医思维领域当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进行深化研究。因此,本文在诸多学者的基础上进行浅析中医思维的几大思维,本文探讨的象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变易思维以及中和思维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的,一方面是中医思维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离开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谈中医思维似乎有点缘木求鱼之感;第二个方面,中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联系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来以增强文化自信;第三方面,通过本文在浅析几大思维方式希望能给中医理论研究、中医临床有些参考。中医思维是中医之魂,中医思维在中医理论研究、诊疗以及用药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无定法,而重要的是掌握其规律,运用规律。思维能够创造不同的新方法,新的诊疗手段,新的思维方式,在掌握中医思维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运用其中医思维方式,在现代化医学的大背景下,如果舍弃了中医思维,那就丢失了中医之魂。在此基础上,西医的诊疗、方法等同样可为中医所用。不断强大中医的诊疗手段,以强大中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