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王 怿 周 嫦 吴 琼 王佑华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全书共载药365种,为东汉以前众多医药学家经验的总结,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并逐步发展丰富。许多《本经》记载的药物至今仍在中医临床治疗心病中广泛使用。该书根据药物的功效和有无毒性,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并简要而赅备记述了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以日本人森立之所辑《神农本草经》及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本经》论治心病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有助于中医心病临床与研究。
选取依据:在张伯礼院士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心病主要围绕“心主血脉”及“心主神明”等心的生理功能展开[1]。有学者将心病的范畴总结为:与心主血脉功能相关的疾病;与心主神明功能有关的疾病;心与其他脏腑相关的疾病[2]。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路志正编写的《实用中医心病学》将其范畴确定为以血脉、神明等心系病证为主,还有部分属其他脏腑疾患而影响于心或发病与心密切相关者[3]。本文以日本人森立之所辑《神农本草经》及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为主,结合其他文献,并根据《本经》实际来确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本经》论治心病药物,由两名主治以上中医师进行把关。
入选标准:①根据病位。选取包含有“心”字样的中药条文,如“益心气”的赤芝等;包含有“胸”字样的中药条文,如人参治“胸中结”,桔梗治疗“胸胁痛”等。②根据“心主身之血脉”功能。选取与“血脉”相关的中药条文,如通草、蜚虻“通利血脉”等。③根据“心主神志”功能。选取与“心主神志”相关的中药条文,包含不寐、魇寐、不忘等症状,如木香“久服不梦寤魇寐”,犀角“不迷惑魇寐”,菖蒲、远志治疗“不忘”等。④包含有“惊悸恐”的中药条文,如茯苓治“惊邪,恐悸”,“止惊悸”的羖羊角及人参等。⑤其他根据上下文意推测属心病的中药条文,如半夏治疗“头眩胸胀”,桑根白皮治疗“脉绝,补虚益气”。
按前述标准,本文选取《本经》治疗心病药物共63种。按照原文描述所主治的具体症状进行分类,所有出现的药物名称均遵循《本经》原名。其中治疗定位在心、胸部位的各种疼痛及“结气”之症分别有5味、9味;“通血脉”药物有5味;“益心气”者有3味;与“心主神明”有关药物,如记载“安心”有6味,“养神”10味,“不忘”8味,“不寐魇寐”5味,“止惊悸”11味,以及治“心腹邪气”与其他未具体归类药物分别有8味、7味。具体见表1。
表1 《本经》中治疗“心病”有关药物统计 (味)
表中统计药物涉及的病名多样,与《内经》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既有“心痛”“胸痛”之名,也有大量“心腹结气”“胸中结”的记载。可见,在《本经》成书之时,医家对心病的认识已有较为广泛、深入的了解。如记载了人参、菖蒲、远志等能使人“不忘”。现代医学认为,记忆判断属大脑。古人则认为,易忘迷惑等症状归属于心[4],心气心血不足,无以上荣清窍则易忘。又如柴胡、酸枣、麦门冬等药物可治“心腹结气”。“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可见结气为气病之一种[5],这些药物则可治疗病位在心的气滞之证。
《本经》在序录开篇提到,上药无毒,可作为方剂中的君药,也可长期食用,中药“有毒无毒,斟酌其宜”,下药“多毒,不可久服”。在上文所统计的《本经》治疗心病的药物中,将其以上品、中品、下品及有无毒性进行分类统计:63味药中,上品药共31味,占多数;中品药及下品药则分别有21味、11味。按毒性分类,治疗心病药物中仅有10味药为有毒药物(小毒4味,有毒5味,大毒1味),其余药物均为无毒(53味)。具体见表2。
表2 《本经》治疗心病上、中、下三品及毒性药物分布 (味)
《本经》中对上品药的描述为“主养命,以应天”,说明收录其中的药物多有延年益寿、保养身心的功效,且均为无毒之品。上文中所提及具有“养精神”之功效的药物,如丹砂、空青、紫芝、女贞实等,多出自于《本经》中的上品。中品药在使用时则应“有毒无毒,斟酌其宜”,适用于需要治病补虚的人。下品药中大多有毒,不可长期服用,使用时也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如若病邪未去可酌情增加,中病即止。
《本经》序录中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为四气五味学说奠定了基础。在治心病的63味药中,除1味赤石英缺乏四气记载,其余62味药物性味记载完整。剔除药性记载不完整者,并将寒性、凉性合并,热性、温性合并后,对治疗心病药物按照《本经》所记载之四气五味进行分类与分析如下:寒性14味,微寒5味,平性27味,温性15味,微温1味,总计62味;辛味12味,甘味21味,酸味1味,苦味24味,咸味5味,总计63味。由此可见,四气以平性为主,寒性、温性药物则数量相近,其余为微寒、微温。五味中则以苦味与甘味为主。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多用于治疗热证、火证等。甘味则“能补、能和、能缓”,多用于治疗正气虚弱、调和药性等。联系上文所提及的药物统计及三品分类,上品药中有16味均为甘味,与其所描述的上品药“益气延年”等相符。从五行与五味的角度分析,《素问·宣明五气》云: “酸入肝、辛入肺、 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苦味入心经。《素闻·至真要大论》中描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不同性味的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因各个“味”不同而遵循各自的规律首先充养其“所喜”的脏腑,而苦味则首先入心[6]。故苦味药可引药入心,在治疗心病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甘味首先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而心不仅主血脉,还主行血,二者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上相互协同、相互为用。故在治疗疾病上味甘的药物也与“心病”的治疗密切相关,例如临床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治疗心血不足所导致的心悸、不寐等。
1.人参
