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3 23:11:21祖圣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有效性数学

祖圣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整,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担负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重任,需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着手,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是观察、操作、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强调双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权威效应

在传统教学环境影响下,教师的形象被权威化,教师说什么做什么都被认为是对的,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不懂得自己思考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也只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教师不知道学生的疑惑点,学生也不去问教师疑惑的内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生硬,学生很难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

(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导,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学习数学的好处、怎样才能学好数学,等等。通过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指点,学生就会消除心中的疑惑,积极对数学进行学习。然而当前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指点,只是机械化地灌输数学知识,课堂效率并不高。

(三)学生不会运用知识

当前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看的很重,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较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被认为是教学方法得当。实际上,学生的成绩好不一定代表学生的能力强,只有学生会运用,才算对知识的完全掌握。比如,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数学知识来应付考试,而对题型进行变化以后,就不知道怎样去做;有的学生只会做题,当教师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时就不知道如何应用,等等。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依靠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充分汇集了文字、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元素,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能够更加感官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解决在数学教学中遇到的比较难懂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制作好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编辑的课件始终要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原则,以直观的动画形式把笼统难懂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变化过程都有效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和客观,有效达到优质课堂的教学要求。

(二)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让每个学生人人都学会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當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再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作为教学形式的“问题解决”其方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画图、解答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搞一些小调查,小试验,独立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阅读与数学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效果,在数学阅读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认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圆的画法,当学生在阅读了关于圆的基本操作步骤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规定步骤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圆,并在学生画好圆后进行讨论:“在用圆规作图时,圆规的一只脚是固定不动的,它为什么要固定不动,在纸面上画圆时不停移动的那支脚,它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我们用同样的圆规画出来的圆却大小不一呢?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比较大,而又在什么情况下画的圆比较小呢?”在学生讨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尝试着从教材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实现课堂以读促写,以读促探的教学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可以开展数学趣味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习惯,真正实现数学阅读教学价值,同时,也让数学课堂与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胡利华,谢应兵.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新校园,2016,(06):87.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有效性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