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活动课的误区

2021-01-04 20:10殷余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1期
关键词:活动课辅导误区

殷余忠

内容摘要: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心理活动课中只有避免游戏太多、方法太少;表演太多、投入太少;认知太多、体验太少;教导太多、引导太少四个误区,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  的  误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它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觀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如果不能让学生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就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就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上要避免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之一:游戏太多,方法太少

游戏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许多游戏引进心理活动课中,为游戏而游戏,而不重点教给学生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明显是不妥的。首先,现在国内流行的一些游戏,有许多是从西方和港台引进的,其中很多是经典的游戏。例如“闯关”、 “信任之旅”等等。第一次做学生可能很兴奋、很好奇,但过了一个学期又做,换了一个老师还是做,就不免令人乏味。其次,很多游戏原本是给成年人设计的,这些游戏大多适合于小组辅导,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游戏的效果在陌生人群中最为明显,如果把它们照搬到心理活动课中,就不一定合适。再次,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学到的某一个游戏来设计心理活动课,不是游戏为活动主题服务,缺少明确的辅导理念和主题的针对性,因此,学生最后的体验分享就往往是很肤浅的。

误区之二:表演太多,投入太少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换位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如果老师情感投入不多,对学生态度不够真诚,表演成分太重,就很难把活动引向深入。比如教师语速过快,不注意学生接受情况,像是独自背台词;表情夸张,不像给中学生上课,更像哄小孩;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以具体的就事说事的表扬,表扬过于随意,显得不真实;或者老师在活动中却总是以专家的身份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感悟;过于依赖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等等,所有这些表演,不仅达不到活动的效果,而且加强学生的心理防备,反而事倍功半。

误区之三:认知太多,体验太少

不少老师总认为心理活动课就是教给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活动时要想方设法传授知识。其实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心理活动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每个情境的创设,要能起到让每个学生有话要说,能够使学生在这个情境的感染下,重新思考、辨析、澄清问题的本质,达到真切的、令学生感动的心理体验,起到对旧有问题进行调整的作用。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是学生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妈妈的唠叨》不是学生简单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而是要利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老师再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真情告白”,同时利用抒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心话写到爱心卡上贴到爱心屋里,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理话轻轻的读一读。这样的情境非常能带动学生的内心感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体验、理解父母的艰辛,明白自己的幼稚,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孝敬父母的想法。

误区之四:教导太多,引导太少

心理活动课上,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需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因为过多的理论说教、填鸭式等这些教导只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无法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心理活动课不重在教导,而重在引导。引导的基本方法是倾听→同感→判断→商量。引导的操作方法是帮助发言学生澄清自己要表述的真实意义,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思路,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意问题解决的方向,多用鼓励性语词,避免批评与责难。例如在进行《我是最棒的》活动时,如果仅仅告诫学生要相信自己,学生肯定个个正襟危坐,发言也是三思而虑,不愿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虽说辅导的是能充分让学生交流的“优点轰炸”,但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的优点,因此活动不能圆满成功。这就要求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学生们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他们渐渐地对辅导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样就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不足,敢于向大家表露心迹,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因此,心理活动课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人际的交流和情感的体验,是引导学生自助的过程。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使心理活动课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特别是需要心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心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班华主编《心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周明南《打开心灵之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

5.施建农《学生心理咨询》,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

猜你喜欢
活动课辅导误区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