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简要分析了学科的含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现代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呈现持续动态和交叉融合的特点。利用ESI文献评价分析工具和学科分析评价方法,详细分析了论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等评价指标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如何利用这些评价指标,在制定具有可竞争性一流学科规划方案、提升各学院间的竞争动力、加强学校人才评价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多维度提升学校学科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措施和方法,探索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 学科情报服务 学科建设 ESI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c)-192-04
Analysis on “First-class Discipline” Service and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ESI
CAO Ju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5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disciplin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scipline and the main trend of moder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dynamics and cross integration. Using ESI literatur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tools and disciplin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paper citation frequency, high cited papers, and discusses how the disciplin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uses these evaluation indexes to help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ing measures and methods in formulating competitive first-class discipline planning plans,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power among colleges, strengthening the university's talent evaluation and disciplin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university's discipline competitivenes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probes into new ideas and new ways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carry out in-depth discipline information serv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Doubl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library; Discipline information servi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ESI
2015年10月,國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由“211工程”“985工程”时期围绕学校整体建设转变为围绕学科建设[1]。学科建设将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今后发展的核心建设内容,以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区域一流、同类一流为层次的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架构将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格局。高校图书馆如何助力一流学科的建设,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学科服务的新理念、新目标、新内涵。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于2001年推出的跟踪科学发展趋势、衡量科学研究绩效的文献基本评价分析工具,目前由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司负责。ESI是基于SCIE (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全球13000多种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文献记录数据(数据库检索平台为Web of Science)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其数据客观准确、可比性强,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和揭示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也为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提供了可量化的客观数据,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分析工具。
1 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人把对自然界的所有观察与思考,都全部包含在一门学问里,谓之哲学,亦被视为“智慧之学”,涵盖了原始科学在内的一切理论认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之母,它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哲学是各学科之基石,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变,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学科开始走向分化。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科不断地发生分解、分离和扩展。学科分类的思想由此产生。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学科”一词。随着科学研究的一次一次突破,一门门具有独立的知识范畴和地位的学科应运而生,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类学科,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类学科,逐渐形成门类齐全、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随着学科的分化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单一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之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产生横向有机联系而使之出现交叉和综合化现象,即出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跨学科领域研究。当学科加剧分化的同时,学科之间也呈现越来越密切的交叉关系。当代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诞生了新的科学前沿、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生长点、科学的重大突破、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科历史动态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学科建设只有紧紧把握这一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加强高校学科之间科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优化,使之成为学科的新增长点,成为高校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和竞争力,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和进程。
构成大学的基本单元是学科。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学的教学和研究组织上,而且还体现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机构的设立上。大学的教师都是在一定的学科领域内从事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一流学科的建设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高地,是实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科学研究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目标是形成优势特色显著的学科领域和学术队伍,产出具有前沿性、标志性、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以科研成果(论文、专利、技术等)的质量和水平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
ESI共划分出22个学科,将它所收录的期刊,按22个学科进行分类,以期刊为单元,而不是以论文为单元。一种SCIE/S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只对应一个ESI学科,同样一篇论文也只对应一个ESI学科,期刊、论文和学科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对于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分类体系,ESI学科涵盖范围比较宽泛,并且仅限于SCIE/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但比较适合于国际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和评价。
2 ESI的学科分析与评价方法
ESI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在全部22个学科领域内开展全球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论文和综述)的定量统计分析与评价对比。其数据以滚动10年为统计时间窗,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其中的SCIE和SSCI数据可回溯到1900年。ESI通过论文被引频次、论文数、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研究前沿等指标,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基于ESI数据库的分析数据和评价成果,可以使广大研究人员了解和掌握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历史、学科研究历程、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变化态势,可以使高校决策人员了解、对比相似高校的学科发展状态,研究本校学科发展和学科竞争力的路径和措施。学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研究ESI排名的方法和途径,对标于相似高校的学科发展数据,为学校学科竞争力的提升和学科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情报支持。
