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2021-01-05 20:47:07郁德杰钟海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7期

郁德杰,钟海鸣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0 引言

临床教学在肿瘤学的教育中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占据着肿瘤学教学的主要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肿瘤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参与程度有限,难以结合最新的临床实践和最新知识适应肿瘤学流行病学特点变化。教师有必要结合肿瘤学的教学特点,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最终目标,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水平和综合效率。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作为肿瘤学教学中的主体,激活学习的自主性,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真正具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肿瘤学的发展强化人才支持。

1 肿瘤学临床教学的现状

临床教学活动中,针对肿瘤学的教育活动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肿瘤学临床教学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传统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偏重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受到的重视不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生偏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探索知识的能力有限,参与到肿瘤学临床教学的积极性不足,整体的参与程度较低,导致学生对肿瘤学临床教学活动的兴趣弱[1]。另外,肿瘤学的临床教学活动中,诊疗依据逐渐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经验向着最新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研究转变,这对学生个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的主动性、学术能力、自学能力、探究意识等,要求学生主动的提高自我,参与到肿瘤学的临床教学实践活动中来。总体来讲,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模式在传统的观念下体现出了诸多的缺陷,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难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学生建立完善的肿瘤学知识体系、形成临床诊疗思维、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限制[2]。

2 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肿瘤学临床教学应与时俱进,结合教学目标,有必要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突破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限制,而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水平和最终成效,更好的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临床诊疗能力,真正参与到肿瘤学相关岗位工作中,增强诊疗水平[3]。

2.1 明确教学目标

医学教育中临床教学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构成部分,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医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发生转变,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渐开始接触临床,和教科书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临床教学过程针对教材的讲解模式是结合患者的实际疾病入手的,对症状和疾病诊治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临床病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具体的病症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由教师转变教学思路,详细诊断,给出合理的治疗意见[4]。因此医学生需要转变学习思维,从教科书思维向临床思维过渡,临床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视,而肿瘤学科的临床教学活动,要结合肿瘤学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从肿瘤基础、肿瘤病理、流行病学、诊疗进程、预防随访等多个方面入手,覆盖到多种基础和临床知识体系中[5]。针对肿瘤学展开临床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向临床技能的转化,这是临床教学中的核心目标,也是医学生积累经验将理论过渡到实践的必要步骤。在肿瘤学的教学中,通过落实临床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合格的肿瘤科医生,是肿瘤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我国居民发生病死的主要原因[6]。目前我国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活动仍旧存在薄弱之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习现状,要将肿瘤学中的案例以及教学大纲相互结合,落实临床教育,培养出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7]。

2.2 优化教学准备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肿瘤学临床教学活动中,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主要是以问题导向、病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循证医学教学为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在教学之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8]。结合教学要求选取典型的案例,将知识点从案例中抽取出来,对临床问题展开优化设计,注意教师在设置临床问题时,要保证难度适中,贴近临床实际,并且要提前向学生发放病例资料,设置课前问题,学生则结合理论课程的内容,做好前期的预习[9]。教师要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到不同教学方法的特征,例如问题导向教学法,应在问题的驱动作用下,在教学过程中全过程的贯穿问题,由教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总结答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考虑到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特征,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内化知识,激活探索意识,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10]。

在病例教学法中,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案例和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加入到探讨和分析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完整的临床思维,在对病例的直观探讨中,解释复杂的肿瘤学知识[11]。交互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设计交互式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12]。而循证医学教学法则是以科学依据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临床实践和医疗决策中的系统性评价、临床试验等作为依据,让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找到循证证据,制定可行的临床决策[9]。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形成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师生共同在课前进行预习和备课工作,为后续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13]。

2.3 以学生为主体

肿瘤学临床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肿瘤学临床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激活学生的参与性[14]。例如早在上个世纪60 年代,美国就将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提出并实施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利用问题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参与到主动学习的活动,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有目的、有方向的明确学习内容[15]。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成为课堂主体,在兴趣和问题的引导作用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肿瘤学临床教学最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6]。

临床教学活动中,针对肿瘤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利用问题导向法等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激活学生的探索意识,由教师提出问题,强调问题的探讨性、实践性[17]。让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分析、共享知识,分析问题,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验证。在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分析中,激活学生的临床意识,形成思维上的碰撞,在自主查询资料和对疾病的探究过程中,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体系,形成了对疾病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全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充分的凸显出来,形成了更加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提高了临床思维意识,为未来的学习成才和发展夯实基础

2.4 加强实践教学

肿瘤学临床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借助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下,要以问题作为核心,同时将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学生明确学习思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依据,提出问题后,再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这一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借助问题情境,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有效性。而案例教学法,是借助真实特定的案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师生的互动中,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和问题导向,让学生们在自主的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小组协作中,进行对案例的学习和研究。由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根据临床中的某一个问题案例或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学生们有针对性的对知识进行探索、查找、应用,扩大了对知识的获取空间、应用空间,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实践,能够将过于抽象、零散的肿瘤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应注意选择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或代表性案例,体现出案例的时效性和典型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的展开问题导向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

2.5 引进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肿瘤学临床教学能够更加便捷的构建起多元化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辅助肿瘤学的临床教学活动,要借助全新的媒体形态,将肿瘤学临床知识传递给学生,例如数字技术、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卫星通信等渠道,数字电视、手机和电脑等终端,均能够向学生提供信息。在新媒体平台的辅助下,肿瘤学临床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从中获取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医学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创新了肿瘤学临床的教学模式。在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下,培养起学生对肿瘤学临床知识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例如借助网络公开课平台,可以将行业内名家教授的专业类课程知识下载下来,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也可以结合肿瘤学临床教学的具体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18]。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肿瘤学的临床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整合在一起,使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体系,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兴趣作用下参与到肿瘤学的临床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肿瘤学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