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侗,谢秋芳,梁 晖,解纪惠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中药外敷法起源于先秦,成熟于晚清,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依附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从最简单的直接外敷到药膏、膏药、药粉等剂型的应用,从临床经验逐渐上升为外治理论,中药外敷法历经千年,逐渐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简、便、廉、验更是解决了许多临床实际问题。中药外敷通过透过体表皮肤,使药物作用于相应部位,产生效能,达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不仅有效避免内服药物对肝脏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而且直接的靶向作用增强了药效,在骨伤科中应用广泛。目前骨伤科的中药外敷法所用的中药和方法种类繁多,现将中药外敷法应用于骨伤科情况综述如下。
创伤骨科多以四肢骨折最为常见,骨折后短时间内的剧烈疼痛、肿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压力,所以减轻骨折疼痛、肿胀是临床治疗第一步。根据损伤的三期辨证治法,骨折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余娇圆等[1]用凡士林调和中药外敷治疗新鲜闭合型Colles骨折后肿胀,探讨骨折后肢体肿胀机理及对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观察,明确提出外敷中药对骨折后肢体肿胀有着显著的疗效。饶科峰等[2]采用蜂蜜调和三黄散(大黄、黄柏、黄芩、穿心莲、连翘等)外敷于新鲜闭合性Colles骨折患处,3周内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总有效率可达95 %,为骨折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李孟泽等[3]研究发现5天内外敷中草药对新鲜跟骨骨折肿胀消退率可达76.92 %(高于对照组31.87 %),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术前时间,为骨折早期治疗提供了帮助。徐文强等[4]以“接骨木”为君药,湿敷新鲜且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处,可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总有效率达87.9 %。许建国等[5]运用凡士林调和中药药膏对早期四肢骨折患者外敷治疗,发现中药外敷可有效预防伤后并发症,促进腕踝关节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杨刘丙等[6]报道使用陈醋、蜂蜜调制中药粉(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煅自然铜等打碎研末)贴敷早期单纯闭合性肋骨痛点处,1周内止痛效果明显改善。黄小芬等[7]外敷白酒调拌的通络止痛散(吴茱萸、赤芍、威灵仙、乳香、没药、川牛膝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止痛效果明显。骨折发生后外敷所用中药大多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中药经过皮下吸收可快速缓解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骨折的快速愈合是骨折治疗的重中之重,陈清清[8]加用酒水调拌的中药外敷(组成如下:栀子、续断、骨碎补、大黄、接骨木等)治疗闭合型下肢骨折,其骨性愈合时间及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缩短,3个月后,痊愈率可达61.5 %(同比对照组痊愈率41.0 %)。孙晶波等[9]报道白酒调制的中药外敷治疗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可使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上升,说明外敷中药可通过促进骨代谢加快骨折愈合。曹鹏飞等[10]以“童子鸡”加用新鲜五加皮外敷骨折家兔骨折处,通过比较家兔影像学及骨组织切片,证实外敷中药可以改善骨折断端供血,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临床研究指出,外敷中药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近年来虽有探讨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但观察指标的局限说明其机制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研究。
早期功能锻炼是骨折基本治疗原则之一,但手术带来的二次创伤是引起伤口局部周围疼痛、肿胀的重要原因,也是功能康复最难跨过的一道门槛。在骨科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的前提下,应用中药外敷法可以加快患者功能的恢复。王韬等[11]在膝关节镜术后3 d后对试验组患者用蜂蜜调和的中药外敷治疗,术后7 d试验组患者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消退显著(P<0.05),得出外敷中药可有效缓解膝关节术后早期肿胀。王颖等[12]将川芎、赤芍、红花、三七、伸筋草、透骨草等捣碎外敷应用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发现可有效减轻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兰伟红等[13]运用鸡蛋清调和中药外敷联合功能锻炼护理髌骨骨折术后患者,有效减少术后疼痛、肿胀等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刘金辉等[14]观察中药外敷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总有效率92.16 %,是一种治疗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刘涛杰[15]报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调匀的中药(细辛、冰片、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等)外敷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许环顺等[16]共观察了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发现中药内服及外敷(莪术、川芎、三棱、丹参、伸筋草等用醋调和)可明显恢复血清学指标,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马东弟等[17]报道椎间融合术固定联合中药(补骨脂、阿胶、黄芪、大枣、鸡血藤、党参等组成)外敷,减轻术后疼痛确切,可改善腰椎质量。
目前传统中医疗法在骨折术后中应用趋向于多元化,研究发现中药外敷有着可靠的消肿止痛功效,而其他方法联合中药外敷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脊柱疾患多是因脊柱椎体及其附件的退变,生物力线发生改变,局部肌肉韧带受力不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相关症状。唐俊江等[18]确定了用食醋调和中药外敷联合蜡疗有效解决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引起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岑毕文等[19]报道中药内服及外敷(用蜂蜜调制)缓解慢性腰肌劳损所致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疗效肯定,且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加快疾病康复。娄仁山等[20]使用醋调配白芥子散外敷(白芥子散:白芥子、木鳖子、没药、桂心、木香)治疗椎孔外神经根卡压所导致颈肩部疼痛,认为其疗效安全可靠。研究发现,中药外敷通过直接渗透作用皮肤,改善局部肌肉状态,缓解由脊柱周围肌肉病变而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等症状。
朱建宗等[21]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显示:较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提高10.56 %,肯定了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意义。刘刚刚等[22]通过分析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改善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椎功能障碍,明确此法不但减轻腰部疼痛,而且还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黄少炎等[23]以家兔造模,探讨中药外敷结合通阳刮痧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颈椎影像学表现,恢复颈椎生理形态。中药外敷同时联合其他疗法对神经根性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多数缺少更多实验动物学的研究支持。
