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2021-01-04 04:36:42褚文丽张明明亢泽峰刘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干眼泪膜泪液

褚文丽,张明明,亢泽峰,刘健

干眼是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炎性反应与损伤以及神经异常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1],以视力波动、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及干涩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世界范围干眼发病率约5.00%~35.00%,我国干眼的发病率为21.00%~30.00%,占眼科门诊疾病的32.10%[3-5]。临床治疗干眼主要有辨证内服中药、超声雾化、针刺、雷火灸[6],人工泪液、类固醇类或环孢菌素类药物、自体血清滴眼剂、全身免疫治疗等[7]。其中中医外治法是一种“绿色”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湿热敷、熏蒸、雾化、直流电离子导入及联合疗法等,患者无需服药或手术即可达到缓解或治疗干眼相关症状和体征的目的[8-10]。现将近10 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认识干眼

中医将干眼归属“神水将枯症”“白涩症”等范畴。《原机启微》[11]中“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俗称白眼……”首提白涩,《诸病源候论》[12]专设“目涩候”分析病因:“目,肝之外候也……上液之道……其液竭者,则目涩”。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故本病与肝、脾、肾、肺关系最为密切,病位在风轮、水轮和气轮[13]。

2 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

2.1 针刺

针刺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14-16],其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概括为:(1)刺激泪腺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增强泪腺细胞分泌泪液[17]。(2)促进患者黏蛋白表达,提高泪膜稳定性[18-19]。(3)抑制患者泪腺和眼表上皮细胞异常凋亡,减少眼表组织损伤和破坏[20]。(4)可能通过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治疗干眼。针刺治疗基本处方以睛明、攒竹、太阳、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太阳等局部腧穴为主穴,配穴多取自阳明经、太阳经及少阳经,如合谷、太冲、三阴交、太溪等,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腧穴加减[21]。

朱丹等[18]将60 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分别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和针刺治疗1 个月,结果显示,针刺组总有效率(68.31%)优于西药组(30.00%),治疗后,针刺组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延长、泪河高度增加、结膜充血评分下降,且均优于西药组。陈杨磊等[22]临床研究发现,针刺组在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泪液分泌量上均有差异,总有效率(93.31%)优于对照组(81.72%)。陈星如等[23]实验发现,针刺能有效促进兔干眼模型的泪腺代谢,增加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改善角膜状况。

2.2 电针

眼周腧穴大多皮下组织浅薄,不易运用针刺手法,针刺留针时间相对较短,电针是将针刺入后加电刺激以加强对局部穴位的刺激,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刘亚丽等[24]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在BUT 及泪液分泌量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电针能够提高泪液分泌量,延长BUT,治疗干眼临床效果明显。郭梦虎等[25]比较普通针刺与眼周穴加用电针治疗疗效,结果显示,对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电针优于普通针刺,这可能与电针对于眼周局部的刺激量增大,进一步促进泪腺的分泌功能有关。张翠红等[26]研究发现,电针能够改善兔干眼模型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对结膜杯状细胞、角膜上皮损伤和角、结膜及泪腺的病理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2.3 雷火灸

雷火灸,是艾灸的一种,是将艾绒及多种药物配制的灸条,点燃之后施以温灸[27]。雷火灸治疗干眼,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以悬灸法刺激眼部及相关穴位,并配合穴位按摩的一种治疗方法[28],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抗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提高眼部的新陈代谢和分泌功能,从而达到缓解干眼症状的目的。

宋小莉等[28]将80 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00%)优于对照组(80.00%)。任婷婷等[29]将70 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灸疗组和人工泪液组,分别予雀啄灸法熏眼周穴位和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治疗20 d 后,灸疗组总有效率(93.70%)高于人工泪液组(66.67%),说明灸疗法能显著改善干眼患者干涩等症状。

