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婷 刘慧妮 赵 红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心理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其中焦虑情绪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使高血压的死亡风险增加4 倍[1]。Zhang 等[2]研究发现,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检出率达到37.73%。焦虑会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运动锻炼积极性和睡眠质量[3]。而抗焦虑药物普遍存在副作用,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和生活质量下降。鼻孔交替呼吸法(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ANB)是一种瑜伽式呼吸控制方式,具有调节心血管、减轻焦虑、改善睡眠的功效。目前鼻孔交替呼吸法可以改善成年人心脏功能、 降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青年人焦虑情绪[4]。本研究探讨ANB 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衡阳市石鼓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80 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 例。两组均干预12 周后,干预组脱落3 例,参与研究37 例;男21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57.13±7.31)岁;体重指数(23.82±2.48)kg/m2;高血压分级:1级10 例,2 级16 例,3 级11 例。对照组脱落2 例,参与研究38 例;男18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为(56.60±8.27)岁;体重指数(23.412.24)kg/m2;高血压压分级:1级13 例,2 级14 例,3 级11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5],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焦虑评分属于轻度至中度:50分≤焦虑标准分≤69 分;③意识清楚,能理解和回答问题;④最近1 个月,生活状态基本平稳,没有重大变故;⑤首次接触ANB。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肺疾病者;③正在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④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患者。
对照组给予12 周的高血压常规管理,包括常规健康指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钠盐和脂肪摄入、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干预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给予12 周的ANB。干预方法:第1 阶段(第1~2 周,集中干预)。①理论指导:向患者讲解ANB 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给患者播放自制的ANB 规范化流程视频,发放指导手册。②操作示范:a.穿着舒适衣服。保持双腿交叉盘坐,左手意识手印放在左膝后做放松练习,首先静坐5 min,然后依次放松面部、肩部等。b.通过两个鼻孔进行正常的呼吸。右手示指和中指向手心弯屈,右手大拇指按住右侧鼻翼,左鼻孔持续呼气7~8 s;c.左鼻孔达到最大呼气量后开始吸气,持续3~4 s;d.大拇指松开右鼻孔,无名指按住左鼻孔,用右鼻孔尽量呼气,尽力呼出7~8 s。e.无名指按住左鼻孔,用右鼻孔吸气,持续3~4 s。f.放开左鼻孔尽力呼气7~8 s。保持以左鼻孔吸气开始左鼻孔呼气结束,呼吸节奏是左→右→右→左,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回合。练习5 min,恢复正常的呼吸节奏1 min 为1 个回合,每次训练进行3 个回合共18 min。③强化练习:患者参照视频、小册子进行单独或结伴练习,研究者进行逐个指导练习。患者反复练习,直至脱离研究者指导自主完成ANB。第2 阶段(第3~12 周,居家练习):要求每位患者每天早上和晚上入睡前各练习1 次,每次18 min 的交替鼻孔呼吸法训练。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提醒患者练习。给患者发放练习管理日志,每天练习完后进行填写练习次数、练习时间的情况。定期进行随访,每周给患者进行1 次短信或电话提醒练习;每15 天1 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练习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期间要对患者训练予以肯定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引导。
比较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①两组均使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U16 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使用电子秒表计时器测量呼吸频率。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均填写问卷,同时测量生理指标。②SAS由Zung 编制,主要用于测量焦虑状态轻重程度。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2,效度为0.840[6]。SAS共由20 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在由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再乘以1.25 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mmHg,±s)
1 mmHg=0.133 kPa
组别 收缩压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8)干预组(n=37)t 值P 值151.40±9.41 153.33±13.16 0.463 0.647 148.87±7.12 137.93±11.33 3.165 0.004 2.923 12.039 0.080 0.000 92.80±8.44 88.60±12.75 1.064 0.296 88.13±10.29 78.87±11.91 2.280 0.030 1.816 7.027 0.091 0.000
干预前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的比较(次/min,±s)
组别 心率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呼吸频率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8)干预组(n=37)t 值P 值82.07±10.43 77.33±12.13 1.151 0.260 79.67±8.80 71.40±11.89 2.165 0.039 1.348 7.093 0.199 0.000 19.87±1.41 19.27±1.87 0.993 0.329 19.20±1.57 17.80±1.21 2.741 0.011 1.323 2.582 0.207 0.022
干预前两组的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的SA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8)干预组(n=37)t 值P 值58.07±8.13 54.67±8.46 1.123 0.271 56.87±6.57 48.67±7.35 3.221 0.003 1.718 8.968 0.108 0.000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而高血压的控制程度与是否合并情绪障碍紧密相关。对合并情绪障碍的高血压患者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ANB 是瑜伽呼吸法最具有镇静作用的方式,可平衡大脑的左右半球,激活副交感神经,有助于平复情绪及降低血压。Raghura 等[7]证明ANB 可以降低健康青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呼吸频率,ANB 也可提高呼气峰流速和脉压。Telles 等[8]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进行ANB 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ANB 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ANB 使患者放松身心,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生理循环,提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并使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相对减少,患者心排出量减少,血管舒张,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9-10]。由于神经的振荡机制,自主神经对外周血管的作用效果在刺激消失后,仍可持续数小时,因而规律的ANB 练习效果可以积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最终降低血压。此外,ANB 练习增加胸肺顺应性和支气管扩张,通过肺充气刺激肺伸展感受器,反射性地松弛喉部和气管支气管树平滑肌,提高肺部的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NB 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这与Kamath 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心脏自主神经失调作为焦虑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可降低心率变异性,导致患者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等[12]。本研究中,ANB 通过提高心率变异性而来舒缓患者的应激反应,使患者产生愉悦感和减轻焦虑[13]。ANB 能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患者肌肉放松及改善睡眠[14-16],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提高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可以增强血压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7]。而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18]。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坚持ANB 的整体依从性达到83.3%。这与ANB 简单易学,成本低而且不受锻炼场地和设备的约束有关。在社区开展ANB 为患者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彼此间沟通交流,提供了积极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ANB 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降低血压和减轻焦虑的锻炼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在社区和临床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