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
轮胎破损漏气在日常行车中都较为隐蔽,不易察觉。胎压过低会造成轮胎过度碾压,温度升高,使得帘线以及橡胶的功能降低,引发脱层或者帘线折断;如果在高速路面行驶过程中爆胎将会十分危险。因此胎压监测对于安全行车至关重要。从2020 年1 月1 日起,在我国生产的所有车辆必须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文章以某车型胎压监控系统故障以及排除方法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某车搭载1.4 T 发动机和7 挡DSG 双离合器0AM变速器,仪表显示行驶里程为2 650 km。据车主反馈,最近每次起动发动机后,胎压报警灯闪烁1 min 后常亮。
将点火开关打到ON 挡,仪表点亮试车,故障现象与车主所说一致。连接故障诊断仪VAS-6150B。通过该车网关列表发现:空调/暖风电子装置(KLH_08)中存储有故障代码“B10A415 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信号线,断路/对正极短路”;数据总线诊断接口(DID_19)中存储有故障代码“01134 012 警报喇叭电路,电气故障”,且故障代码均无法清除。经过分析认为,这些故障代码含义与胎压报警灯点亮并无直接关联。
读取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单元数据流,按下轮胎压力监控显示按钮,如图1 所示,“16.3 轮胎压力监控显示按钮-E492”显示“已按下”,“18.1 里程表读数最后初始化,用于轮胎压力监控显示”显示“2 650 km”,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轮胎压力监控显示按钮及其线路均为正常。
图1 ABS 数据流显示界面
与车主交流得知,该车在其他修理厂曾更换过ABS 总成。检查ABS 控制单元的供电和搭铁,并重新编码、匹配后试车,故障依旧。接着对车身控制单元(EZE_09)、数据总线诊断接口、组合仪表等相关控制单元进行软件配置。首先对车身控制单元进行软件配置,未能解决故障,再对数据总线诊断接口进行软件配置,故障现象消失。
先后对车身控制单元和数据总线诊断接口进行软件配置后反复试车,胎压报警灯未再异常点亮,故障排除。
梳理整个维修过程后,怀疑该车故障是由车身控制单元编码错误引起的。故障车的车身控制单元编码为“66 00 0A 3B 88 2F 1A D4 C0 08 0080 91 00 89 30 03 75 00 08 40 A0 8D 64 64 84 C7 20 0841”,而正常车的车身控制单元编码为“66 00 0A 3B 802D 1A D4 40 08 00 80 91 00 89 30 03 75 00 08 40 A0 8D64 64 84 C7 20 08 41”。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该车改装了非原厂导航仪,推断出过往维修人员在加装非原厂导航仪时可能改动了车身控制单元的编码。
为了验证以上推断,找到一辆与故障车相同配置的正常车,将车身控制单元编码改成故障车的车身控制单元编码后试车,故障再现。并且各个控制单元中均无故障代码存储。直接对车身控制单元进行软件配置,胎压报警灯仍点亮,接着对数据总线诊断接口进行软件配置,车身控制单元编码变为正常编码,胎压报警灯熄灭。由此可见,要想解决该故障,必须同时对车身控制单元和数据总线诊断接口进行软件配置。
目前胎压监控系统的主流配置为气压监测型和轮速监控型,损坏的原因大部分为电量缺失或ABS 部件损坏。维修时一般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排除胎压传感器电量低故障或轮速传感器损坏故障,而文章中所提到的故障一般很少出现,其故障点为车身控制单元编码错误,导致子系统模块故障。故平时在排除疑难故障时,不仅要从故障点出发寻找故障系统所在的可能性故障点,还要全面查找相关联的可能导致故障的系统模块,这样在检测维修中才能全面彻底地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