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王 燕 郑咏之 姚成增
张伯臾(1901—1987年),上海川沙人,是海派中医丁氏内科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老在晚年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并颇有造诣。他推崇“心可受邪说”,善于从虚论治冠心病,发展了“心胃相通”学说,对心悸、胸痹的治疗多有效验。他辨证立法切中病机,用药四两拨千斤,擅长于平淡方药中得疗效。张老认为,胃热、食滞、胃寒、胃饮、胃虚皆可引起心系症状,治疗上应根据辨证予以清胃消导通腑、逐饮、温胃、化痰和胃、养胃等法为主配合治心,可收到良好的效果[1]。
心居膈上,为君主之官,胃居膈下,为水谷之海,二者仅一膜之隔。心与脾胃位置相近,出现疾患时常易相互影响。《灵枢·经别》中言“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为心与脾胃经络相连提供了理论依据。《灵枢·杂病》中言“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指出通过针灸调节脾胃经脉的运行来治疗心疾。心居上焦,主血脉,五行属火;胃居中焦,为水谷之海,五行属土。二者系母子关系,相济相生。《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言“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火生土,心火温脾以助脾胃运化,化生血液,以濡养五脏六腑、官窍皮毛。《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心血的盈亏有赖于脾胃功能的盛衰,而脾胃又赖心气心阳的气化温化作用而化生气血[2]。脾胃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肺气肃降、肝气升发、肾水上升、心火下降,都有赖中焦气机通畅,所以中焦脾胃气机不畅,会影响他脏功能,从而共同引起心脏疾病。
1.阳明胃病,经络阻滞,内扰心神
张老认为,胃不和影响心神安舍。“腑实热结”,不仅可见腹满拒按、泻下臭秽、日晡潮热,还可见谵语神昏等心神失常的表现,用三承气汤泻胃中燥屎,清热通腑泻心[1]。《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世补斋医书·阳明病论》云:“神昏从来属胃家。”胃肠燥结,腑气不降,浊气上逆,则心窍闭塞,神明失常,故通下阳明而心神自清,选方时可根据病情考虑承气汤类方加减。与西医的认知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若心神被扰,可引起精神失常。如在热病中多见的高热伴脑病的症状,类似阳明腑实证出现神昏谵语的表现[3]。
2.脾胃失司,气血乏源,心失濡养
张老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虚可引起心虚[1]。《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气机郁结,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乏源,常出现心脾两虚,治疗以归脾汤、四君子汤为代表方补益心脾,气血得生则心得濡养。如果脾胃化源不足,则心脉不利,继而出现心悸、胸痹等症。
3.脾胃虚寒,心阳失振,血凝脉阻
张老在调治因胃寒引起的心系病症的时候,首重温胃再配合治心之药[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载:“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胸痹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4]。饮食失慎,脾阳受损,子病及母,心阳亦损。脾胃虚寒可致心阳失振,血凝脉阻,以致胸痹。治疗可选用薤白桂枝汤类,桂枝上通心胸之阳,下温中焦阴寒,通阳降逆,薤白宽胸利气,振奋胸阳,散胃中寒气,体现了心胃同治的遣方原则。
4.胃失和降,气机壅滞,气血痹阻
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通畅则气血得行,脾胃升降失调则气机壅滞,气血痹阻,心脏受累。对此,张老善用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的丹参饮治疗。方中重用丹参为君,取其活血化瘀止痛而不伤气血之功;檀香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行气温中、开胃止痛[5]。丹参饮性味平和,气血双调,心胃兼顾,气行血畅,则瘀去痛止。
5.中焦湿困,痰饮内生,瘀阻心脉
中焦脾胃虚弱,宗气匮乏,推动无力,水湿内生,令胸阳失展,心气阻滞,心脉痹阻。唯有中焦水饮得散,方能胸阳得展。胸痹、心悸多见于痰浊引起的心脉痹阻。张老治疗痰浊引起的心系病症,常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1]。《古方选注》云:本方“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一味,和胃而通阴阳”。若痰热较为明显者,考虑温胆汤之类,水饮较重者,考虑木防己汤、真武汤之类加减。
1.心悸案(病毒性心肌炎)[1]
