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菊
摘要: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媒介,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各种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阐释的一种工具。因为微课在内容形式上的革命性及其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重要改革,也有人将微课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无论怎样对微课进行归类,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主题和知识重点,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是不会变的,因此而得到了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为切入点,从教师提升微课制作水平,认真准备微课制作素材和鼓励学生参与微课表达三个主要角度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数学是初中教育的主要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逻辑推理、数字计算与几何直观等能力,不仅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息息相关,而且也会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时的各种行动产生影响。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应该鼓励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中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已经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不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则很难再展开充分的探究,或者可能给学生带去较大的学习压力。微课的出现与应用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矛盾。
一、教师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提升微课应用效果的前提是教师具备较强的微课制作水平。在近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但与微课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通过PPT来进行教学,但PPT制作与视频制作有很大区别。而且,数学知识中不仅有文字,还有各种符号与图形,需要在微课视频中正确地体现出来并传达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有效掌握视频剪辑、字幕、注释、配音、合成及格式转换等各种技巧。
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很可能需要从头学起。为了降低自身学习的难度,尽快具备较高的微课制作水平,教师应该关注一些专门的视频平台,这些平台为了方便视频发布者,一般会有专门的视频制作软件,门槛比较低,而且网站本身还会有视频教程。掌握此类软件,已经能够满足教师的基本教学需要。随后,教师再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去进行下一步的针对性学习,专门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学习其他更加专业的视频软件,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教学质量实现同步提升。
二、认真准备微课制作素材
微课制作时所应用的素材直接影响着微课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果教师准备的素材与学生的兴趣点和具体学习需要有较大的差异,那么无论教师具体的制作技术如何,最终成品的效果都很难达到预期,因为微课视频的内容本身不能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不会认真从微课中吸收知识技能。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应用微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就要把这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在准备微课素材的时候就把学生的情况乃至直接建议考虑进去。
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本课内容即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学生去探索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完成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倾听学生的建议,以帮助学生从动手绘制轴对称图形顺利过渡到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应提前向学生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利用初中生喜欢接触和动手操作信息技术的特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然后鼓励学生踊跃提出各种建议,师生双方再共同根据实际条件来选择和确定微课素材与素材的组织形式。这样的微课视频必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三、鼓励学生参与微课表达
所谓“微课表达”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指的是微课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将知识内容展现出来。在上文的例子中,其实已经涉及到了这一点,即学生在微课素材的准备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第二,是指在围绕微课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互动交流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打造出更加开放的初中数学课堂。这两种表达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组织和示范,所以教师首先应注意自己的表达,不要用一些指代性太过明显的词汇划分开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免对学生的表达造成无形的压制。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先与学生展开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预习,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预习收获。在此基础上,判断学生的需要,综合学生建议来组织素材并制作微课视频,同时通过语言表达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微课视频中带有自己建议的内容而感到期待。在正式应用微课展开课堂教學的时候,则要多使用“我们”一类的词汇,时刻提醒学生这个微课视频是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结果,代表着大家对函数知识的共同探索,展示了大家从“方程”的概念出发进行的一系列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综上所述,微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而且已经产生了围绕微课的教学形式。希望大家不仅能够重视微课,而且可以努力学习和应用微课,不断提升自身应用微课的水平,开发出高效的应用方法,将微课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巧用微课,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71.
[2]苏应珍.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