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妍 王东平 杨宝旺 何剑炜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143
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甚至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笔者团队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举案如下。
患者袁某某,女,79岁。主因“出血性脑梗死”于2020年9月19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压、失眠”病史。患者40天前患“脑梗死”,就诊于外院,经静脉溶栓后出现“左额叶急性梗死伴渗血,左基底节区、左侧额顶叶脑出血”,收入该院神经内科病房治疗,留置胃管尿管,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脑血管病病情较前平稳。入院后前10天患者出现频发呕吐,考虑“胃瘫”,经消化内镜予鼻肠管置入,补充热量,仍时有恶心。现患者转入我院我科住院治疗。诊见患者神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失语,可理解语意,右侧肢体瘫痪,间断咳嗽咳痰,质黏不易咯出,鼻肠管留置,间断恶心,无呕吐,寐欠安,留置尿管,大便秘结,需辅助通便。舌黯红、无苔,脉细。白蛋白:31g/L。考虑患者属脾胃虚弱,气阴不足,升降失司,因目前鼻肠管置入,先行针刺治疗,配合维生素B6双足三里穴位注射。针刺取穴:天枢、中脘、大横、关元、滑肉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其中足三里采用提插补法,留针30min。针刺1周后拔除鼻肠管,予留置胃管,胃管可泵入1050ml营养餐,分3次泵入,同时口中进食米糊,每次30ml,1日3次,无呕吐,大便5日1行,需甘油合剂助便,大便质黏不成形。遂加入中药治疗,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药:太子参、茯苓各30g,苍术、砂仁、陈皮、莲子、炒白扁豆、桔梗、焦麦芽各15g,炙甘草、半夏、香附各10g,山药、薏苡仁各20g。考虑患者胃容量小,予中药颗粒剂,30ml左右开水冲化,胃管注入,2日1剂。针药结合治疗共3周后,患者精神状态渐佳,食欲好,可由胃管推入营养餐,每顿150ml,1日5顿,口中进食米糊、菜泥等4~5顿,咳嗽咳痰减轻,开塞露助便,便质成型,4~5日1次。舌体较前红润,可见薄白苔。查白蛋白39g/L,电解质、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等正常,未再出现肺炎反复,可以保持坐位1~2小时。
按:“胃瘫”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缓”,病机多为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患者高龄,肝肾已亏,中风后导致气血大亏、损伤脾胃,日久损伤气阴,脾胃极其虚弱而导致升降失司。本案因患者胃肠功能极差,中药服用困难,故先用针刺补益脾胃,调理气机。足三里配合阴陵泉健脾利湿,腹部穴位天枢、中脘、大横、滑肉门等可调理中焦,配合太冲穴升降气机,使得患者气机得畅,脾胃之气较前恢复。此时再图中药治疗,结合患者舌脉,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不仅健脾利湿,且可培土生金,补益肺气,使得患者咳嗽咳痰减轻,避免了反复肺炎再次耗伤脾胃之气。同时配合维生素B6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综合以上治疗,最终使得患者保证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为后期康复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