姚某,女,44岁。初起寒热泄泻,5天后热退泻止,但胸闷、心悸、早搏,头晕乏力,寐短纳呆,咽喉有堵塞感,午后低热,苔薄黄腻,脉弦小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段延长,频发室性早搏,伴早搏后ST-T段变化。体质素亏,时邪夹湿由表传里,侵犯心胃。拟宣化利气、养心和胃。处方:藿香梗9 g,焦楂曲各9 g,广郁金9 g,黑山栀6 g,川朴4.5 g,瓜萎皮12 g,生苡仁24 g,白蔻仁3 g(后下),淮小麦30 g,炒枣仁10 g,丹参15 g,3剂,水煎服。
二诊:胸闷不舒、咽梗减轻,低热未退,动则气短汗出,苔薄腻,脉虚细。湿邪化而未清,营卫不和,正虚邪恋。治拟扶正祛邪、调和营卫。处方:桂枝4.5 g,炒白芍10 g,炒枣仁10 g,炙甘草3 g,银柴胡9 g,炒黄芩6 g,太子参12 g,全瓜蒌12 g,丹参12 g,淮小麦30 g,糯稻根须24 g,5剂,水煎服。
三诊:低热退尽,胸闷汗多均减,动则心悸加重,月经来潮量多腹胀,倦怠肢软,脉虚细涩,苔腻已化,舌质淡红。湿邪虽见清化,心损未复,兼之经行过多,冲任受伤,脾气亦弱。再拟益气养血,佐以健脾调经。处方:生晒参4.5 g(另炖服),生黄芪12 g,茯苓12 g,炒白术9 g,阿胶珠9 g,炒当归9 g,炒白芍10 g,炒枣仁10 g,淮小麦30 g,炙甘草4 g,艾绒炭3 g,紫石英15 g(先煎),5剂,水煎服。
四诊:胸闷心悸渐平,行动后微有心慌,大便正常,纳食亦增,精神日趋健旺,舌质红,脉濡细。心损已得好转,脾运亦复,气血得资生之源,乃培补心脏之本。以前方化裁调治2个月而愈。
按:此医案由张老之子张菊生整理,治疗全程无不体现张老从脾胃调治心系疾病的理念。《内经》有“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之说,张老推崇“心可受邪说”。本例为急性心肌炎。张老认为,患者素体亏虚,又复感时邪,邪与湿遏阻于内,内舍于心。张老从辨证入手立法,并非见心肌炎之类病症便用清热解毒之品,而是把握住患者体内湿邪积于中焦,阻滞气机,进而影响心脏气血运行而致心悸这一病因病机。初诊时,患者心虽虚但湿邪偏重,故不妄用滋补,而是以藿香疏利邪气、芳香和中,先治其标。藿香乃芳香之品,既能疏邪,又能祛湿和中,湿邪得去则气机得通。三诊时邪化热退,本虚已显,加之经来量多,阴血亏损,此时应补益心脾,使心血得生,心气得复,则心悸胸闷得平,更方以归脾汤加味,养心健脾、调摄冲任而愈。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当归、阿胶助生心血,枣仁、淮小麦宁心安神,艾绒、紫石英调经和血。
2.胸痹案(心肌梗死)[6]
袁某,女,59岁。初诊:胸闷神倦,动则汗出,畏寒便秘。心电图提示:广泛性心肌梗死。脉细而迟,苔薄腻。心脏虚弱而瘀滞交阻,颇虑厥脱之变。治宜扶正理气活血,佐以通腑。处方:朝鲜白参12 g(另煎,冲),熟附片6 g(先煎),麦冬18 g,山萸肉12 g,全瓜蒌12 g,薤白头6 g,制半夏9 g,当归18 g,红花6 g,炒川连3 g,生大黄9 g(后下),4剂,水煎服。二诊:胸闷已舒,汗止,大便得解,血压稳定,苔腻渐化,脉小滑,面色灰滞转淡黄。心电图复查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痰滞已化,心脏气血两亏,再拟调补。处方:党参15 g,丹参18 g,麦冬12 g,当归15 g,红花6 g,炙甘草6 g,炒枣仁9 g,郁金9 g,降香4.5 g,茶树根30 g。稍加减连续服至出院。
按:张老认为,本病之神倦、汗出、脉细而迟为心气阳两虚之症,苔腻、便秘、胸闷为内有痰浊痹阻心脉。急则救本,患者神倦、汗出、脉细而迟,心气阳两虚,推动温煦无力而致心脉痹阻,故以参附汤补心气、救心阳,麦冬养阴,山萸肉养阴且能固脱。心阳失温,痰浊内生进一步加重血脉瘀堵,由虚致实,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生大黄、全瓜蒌、半夏、川连等去食滞痰浊、通利气机,当归、红花活血,痰浊得去,气机得通,血脉得行。全方以温阳养心为本,化痰去实为标,心与脾胃同治。
根据张老的医案可见,张老注重心气及阴阳偏虚之分、痰瘀之变,把握病机,用药平和[7]。张老在治疗上根据辨证予以健脾行气和胃、消导通腑、逐饮化痰、温补脾胃等法治疗心系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脾胃功能可影响能量代谢、脂质代谢,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有研究表明,胃肠道与脑可能通过脑肠肽产生反馈联系,胃壁可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从而影响心脏微循环[8- 9]。无论从中医角度还是西医角度,心脏与脾胃存在生理病理关联,对于脾胃功能失常所致的心系疾病,可通过调节脾胃来改善心脏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微循环等,达到治疗心系疾病的效果,这也为现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如果患者脾胃方面的问题明显,也要优先考虑脾胃问题,这是中医临证辨治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与西医治疗疾病的不同之处。本文仅对张老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经验进行理论溯源,并选取心悸、胸痹两例经典案例来体现张老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治疗特色,为临床提供参考。今后可由此入手对张老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