退行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时关节“红、肿、热、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功能,而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也有着严重胃肠道反应。涂宇等[24]对蜂蜜调制的逐阴散(组方:当归、三七、赤芍、白芷、官桂等)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郭天旻等[25]运用饴糖调拌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并进行了疗效观察,最终显示外敷解决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效果明显,为临床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提供了无毒副作用的新方法。郭珈宜等[26]观察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临床疗效,2周后外敷组对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腔内积液、抑制滑膜增生均有满意的疗效。
刘佳佳等[27]通过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芙蓉膏(木芙蓉叶、生天南星、藤黄等)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效果,发现联合方案可有效抗炎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力,通过减少抗风湿西药的应用而有效保护肝脏,可安全治疗RA及阻止RA进展。吴咏妍等[28]观察了用醋调和的中药外敷联合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可缓解疼痛,抑制炎症,降低血尿酸。外敷中药通过减少西药的摄入同时加强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为免疫系统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运动损伤是由于在运动中受到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所造成的肌腱、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张华[29]探讨手牵足蹬复位法后对肩关节进行中药外敷(用蜂蜜和温水调制)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显示中药外敷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龚志兵等[30]用五加皮、大黄、黄芩、栀子、黄柏、煅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组成骨散,白酒调和后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结果:外敷治疗后患者肿胀、瘀斑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症状显著减轻,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姜仁建等[31]通过对比观察急性踝关节扭伤后疼痛、肿胀,发现用蜂蜡和香油调制中药外敷加理筋手法对扭伤中后期疗效显著,可帮助踝关节功能远期恢复。外敷中药通过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有效且迅速地减轻损伤后并发症,恢复关节活动度,同时也存在作用机理不充分等问题。
骨肿瘤为骨科难治性疾病,尤其恶性肿瘤的疼痛时刻让患者饱受折磨。所以中药外敷治疗骨肿瘤以镇痛效果好的中药为主,如乌头、马钱子、川楝子等。杨忠明等[32]发现外敷癌痛散(川乌、全蝎、地鳖虫、天南星、樟脑、乳香、没药等)可安全解决中重度癌性疼痛,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李菁等[33]在给予唑来膦酸镇痛处理前提下,采用局部外敷通络止痛散(用陈醋、麻油、温水混合调制),对骨转移癌镇痛较普通镇痛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在镇痛的同时有效调节骨代谢,明显突出了中医外治的优势。
骨病患者的病情常迁延难愈,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蒋国鹏等[34]采用彻底清创外固定、中药外敷治疗1例胫骨骨折术后引发胫骨骨髓炎患者,1年随访伤口无复发迹象,肯定了中药外敷促进严重创面愈合的疗效。缪杰佳等[35]使用温水、蜜糖调和活血散(方药由川芎、独活、木瓜等组成)外敷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结果表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 %,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陈罗西等[36]观察了20例肘、膝损伤后形成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患者后报道,应用温热水加蜂蜜调制的中药外敷熏洗联合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解决关节僵硬后,HSS肘膝关节功能评分提升明显。
手足疾病多为慢性劳损性疾病,黄璇等[37]观察了96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冲击波配合中药粉调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冲击波治疗,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 %、63 %,使用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廖志浩等[38]将10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温通膏(当归、补骨脂、独活、羌活等)外敷治疗及联合治疗,治疗后联合组缓解疼痛、恢复腕关节活动、起效时间均优于其他两组,通过随访,外敷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封闭组,说明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安全快速有效且复发率低。
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正确的处理,可使病情很快趋于康复。儿童因机体发育未完全,且皮肤娇嫩,尽量选择刺激性小、毒副作用小、药性温和的中药进行外敷。谢洪法等[39]采用醋、蜂蜜调和中药外敷配合牵引外固定对小儿股骨干骨折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中药外敷治疗有很好的消炎消肿及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李辉明等[40]选取10例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采用手法复位、有效固定后对患处进行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可促进筋伤愈合,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范克杰等[41]观察28例早中期儿童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结果表明中药外敷内服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很好的疗效。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药外敷法以其自身优势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甚广,对于临床各类型的骨折术前、术后均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镇痛、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脊柱、运动、手足、小儿骨科疾病当中。同时因能快速消肿,改善关节功能,被应用于治疗关节疾病,通过恢复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中药外敷法联合药物口服可有效加速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镇痛效果,这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中药外敷有肯定疗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①近年来有关中药外用致皮肤变态反应的临床报道匮乏,笔者认为,在提高临床效果的同时,也该重视其带来的不良症状,在中药外敷时注意用药温度,用药时间,关注皮肤状态,确保临床用药安全;②关于外敷所用中药问题,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用药标准,应该针对疾病做出针对性用药治疗,深入研究某种中药或一些中药相互配伍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规范统一用药标准,以便于更加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③中医理论认为,中药外敷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等功效,而现代研究表明,该作用可能与药物的透皮后直达病灶,起到调节骨代谢、减少炎症因子等相关,但关于其具体作用的机理还不甚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故应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多一些基础动物实验研究,从而发现临床作用机制。以上问题有待于我们以后进一步的探讨,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中药外敷这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将被更广泛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