《本经》中记载人参性味为“味甘,微寒”,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其为“味甘,微寒、微温,无毒”,药性上出现了“微寒”“微温”两个相反的药性。明代李时珍总结有关人参的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为“甘,微寒,无毒”。现代的著作和教材中多数记载人参的性味为“甘、微苦,微温”。明代李中梓提出人参“入肺脾二经”,后世沿用至今。清代陈士铎说:“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根据临证经验说明其兼入心经。
《本经》中能补脏神、定魂魄者唯有人参。《本经》中记载人参功效为“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比较全面地总结其功效为“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久服轻身延年”。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大量方剂中含有人参。如“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到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的《医学启源》首次记载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言“补肺中元气不足”。人参在其中为君药,取其益气生津以补气阴不足之功效。心气不足,无以上荣,心神失其所养,则发为心悸。人参止惊悸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其能补益心气,改善心气虚所带来的惊悸等症状。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记载的方剂安神定志丸,主治“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亦取人参补益心气而止惊的功效。人参在临床与民间中使用广泛,现代有许多研究对其成分及作用有详细描述。人参中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调控心率失常、抑制血管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和舒张血管等作用[7- 8]。
2.柴胡
对柴胡功用的认识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载:“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对柴胡定位于“主治心腹”,但进一步指出“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初步认识到柴胡理气的作用,其作用的病位主要在心腹肠胃。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载:“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本草经疏》进一步阐释道:“柴胡禀仲春之气以生,兼得地之辛味。春气生而升,故味苦平,微寒而无毒,为少阳经表药。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者,足少阳胆也。”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扶正祛邪之功效,治疗正气偏虚,外感风寒之邪入少阳之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多呕,食欲不振,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苔薄白,脉弦等。
近年来“双心医学”模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双心医学提倡双心同治,在治疗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注重其心理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抑郁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临床也发现,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者日益增加。冠心病患者常见胸部憋闷、胀痛、心悸、气促等临床表现,而抑郁症多出现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等症状。故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时症状容易相互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到疾病的合理诊治。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者见胸闷喜太息,胀痛,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甚则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等症状,此时柴胡疏肝散具有较好疗效。柴胡疏肝散为理气剂名方,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要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等组成,即是取柴胡疏理心腹肠胃之气的作用。
此外,出自《伤寒论》的柴胡龙骨牡蛎汤,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人参、桂枝、茯苓、半夏、牡蛎、大枣等组成,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有临床观察表明,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或抑郁症状方面,联合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9,10]。 在治疗其他心系疾病,如心悸等,柴胡龙骨牡蛎汤也具有良好的疗效[11]。
3.酸枣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味酸性平,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本经》中记载其“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后世对于《本经》中所言的酸枣,入药部位究竟为肉还是仁颇有争论。根据后世所记载的酸枣肉及酸枣仁功效、临床应用情况与《本经》进行对比,可知《本经》所记载的酸枣即为现今之酸枣仁[12]。临床中酸枣仁多用于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等,但在《本经》中并未明确提及其上述功效,仅言酸枣可治疗心腹部位邪气聚结之症状及有益于五脏等。后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酸枣仁“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本草汇言》言其“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通过后世对其的描述及临床应用,基本确定酸枣仁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等功效。