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

2021-01-04 13:56贾文芬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豆荚材料游戏

贾文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教育要求中提到“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注重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使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經验数学化,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气息。

1.借助生活活动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要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挖掘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数学教育价值。比如:在每日签到环节,小班幼儿选择心情卡片插入自己对应的学号或照片的晨检表中;中班幼儿每日自行用喜欢的符号或者绘画签到,每天由值日生统计今日来了几人,一周结束时每人自己统计本周来了几天;大班幼儿入园签到时看电子时钟,记录具体到园时间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值日生统计病假、事假人数。这样的签到不仅让幼儿学习了有关的数学知识,更树立了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培养了责任意识。又如:在天气播报环节,教师给中班幼儿提供了一个日历,每日幼儿圈画日历,拨动天气指针,把日期记录在天气表下;教师让大班幼儿尝试记录气温,幼儿每日分两个时间点观测温度计,记录相关时间点的温度,并绘制气温曲线图。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用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日历的了解,增加了对天气、温度、季节变化等的关注,发展了数学思维。

2.设置数学区开展数学教育

教师要创设数学区让幼儿在玩中学,既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又能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领域的目标。数学区活动往往需要幼儿深度思考,在位置选择上可邻近科学区、自然角等相对安静的区域;在空间布局上可用玩具柜围合成半封闭、半开放的格局;在环境创设上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桌面、柜面、墙面等立体空间,为幼儿在区域内进行个别化操作和学习提供可能。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选择、设计数学区活动材料时既要关注材料的可操作性与探究性,还要关注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切实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比如:在小班数学区“水果商店”材料中,教师提供了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比较大小、按形状或颜色分类等, 并运用相关材料设计了“小鱼转转转”“找朋友列车”“水果消消乐”等游戏。

3.运用其他区域渗透数学教育

《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他区域活动对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有机融入数学教育内容。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在其他区域中为幼儿设计隐含数学教育内容的游戏活动,提供丰富而有层次的操作材料,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建构数学经验。比如:在小班“娃娃家”游戏中,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幼儿按照颜色或者用途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幼儿通过对相同颜色衣服、厨具的分类等,知道了物体都有不同的属性(大小、颜色、形状、功能等),从而掌握了有关分类的数学经验。又如:在中班生活区内开展“剥豆荚”活动,幼儿边数边剥并做记录:一颗豆子、两颗豆子、三颗豆子、四颗豆子的豆荚各有几个。幼儿在看、剥、数及记录的过程中感知到豆荚中的豆粒数量是不同的,并用符号、数字进行记录,培养了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结合户外活动实施数学教育

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户外活动正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兴趣需要等,将数学教育融入户外活动之中。比如:在大班跳绳游戏中,教师可让幼儿将日期和跳绳的个数记录下来,比较本周与上周是否有进步。又如:带幼儿户外散步时,教师可让幼儿数数开了几朵花、有多少种颜色,猜一猜豆荚里有几颗豆豆、比一比树木的高矮粗细等。

猜你喜欢
豆荚材料游戏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可爱的小瓢虫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赠送折纸材料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