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杰
(辽宁省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 盘锦 124010)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孩子来说一杯美味佳肴,会给予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一生。关于家风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起。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成熟的标志。父母应注重家庭氛围的培养,从父母自身的生活习惯做起,以身为本,以行为范。家庭生活中,父母的相处模式对孩子影响是深远的。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最美好的画面,但生活总不能一味地晴空万里,如果父母之间有摩擦、有不和谐的声音,切忌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喧哗,这会使得家庭的温度降为零点,孩子会感受到没有温暖、没有自由、没有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父母要学会做好孩子的忠实听众,细心聆听孩子的“广播”,分享孩子的喜悦,并及时奖励。谨记:家长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如果您一味地要求孩子进步,要求孩子努力学习,那么请您首先做出示范与榜样。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注重精神世界的架构,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有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烘焙、养花、养生等等,记得一定要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用心坚持所学所好,有始有终,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母如果取得了成绩,记得与孩子分享。这比任何语言都具有魅力,孩子会将你视为楷模。若遇到孩子不愿意学习的画面,请您坐下来,拉起孩子的手,和孩子谈心,不要试图解决孩子的情绪,应描述你所看到的孩子当下行为,说出孩子当下内心的感受。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会迎来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机会,要学会共情,呵护孩子内心的成长。
所谓文化,不单单是与知识混为一谈。父母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良好生活作风等等都会为您的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如果您热爱生命、关注大自然、与人为善,艰苦朴素、大公无私,尊老敬贤、善待邻里、乐观向上、生活规律、遵纪守法,您的孩子便会在您的耳濡目染下,踏着您的生活轨迹,沿着您的思维轨迹,脚踏实地逐步成长。
学校教育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宝库;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阵地;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下,教师不仅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多的是唤醒孩子内心的求知欲望,一个公式的背诵、一篇文章的默写、一个句子的翻译等是一种片段的呈现,但更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愫需要教师们的引领、激发和认可。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在授课之余,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存技能,懂得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这是教师的一种担当和使命。教师们要做好情绪的主人,做学生的良师。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之处:教师是以言教为主的老师,家长是以身教为主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时刻自律、自爱、自重,因为家是最理想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尤其注重个人习惯的培养,如果您能坚持21天阅读或写字,孩子就能做到。最初的习惯形成也许会遇到瓶颈,请您坚持下来,让您的孩子体会父爱或母爱的力量,这种亲情的力量是孩子前行的动力。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您的素养的体现,也是共筑亲情最好的黏合剂。请您与孩子同行,与孩子为伴,做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您是孩子心灵港湾的归属;因您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力量源泉;因您是孩子以你为坐标的模板。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在生活的琐碎中,开辟一亩方塘,备课教学,书写心得,关注生活的美好,成长内心的花园。在孩子们阶段学习中,做一只船桨,助力习惯养成、助力热爱生命、助力关注社会。同时,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入手,做好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执行者,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做好能力监测,性格评估,生涯辅导,放眼未来,铺开大地,给予孩子们足够的阳光雨露,因为您是学生走出“大山”的引领者;因为您是学生品读生活的导师;因为您是学生奔向精神花园的聆听者;更重要的是您的人格和品行是学生们走向社会躬身践行的最有温度的一盏引路灯。
明确角色,分辨界限,责任担当是我们每个人终生牢记的主题。
我认为,师者应遵循教育的规律,时刻须记育人艺术,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的成长。同时,也要学习和运用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路所呈现的不同图案,走近学生的内心,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境界。作为年轻的父母,在承担父母角色之前,最好提前学习育儿方法,为未来的家庭教育提供最有力的科学依据。尤其在孩子人格形成关键期(3岁、6岁、12岁)给予孩子宽松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学会陪伴孩子,但不是捆绑孩子的思维,在各个年龄段都应尊重孩和关注孩子所关注的topic,做孩子忠实的伙伴。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都有所不同,花期不同,父母和老师所能做的便是静待花开。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请牢记您的言行合一,履行您的丰碑箴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是你们的同行者,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爱,在心灵的花园里,孩子收获了温暖和感动,他会变得自信满满,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