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云:“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方中以酸枣仁为君,即是取酸枣仁入心经,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安神之效。与茯苓、知母、川芎、甘草配伍,治疗肝血不足,心失所养之虚烦不眠、心悸不安等症状。明代所著《摄生总要》记载天王补心丹,由生地黄、天冬、麦冬、柏子仁、当归等十余味药与酸枣仁配伍组成,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治疗阴虚血少,神志不安所致心悸失眠、虚烦等。酸枣仁在此方中与柏子仁、当归共为臣药,取其养心安神的功效。归脾汤首次记载于《正体类要》,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现代研究亦表明,用酸枣仁中主要化学成分酸枣仁皂苷A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大鼠进行干预,结果心律失常显著改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13]。此外,酸枣仁还具有保护心肌缺血、缺氧,强心,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14- 15]。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和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本经》,其中药物大多朴实效验,值得深入挖掘[16]。《本经》中大部分药物的名称、入药部位、主要临床功效至今变化不大。即使其中所载部分药物的特殊作用已经被人们遗忘,但其中一些药物的特殊作用经过临床验证得到了证实[17]。就《本经》论治心病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促进心病辨治规律的研究,丰富现代临床中医药干预思路。
《内经》与《本经》二者均是中医方药理论的渊源所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具有各自创新性的贡献[18]。《本经》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又有亲缘关系[19]。正如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序所言:“世皆知《素问》为医之祖,而不知轩岐之书,实出于《神农本草》也。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清代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序言:“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故本文主要结合《内经》《伤寒杂病论》理论对《本经》论治心病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
中医心病学是一门专事研究心系病证的临床学科[1],现代中医心病学以心主血脉、心主藏神为理论基点,认为涉及心病的中医主要病证有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痹、心水、心脱、心衰、眩晕、心悸、怔忡、不寐等[20]。“心病”一词则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及详细论述。《素问·脏气法时论》载:“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五邪》载:“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素问·脏气法时论》载:“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详细阐述了心病的定位、具体症状以及疾病转归的时间等。《灵枢·邪客》中还强调了心对神志的主导作用,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作为五脏六腑的统帅,也统领人体的思维、情志活动。故认为如善忘、怔忡、不寐等与精神、情志相关的部分疾病和症状也归属于心病。 此外,《内经》中还有大量关于“心病”的描述。如《素问·痹论》载:“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灵枢·经脉》载:“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皆是与心的定位及生理功能相关联的疾病。本文结合现代中医学及《内经》对心病的理解,选取上述《本经》治疗心病药物用于研究。
现代中医心病临床多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表现为虚实夹杂,实证治宜祛邪以损其有余,如活血化瘀、化痰除湿、清热解毒等,兼用重镇安神;虚证当补其不足,如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兼以养心安神。《本经》治疗心病药物亦多为益气安心、理气祛邪之品。如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赤芝“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苦菜既“久服安心益气”,又“主五脏邪气”;蕤核“治心腹邪结气”,石蜜“治心腹邪气”,大黄蜂子“治心腹胀满痛”,同时均有“益气”的作用。 一些药物在扶正祛邪的同时兼有活血、化湿、清热、安神的作用。如丹参“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天鼠矢治“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龙骨除了“主心腹”,还可用于“小儿热气惊痫”,即有清热解毒、定惊安神的作用;羚羊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茯苓“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桔梗则“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以上提示我们在承袭基本治则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具体治疗方法和药物。
《本经》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研究中医药者必读之书。书中所列药物及其功用直至现在仍在药物与临床疾病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本经》治疗心病药物统计与分析,深入挖掘其含义并联系临床与现代研究,以促进对中医心病及其治疗药物应用的认知,为现代中医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