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琴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81)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使用普及以及电子支付方式的广泛运用,智能手机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随着高职学校的扩招,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使用的主体之一,学生生活环境单一,防范意识低,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危群体,使得近年来电信诈骗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影响在校学生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应对“互联网+”时代手段不断翻新的新型电信诈骗,学校务必要为学生保驾护航,预防各类电信诈骗的发生,建立和谐校园,为广大学生提供平稳、安全的校园环境,以助力其成长成才。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电信诈骗成为近年来主要的犯罪方式之一。
“足不出户,日进斗金”“点点鼠标,轻松赚钱”“鉴于您购物信誉良好,诚邀您帮我们写好评,工资日结”等等类似这样的广告语是不是很熟悉?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打着这样口号的“刷单兼职”,极具诱惑力的话语和优厚的待遇让不少学生“上钩”。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刷单兼职”都是骗子的套路,往往陷进去之后,按照其要求多次购物后根本得不到退款和佣金。据统计,网络刷单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之一就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额度高,放款快”“不查征信,不看负债”“零门槛,低利息”,这些都是贷款诈骗常用的诱导语。犯罪分子常常称其可为资金短缺学生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学生入套,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受害人往往在套路中越陷越深,直到被骗光所有钱才醒悟过来。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网络赌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犯罪手段也层出不穷。以网络赌博为幌子而进行诈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犯罪分子先是以各种手段让你进入他们专门设计的软件内,通过代写软件内部的代码或者设置红包群内的机器人而改变红包中雷概率,让你心甘情愿地交钱。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团体犯罪形式,诈骗手法简单,很容易传播、仿效,作案时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高职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所遇到的电信诈骗防范意识不强、辨别能力不高的情况下,不关心也不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诈骗典例,知道上当受骗后才后悔莫及。同时,由于网络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公民信息泄露严重,网络上公开叫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现象尤其突出,使得电信诈骗不易识别。国家法律对电信诈骗犯罪定罪量刑仍是采用普通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电信诈骗数额的调查取证有一定难度,致使犯罪嫌疑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一般只需一部电话就可以完成,犯罪成本就较低,而且一旦受害人上钩会不计成本地给犯罪分子打款,这就使得很多犯罪分子虽然知道电信诈骗属于犯罪仍要铤而走险。此外,学校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有待提升。
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主题教育班会,向每位学生发放《致学生的一封信》,播放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宣传片,组织学生签订反诈承诺书,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员,不间断地开展防范宣传专栏、宣传横幅、网络提醒、“反诈考试”APP等形式多样的宣传防范措施,切实增强学生群体反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家校的联系与沟通,向学生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组织学生家长签订反诈承诺书,力争让每一位家长都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以便于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驻校民警加大防范宣传力度,把防范电信诈骗普及到每一位学生,专门设立驻校民警办公室,方便学生能第一时间反映情况。
高职学生由于受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与本科生是有差别的,从而导致其辨别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薄弱、耐挫能力不足,其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成为不法分子的手段重要原因。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应时刻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心理干预防范工作,尽可能减少学生陷入电信诈骗圈套,保证校园安全稳定。
确保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务必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帮助。应设立专项资助资金,在学生遇到重大变故等急需帮助的时候解决学生的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防止学生在急需资金的时候被不法分子乘机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