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李 霞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社区教育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这一核心要素。在我国社区教育工作中,社区教育工作者主要由专职工作者、兼职教师及志愿者组成,其中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作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负责社区教育的牵头、组织和执行,在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处于核心地位。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意见明确指出,要“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社区学校应配备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管理人员与专兼职教师”,以保证社区教育发展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山东省诸城市社区教育发展起步早,在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教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诸城市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其经验和不足,提出加快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发展的有效思路。
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尚无定论,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了探索。例如,顾东辉认为:“社区教育是理论圈和实务届热衷探索的社区工作新模式,其目标在于完善市民、强化机构和发展社区。作为一个系统,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刺激工作对象的成长,间接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教育界定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2]总之,社区教育具有自主性和非功利性特点,即社区教育应是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教育活动,是基于满足社区居民对学习的需求和不断完善自身的愿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据此,本文将社区教育定义为:为满足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基于社区而开展的居民自愿参与的、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的教育活动。
本文中社区教育工作者是指:从事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包括社区教育工作人员、专兼职社区教育教师和志愿者等。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是指: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和专职教师,负责社区教育活动的管理、组织、策划、实施等活动。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主要任职于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等社区教育机构。
诸城,山东省潍坊市县级市,被誉为“舜帝之都”,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诸城市社区教育起步于2009年9月诸城农村社区学院的成立,经过近12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诸城特色的“123456社区教育模式”,即“打造一个品牌,紧抓两个重点,实施三单联动,探索四种模式,开展五类培训,启动六步工作法”。诸城市社区教育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等。
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统领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诸城市率先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主任,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农村局、教育体育局等2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市社区教育工作。通过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教育工作中需求调研、师资协调、组织培训等重大问题。
统筹各类资源,构建社区教育平台。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成立农村社区学院,由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兼任院长,下设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三个中层部门。17处镇街(园区)成立社区分院,设置“七室三中心”。208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学校。现已形成“农村社区学院—镇街(园区)社区分院—社区教育学校—家庭学习中心户”四级培训网络,构建了诸城市全市社区居民培训学习的统一平台。
诸城市遵照“学院出定单、农民选菜单、政府来买单”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发挥农村社区学院紧贴“三农”的优势,通过调研访谈等,摸清农民培训需求,并根据调研数据,科学制定“专业菜单、学历菜单、技能菜单、管理菜单、文明菜单”等,做到“按需教学,教有所依”。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统筹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和师资力量,组成专业面宽、知识丰富、教学有方的社区教育讲师团队伍。社区教育讲师团队伍由农村社区学院统一协调、组织,定期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诸城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社区教育干部教师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诸城农村社区学(分)院教师岗位设置规范(试行)》《诸城农村社区学(分)院干部教师岗位职责(试行)》等文件,明确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通过制定政策性文件,明确了诸城市社区教育要“确保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诸城市共设置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岗位110个,保证了工作队伍规模。以上政策制度文件还明确了社区教育教师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重点强调了“贯彻落实国家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调查研究,承担社区教育教学,包靠社区教育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任务,保证了社区教育专职队伍工作职责明确、有的放矢。
诸城市根据当地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诸城农村社区学(分)院干部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试行)》和《诸城农村社区学(分)院干部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文件,明确了诸城市社区教育专职队伍的职称评聘和激励制度。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竞聘上岗,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竞聘程序合理、竞聘办法科学,有利于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吸纳优秀人才。诸城市社区教育干部教师的绩效量化考核办法,突出强调了“教学工作量、包靠社区企业”两项重点工作任务,绩效量化采用百分制计算,仅教学工作量、包靠社区企业两项任务量化分数合计63分,占比超过总量化分数的一半。社区教育干部教师考核成绩将用于兑现教师绩效工资,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诸城市社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工作者队伍,但与社区教育较发达的上海、北京等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按照《山东省乡镇社区中心设置与评估标准》有关要求,社区应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较为合理、能胜任社区教育工作的专职队伍,按照乡镇人口不低于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配备,最低不少于5人。
1.规模偏小。近年来,诸城市社区教育快速发展,但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队伍却规模偏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诸城市现有常住人口107.82万,按照规定比例,应配备162名专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而实际上,截止到2020年年底,诸城市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仅为113人,平均9801位社区居民才对应一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
