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倩,冯晓翔,崔迎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2)
本文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教学实践展开研究,以期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教学的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及其生态素养的生成提供指导。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做好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课程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均建立在充分分析教学对象特点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年级学生,作为“00后”,他们个性特点突出,“三观”还未形成固定的模式,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成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根据这种情况,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侧重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1,2]。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认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积极进取的精神。
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的是各专业学生。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具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扩展性,课程内容不仅涉及环境保护,还涉及生物、经济、政治、人文历史乃至化学、法律等多学科、多领域。所以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中,要遵循扩展性、基础性原则,还要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这里的“扩展性”既体现在空间上、也体现在时间上。课程内容开发搜集中既注重多领域,又注重多维度;既立足我国、面向全球,又博古通今、鉴古知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理论资源开发过程中,围绕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主旨,广泛选择素材,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广泛联系时事政策、人文社科乃至自然地理等多领域知识。将多学科、跨领域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生在知识探究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聚焦生态议题,凝练教师智慧,将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内容解构为若干知识点,遴选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时政热点融于其中,制作成优质的视频、文本等教学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环境保护理念,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资源素材的来源,从传统的书籍资源延伸到更广阔的资源媒介中,遴选但又不局限于社会新闻、趣味典故、中外环境事记等来源。搜罗整合多方面案例,融入教学资源。如在环境资源部分,将“1997年各国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国际调查小组,尝试对环境带给人们的生态服务如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进行计价”作为小故事引入教学,展开生态资源价值的介绍。这个计价结果是当年全球所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的两倍。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在生物多样性锐减现状部分,借助多种网络资源及文献资料,如介绍国际知名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报告结论及北京某公园体现生物灭绝呈“多米诺骨牌式”的特殊构建,阐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现状,及受到威胁的原因,是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对生物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加之人类滥捕滥杀、乱砍滥伐对生物造成的直接损害。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为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的低碳环保、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努力奠定情感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自然的价值观。引入2018年“穿山甲走私案件”的破获实例,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支持、政策支持及技术支持等多种措施与途径。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了解我国力求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举措,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打造校园、社区等生态文明教育第二课堂。逐步构建并完善形成“特色社团组建、生态课题研究、校园生态展示、绿色知识普及、生态行为推广”五维衔接系列实践活动。
依托学校文化活动资源,组建生态环保社团,定期策划、开展“低碳生活的启示”主题演讲、“我与环保同行”研讨会及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赛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发各类生态课题研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欣赏自然、学会思考自然规律,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鲜明的主题任务,发动学生以一份画报、一张照片等形式记录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爱护环境的绿色行动,并以校园为展场进行展示,实现绿色生态理念与行为的相互促进。组织学生走进周边社区,普及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常识,切实成为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宣传者与倡导者。结合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水日等环境保护日,创建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走进其他同类院校及中小学校园,交流推广尊爱自然意识、低碳消费观念、节约资源行为等。引导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网络媒体等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通过系列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者、倡导者、推广者多重角色中无缝衔接,学用相长,真正做到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组织学生以家乡为分组单位,通过查阅资料及讨论,了解家乡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美丽的山川、秀丽的风景等,每组推选代表发言,以“谁不说我家乡好”为主题,各小组间“比一比”、“辩一辩”。融学校、乡土、社会环境为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使学生从家乡特有的生物与自然环境出发,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发现家乡和祖国各地更多的美,增进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大家在查阅资料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最终寻求解决问题,利用教学资源,共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针对学生特点,构建并实施“兴趣激引—信息讲呈—理念升华—互动强化—达标查核—外化于行”的六步层次教学模式。通过系统教学组织,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植入生态科学素养基因,锤炼生态文明品格,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由内而外,促进学生行为方式的“生态向”转变。鉴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及复杂性,生态文明教育着力突破学科界限,从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进行。由生态情感、生命价值、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展开教育,并突出重大生态问题关怀,使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从而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重要性。将低碳环保、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陶冶其生态情感、培育其生态素质、引导其生态行为,将学生培养为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又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接班人。
课程建设优化升级,分别面向文科类及理科类专业进行细化,分类施教,课程教学更契合文理大类学生思维特点。同时,积极推进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各类课程,凝聚思想、融入共识,全方位打造生态教学氛围。
整合教学资源,遴选、制作优质的视频、文本等教学资源,搭建生态文明教育网络教学平台,达成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以生态文明教育网络课程为载体,营造开放交互式生态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态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资源平台进行广泛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了解主题的基本内容,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课堂上教师有序组织分享、解析、交流,进一步深化学习。同时融入“怎样认识自然、知山知水”、“爱护自然、‘我’如何参与”等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话题开展思维对话,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科学的自然观、生态意识学后在线测试及评价问卷环节,每节课课尾,学生轻轻一点,课堂反馈即时生成,数据准确而具有时效,摒弃了传统纸质评价反馈繁琐、滞后的弊端。根据评测结果,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提升意识层次,促成意识向行为的转化。通过“线上基础了解—线下交流深化—线上即时反馈—线下实践提升”四步走,线上线下教学高效结合、协同促进,最终实现环保意识、生命价值观、生态情感、自然情怀的持续强化及生态文明理念的迁移内化。
综上所述,充分分析教育对象特点,围绕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主旨,广泛选择素材,融入思政元素,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展开教学。构建六步层次教学模式,并通过四步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协同促进,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结合丰富的生态实践,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培养具有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又具备生态文明践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