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洁 董凌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DR患者视力进行性下降,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失明[2]。临床研究表明[3],严格控制代谢指标是延缓DR进展的关键。糖尿病的治疗过程漫长,需终生用药,严格控制生活方式,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目前提高DR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本研究探讨多学科联合护理对DR患者代谢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DR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4]。纳入标准: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DR;年龄≥18岁;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视力功能严重受损;合并其他代谢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1~66岁,平均(60.22±4.38)岁;单眼22例,双眼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67岁,平均(60.30±4.42)岁;单眼21例,双眼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后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护理等,直至患者出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联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多学科护理团队。组员有糖尿病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眼科、营养科专科护士各1名,职称为护师以上,专科工作经验超过5年者,眼科护士长为小组组长,眼科糖尿病专科护士为副组长。所有组员在组长及副组长领导下实施多学科联合护理。由眼科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一般问诊,30 min内完成入院评估报告,建立护理档案,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史、视力检查、眼科检查、代谢指标等。(2)眼科和糖尿病科专科护理。依据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状况,由责任护士定期监测患者血糖,评估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等使用情况,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卫生清洁,备皮,向其解释术前散瞳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术后指导患者如何将裂孔放于最高位置处,维持面朝下等特殊体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的方法。告知患者术后2周内洗澡、洗头时防止水进入眼内,让眼睛保持充分休息,避免用眼过度,定期检测视功能。(3)老年病专科护理。老年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活动计划,根据适应能力适当调整,循序渐进。(4)营养科专科护理。由营养科专科护士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比例,禁食辛辣、刺激性强、过热、过寒或煎炸食品,保持饮食均衡、清淡。(5)心血管专科护理。心血管专科护士采用专业仪器、设备评估患者高血压情况、心功能分级等,对其展开详细的心脑血管疾病宣传,做好心脑血管并发症预防工作,直至患者出院。
(1)视功能和生存质量[5]。采用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视功能量表,内容包括立体觉、周边视野、感觉适应,评分从无困难到很困难计分1~4分,得分越高视功能越差;第2部分为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内容包括日常活动限制、自理、活动、心理、社交等方面,评分从无困难到很困难计分1~4分,得分越高视功能生存质量越差。(2)代谢指标。采用全自动血糖检测仪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空腹清晨静脉血3 ml,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3)护理满意度。于干预前后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程度,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该量表经我院专家评估,根据专家意见稍作修改后,内在一致性系数0.815,效度系数0.834,具有可信度、有效性。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代谢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立体觉、周边视野、感觉适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立体觉、周边视野、感觉适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视功能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DR是成年群体失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6]。相关研究发现[7],糖尿病导致的失明是可预防的。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建议[8],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3~5年应进行全面眼科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则在确诊后立即检查。提示提前干预可预防视网膜病变,若出现视网膜病变则可及早干预,改善预后。DR患者视力受到不可逆性受损,需长期使用药物,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生存质量[9]。DR发病机制是高血糖症引起组织缺氧,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力降低,微血管循环障碍。临床研究表明[10],DR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存在直接关系,因此良好的控制患者糖代谢指标对改善DR具有积极意义。
多学科联合护理起源于美国,是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以随机临床研究为基础,以心理科、康复科、内分泌科、内科等多学科护理人员为核心,建立多种疾病的诊治路径[11-12]。本研究针对DR患者组建了糖尿病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眼科、营养科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护理小组,由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多方面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定期会诊,既解决患者单一护理问题,又降低单科护理的局限性[13-14]。眼科负责视网膜病变围术期护理内容。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视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因DR患者年龄相对较高,因此联合老年病专科护士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让其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营养专科护士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喜好、血糖以及营养需求等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使其保持良好饮食习惯,且符合糖尿病饮食要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多学科联合护理可显著提高DR患者生存质量。空腹血糖是反应糖尿病患者代谢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清中糖类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其水平可有效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知多学科联合护理可改善DR患者代谢功能,有利于病情转归。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DR患者采取多学科联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代谢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让患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