2.年龄偏大。诸城市《关于规范社区教育干部教师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社区学(分)院必须配备2名年龄低于45周岁的中青年教师(园区社区分院不少于1名),确保社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的活力。”但目前诸城市的社区队伍年龄偏大,根据统计数据,目前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平均年龄为49.6岁,45岁以上人员占比超过67%,工作队伍活力不足。
3.学历偏低。诸城市社区教育干部教师竞聘上岗相关文件中只规定了竞聘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人“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合格学历”,并未对社区干部、教师任职学历做出明确限制。这也使得目前诸城市社区教育专职工作干部教师学历不高,本科及以下学历占到了总体专职工作队伍的90%以上。
目前尚没有专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制度。调查数据表明,诸城市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主要由中小学教师、街道办工作人员或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组成,所学专业与社区教育关联不紧密,部分人员未参加过系统的社区教育专业培训,存在社区教育队伍专业性不足问题。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科研能力偏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承担的区、市(县)级以上社区教育相关课题少,近三分之二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未承担过社区教育方面相关课题,甚至未发表过社区教育方面相关论文。社区教育教师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偏弱,导致社区教育开设课程种类偏少,集中在普法宣传、农用技术推广方面,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社区教育工作人员不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而且还分担部分社区管理工作,工作任务较繁重,存在“重行政功能,轻教学功能”的现象,也使得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不能百分百将精力投入社区教育工作,影响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诸城市尽管已经出台了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评聘办法和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但尚未能有效保证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在职级晋升、职称评聘方面享受同普通教师同等的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不利于提高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在绩效量化考核过程中,关于绩效的量化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如优秀的评定,存在“轮流坐庄”情况,工作突出、成绩斐然者未必能评上优秀,使得绩效考核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权威,未能起到真正的激励效果。目前的激励制度和措施主要集中在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两个方面,未能建成全面的、系统的激励体制机制。
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准入门槛。依照科学合理的选聘程序和办法,真正把优秀、专业的人才纳入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注重考查筛选,大胆改革创新,体现社区教育选人、用人的特殊性,在年龄、专业方面做出明确限制和要求,保证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性。按照我省有关制度文件要求配齐社区教育专职队伍,即“按照乡镇人口不低于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配备,最低不少于5人”,保证工作队伍规模能够满足社区教育发展需要。除了吸纳社区内学校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外,需积极吸纳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工作队伍人员数量并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
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从业者的专业性,促进社区教育走向专业化。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存在角色不明、社会认可度低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准入门槛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引起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教育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者资格证书认定制度,可促使社区教育工作者接受系统的社区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从而有效推动社区教育专职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并间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社会认可度。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工作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另一类叫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改善激励因素,可以带来较大激励,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调动人的积极性。保健因素则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员工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3]这就启发我们在完善社区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时,一方面,要改善激励因素,通过评先树优、定期奖励先进典型等措施,用榜样带动整体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不断扩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个人成长空间,增加晋升机会,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保健因素。不断改善社区教育工作者工作环境,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薪酬待遇,完善个人保障制度,完善各项社区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来防止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不满,避免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是提高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一要鼓励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参加各种学历教育,通过报销部分学费、与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等方式鼓励社区教育工作人员提升学历。二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保证专业培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培训形式要丰富、内容要充实,鼓励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形式。一方面,定期聘请国内社区教育发展较快地区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研讨会,介绍社区教育先进理念,分享经验做法。另一方面,组织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到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和观摩,开阔眼界,引发思考,激发探索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之路的热情。三要鼓励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想方设法鼓励社区教育工作人员根据个人情况,对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自学,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通过积极组织专业技能比拼、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丰富的活动,促进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自学成果的展示、应用和深化。
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3]这启发我们在进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激励时,要设法满足其较高层次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社会认可度是满足其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落脚点,可通过宣传社区教育工作者事迹、树立优秀典型、提高薪酬待遇、完善选拔进修制度、提高其参与社区发展或管理政策制定的参与度等措施,逐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社会认可度,创设“人人尊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