基于ESI数据库的论文总被引频次、论文数、篇均被引频次,可作为分析科研和学术产出和绩效的国家(或地区)指标、机构指标、科学家指标和期刊指标。被引用次数排在某学科前1%的机构、科学家,即为某学科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和科学家。被引用总次数为某学科前50%的国家或地区、期刊,即为某学科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地区和期刊。能够被ESI数据库收录其中的研究机构、科学家、国家/地区和期刊,反映了其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具有的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在过去10余年所收录的论文,其被引次数排在某学科前1%的部分,被称为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反映了具有长期影响的研究。通过共引关系聚类高被引论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来标识和分析最新的研究领域,通过特有的视角来展示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揭示可能出现突破的新领域。热点论文被定义为最近两年发表的,最近两个月被引用次数排在某学科前1‰的研究论文,它反映了短期内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
目前,许多高校普遍把ESI学科作为评价学科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特别是把进入ESI前1‰的学科,视为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近年来,许多高校学科建设聚焦于“双一流”建设,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流学科建设不仅需要高校对自身科研实力进行精准定位、 客观分析,而且更需要通過专业化的学科情报服务作为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使高校学科建设更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ESI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各项量化评价方法和指标,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分析评价工具和方法,有助于不断深化和拓展学科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3 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方式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从主要围绕用户联络、参考咨询、用户培训、学科资源建设,向嵌入式学科服务、学科博客[2]、信息情报分析服务等新型服务方式拓展。新型的学科服务体系注重的是学科的动态分析、相关知识的推荐、热点问题的查找及解决方案与信息归纳[3]。ESI学科评估服务,成为学科服务新的生长点[4]。特别是它具有的信息情报分析服务,围绕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学科评估,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深度分析,形成学科分析报告,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3.1 助力学校的一流学科规划和建设
一流学科规划是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首要任务,决定了学校的学科优势特色和未来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ESI推出的学科排名,可以了解和掌握高校的一流学科发展状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学科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客观情况,研究对比与本校一流学科和层次相近的对标高校,发现优势和可具竞争的学科发展方向,从而制定确实可行的一流学科发展规划。
根据本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实际,可以选取某学科领域排名领先本校的多家国内外和本地区的同类学校或研究机构,分析其总体排名表现,细分学科的结构,高被引研究人员,对于潜力学科,可以从排名最后的多家中选取。从学科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力、科研产出、高端人才、项目基金、国内外合作等多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研究分析报告,助力学校制定适合自身特色,具有可竞争性的一流学科规划方案。
3.2 分析学院ESI排名分布,提升各学院间的竞争动力
学院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具体承载者,是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实施者。充分发挥各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十分显著的效果。借鉴ESI数据库的评价指标和统计方法,可以将二级学院的学术成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学院的论文被引频次和论文数在学校某一ESI学科总被引频次和总论文数中的分布,具体可用百分比来表达。通过统计结果定量分析各学院学术成果对学校ESI学科排名的贡献度,客观评价各学院的学科建设成效和科研绩效,增强各学院对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激发学院间的竞争动力。
ESI平台目前暂未做到对机构中的具体二级部门论文产出数据进行统计,因此具体到某机构的二级部门贡献值就需要人工统计整理[5]。在分析各学院ESI排名分布数据时,可以使用Excel、SPSS、Python等工具进行辅助。由于作者署名地址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许多论文并未署名可据统计分析的学院名称,如仅署名学校、重点实验室等情况,在对数据进行清洗时需要制定论文地址校订流程和修改原则,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平,准确真实反映各学院的学术成果和贡献度。
3.3 服务于学校的人才评价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建设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学校在人才引进、评优、评奖时的需求,研究如何从著者的学术影响力、科研绩效等方面建立人才评价标准,为学科制度建设、科学决策提供参考[6]。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拟引进人才学术论文等成果的查收查引检索,为学校引才和人才评价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有针对的检索、统计和分析本校及与本校学科相关的专家、博士后、博士等研究人员的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H指数等指标,撰写定期和专题的ESI学科高水平人才分析报告,为学校的人才队伍状态评估、人才引进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情报服务。
人才引进工作要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优势特色学科的人才引进,瞄准ESI排名领先机构的高水平人才,有的放矢,特别是研究前沿领域的人才,保持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流学科人才队伍水平的稳步提高。近年来,许多高校围绕人才建设工作,形成了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各学科建设组同抓共建的喜人局面,高校图书馆服务人才建设工作逐渐嵌入到学校职能部门、学院、教师、博硕士的方方面面,开始全方位服务于学校人才建设工作,促进了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科服务水平的深化。
3.4 加强ESI数据库相关规则的宣传,多维度提升学科竞争力水平
(1)本校许多作者对ESI排名规则并不熟悉和了解,一定程度上使归入统计意义上的论文学科分布分散化,使得许多本学科的论文未能体现在本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上,统计意义上的学科排名和竞争变弱。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大力宣传ESI期刊论文的学科划分规则,根据本校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定期编辑和推出相应的ESI学科期刊表,使本校投稿作者了解ESI数据中被收录论文的学科分类规则,引导作者优先考虑向归属于本校ESI学科的期刊投稿,提高本校一流和优势特色学科的论文集中度及在ESI学科中的彰显度,助力本校ESI学科排名的提升。图书馆也可积极建议学校在促进一流学科建设中,在科研绩效奖励等方面向归属一流学科领域的论文倾斜,运用绩效杠杆引导和鼓励作者将论文投稿到归属一流学科的期刊,提升一流学科在ESI排名中的竞争力。
(2)论文被引量决定着ESI学科排名。要提高本校作者论文的被引量,学校和图书馆可以采用专栏、专题等多种方式来宣传、推介本校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引导本校作者、校友和合作研究人员积极借鉴研究成果,引用本校作者论文,提高本校作者论文的引用量。
4 结语
“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带来契机。以ESI等文献评价分析工具为依托,学科情报分析作为学科服务的新方式,在一流学科建设、人才评价、科研成果和绩效评价等方面,逐渐深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方方面面,发挥了智慧图书馆所具有的学科情报分析功能,拓展了图书馆的新型服务功能,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情报职能和数据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扬,王炳江,周晓兰,等.我国ESI工程科学学科的发展态势分析——以6所电力工程高校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8(3):117-121.
[2] 王芳,汪新久.高校圖书馆应用学科博客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1):64-67.
[3] 彭锦.基于新型服务能力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248-250.
[4] 袁润,王丹,潘颖.基于R语言的ESI可视化及其在学科评估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20,39(3):147-155.
[5] 吕茜倩.“双一流”背景下理性应用WOS系列数据库助推学科服务[J].大学教育,2020(6):192-194.
[6] 马静,孙卫忠,张媛,等.ESI学科分析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1):35-39.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11-5640-6270
作者简介:曹均(1967—),男,硕士,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