2.4 中药熏蒸雾化

中药熏蒸是通过熏蒸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眼表,且其温热作用能够促进泪液的分泌和循环,从而改善眼周的营养状况[30]。超声雾化是在熏蒸的基础上发展的,将中药单体或中药复方[31]装进超声雾化仪内,通过超声波雾化作用使之有效成分成为微细的雾滴充于眼罩,直接持续、均匀、全面地作用于患眼结膜、角膜和眼周围皮肤,可使眼部气血流畅,增强药物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眼疾与眼保健作用[32]。

赵丽等[33]将72 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和对照组(人工泪液),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28%)显著高于对照组(63.89%)。童毅等[34]将50 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滋阴润目方雾化)和对照组(新泪然滴眼液点眼),治疗28 d 后,治疗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苏艳丽等[35]研究证实,中药凉雾治疗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改善干眼患者白睛红赤、干涩感、疲劳感、异物感等症状,在BUT、泪液分泌量和角膜荧光染色方面均有疗效,且前者效果更加显著。

2.5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将药物治疗与电子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眼部药物电离子导入能够使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液有效离子不经血液循环而直接作用于眼周皮肤或粘膜,从而进入眼内,能够保持较高的浓度,作用时间持久。

曾志成等[36]研究发现,密蒙花离子导入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试验组和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80.00%),且在治疗后干眼症状问卷评分、角膜染色评分、BUT 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随访发现实验组复发率(14.81%)低于对照组(39.20%)。徐辉等[37]针对65 例曾使用中药口服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欠佳的干眼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应用多用眼病治疗仪进行滋补肝肾、滋阴益气中药离子导入,治疗1 个月后,医生评定总有效率达89.32%,患者自评总有效率为90.77%。

2.6 穴位按摩和注射

临床上有关穴位按摩疗法治疗干眼的报道不多,一般应用此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干眼。穴位注射属针刺疗法的一种,是将药物注入穴位,以达到针刺、药物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的有机结合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刘水等[38]将60 例视频终端干眼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按摩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组和单纯人工泪液治疗组,治疗1 个月后结果显示,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且疗效更持久、稳定,可用于防治视频终端类干眼。尹海荣等[39]将75 例干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当归注射液腧穴注射和单纯常规治疗组,穴位选取太阳、丝竹空、攒竹、四白、合谷、风池、太冲、足三里,观察组总有效率(91.10%)高于对照组(73.33%)。

2.7 耳尖放血

耳尖穴位于耳轮的顶端,为耳针疗法的常用要穴之一。耳尖放血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作用,现代研究[40]显示,其具有消炎、镇静、止痛、抗过敏、降压、清脑明目等作用。有学者[41]认为,点刺耳尖穴可使三叉神经的耳颞神经和第一分支眼神经反应到眼部,加速眼周血液循环并减缓炎症。

李馨源等[42]将44 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加耳尖放血组,前者针刺选取上睛明、攒竹、瞳子髎、风池、合谷,后者加以三棱针耳尖放血,隔日1 次,治疗12 次后,观察2 组疗效变化,结果显示,2 组治疗前后在眼部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且后者优于前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证实电针加耳尖放血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2.8 联合疗法

中医外治联合疗法多种多样,如中药熏眼联合雷火灸[43-44]、针剌联合中药凉雾熏眼[45-46]、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47]、灸法联合穴位放血[48]、中药外敷配合穴位刺激[49]、电针联合耳尖放血[50]等,疗效明显,且均优于单一外治法。可见,中医不同外治法的联合应用治疗干眼已成为一种趋势。

3 展望

干眼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外治法在改善干眼的症状和体征指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延长BUT、增加泪液分泌、减少症状学积分、减少干涩感及提高总有效率等,且方法简单易行,体现了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干眼的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目前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干眼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及疗效评定准则。(2)临床缺乏设计严谨、实施科学、观察时间长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3)目前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缺乏基础实验类研究和中药滴眼剂研究。总之,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干眼需加快从临床观察向临床研究的转变,将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干眼的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干眼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眼科学报(2022年7期)2022-11-26 15:11:45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眼科学报(2021年3期)2021-11-30 02:06:31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8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