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上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线上教学中师生共同发展的实现路径,认为线上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互动优势,建构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和师生互动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学英语;线上教学;师生共同发展;实现路径;学习能力; 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崔文华,徐州市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C-b/2020/01/25)的研究成果。
2020年初,为响应“停课不停學”的号召,教师玩转电脑手机平板,努力转型成“主播”,实行线上教学。学生也随之卷入一场新型的多态学习模式“宅家+网络+自主+泛在”。宅家指学生学习地点是居家,网络指学生学习依赖因特网,自主指主体是学习者自己,泛在指范在的学习资源。尽管广大教师听说过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甚至部分教师尝试过网络教学,但此时此处的线上教学还是有所不同。教师不能实际存在于课堂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只能依靠网线。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此疫情下研究此新型多态学习情景中的线上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一、扬长避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学者庞国维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对学习的各方面或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做出调节和控制,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导向、调节的学习方式。
线上教学中,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急剧扩大,这种变化会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和老师所发放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尝试多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搜集后学会共享资源,相互学习。如疫情期间,笔者教学高二英语系动词用法时,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零碎繁琐的语法知识点之间建立逻辑结构和联系,让这些知识点变得完整,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记忆力。首先,教师下发微课、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系动词的用法各个知识点并点评总结。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概括系动词用法。然后,教师推荐给学生可供其自主学习的思维导图图片、文件和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学,给予自学时间,促使其深度思考。最后,学生在线提交这次作业。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可谓和而不同、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这次教学,师生都受益良多。
2.发展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网上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资源,还有一些软件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比如QQ相册、屏幕分享、微信群聊等。尽管学生是独自在家学习,但在虚拟环境中,他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切实可行。教师鼓励学生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如小组QQ群。组员相互监督,彼此学习,形成一种基于交往的学习型群体。合作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大而有效。学生在隔离居家学习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周围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和踏实的学习状态,进而激发其自身的学习热情有着现实意义。
3.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我国学者黎加厚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全班学生按照教师统一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起点开始学习,而在线上教学中,学生自己拥有学习媒体,具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教师要注意这一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把文本、PPT、视屏等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概括和构建。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以此为过渡点,把握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整合知识点。例如,在教系动词这一语法点时,在学生基本掌握系动词用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以前学过的不及物动词。提出既然系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后面都不能有宾语,并且在充当非谓语动词时都需要用-ing形式,那么不及物动词和系动词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所属关系?有这两种动词在概念和用法方面有什么异同?因为学生在线上学习,教学环境中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可以广泛查找网络和书籍资料以及发起线上小组讨论来深度思考解决问题。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与分类以及相互补充与辩论,最终学生把系动词这一新的语法知识纳入已有的动词语法体系中,在新语境下也能分辨出不同词性和用法。
二、与时俱进,完善教师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以往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拥有多媒体不同,每个学生手中都有媒体可以使用。教师不必坚守统一的教学步伐,可以把微课、PPT等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暂停、回放或快进,建立云笔记,使用错题本。教师要发掘和使用与教学相关App,比如英语的维词APP可以帮助教师高效检查学生背单词,系统直接统计出每位学生单词的错误频率,并据此分类出题,分别推送给学生,巩固薄弱知识点。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比较成熟的软件如百词斩,百词斩阅读等,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提升听力阅读水平,提升学习效率。
2.及时转换教师角色。
(1)教师要做学习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个生机勃勃,具有敏锐时代感知力的学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并虚心向学生学习。
(2)教师要做协同者。因为在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大量学习资源并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不同情况下变换不同角色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故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比如,邀请学生查找资源,制作课件,参与备课,讲解试题等等。
(3)教师要做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线上教学推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故而强化了教师个性化学习指导者这一角色。学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随时联系到教师,获得个人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学情,改进教学。
(4)教师要做创新者。线上教学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许多教学环节还有待于改善提高,教师要做创新者,积极投入教学变革中,与学生交流互动,不断学习反思,完善教学,使线上教学更加适应学习者的要求,提升教学效率。
三、利用资源,构建积极师生互动
1.利用数据统计资源。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是不能准确获知学生学情,教学针对性不高。线上教学方式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利用随手可得的各种小程序,在同一时间与多位学生互动,了解学情。如使用问卷星系统,可以发起问卷调查,也可以举行在线考试。教师课前设计好问卷,课上发起调查或测试,学生可以同时完成提交,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反馈,并依据系统分析所提供的各种维度的数据,研究学情,改进教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发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比如,在疫情发生之初,笔者通过问卷星,了解學生学习设备、学习状态、作业数量等问题。笔者在获悉近半数学生依赖一部手机上网学习时,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依据学生情况取舍教学资源。在减少电子版作业的同时,把电子版的英文文本字号调大,图片版文字用扫描软件修改至最清楚状态,及时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进了师生相互理解。
2.利用社交媒体资源。线上教学使得师生互动不局限于课堂上的问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虚拟环境中师生互动时时存在。师生在微信、QQ、抖音等社交媒体互加好友,彼此关注,相互点赞,密切师生关系,增进了解,加深情感。
四、革故鼎新,迎接新的教学变革
1.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锻炼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专家培训。教师需要经常接受专家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教师可以开阔视野,准确定位前沿信息,提炼核心知识,快速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
(2)自主学习。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只有坚持自主学习,才不会被时代发展所抛弃,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更可持续性。教师需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自主学习及时革故鼎新,完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3)实践提升。教师把所学的信息化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历经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过程,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促使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智慧与能力的提升。在教师实践信息化教学技能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切磋,共同发展提高。
2.改善学生捕获信息能力,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线上学习因为有互联网的支持,学生陷入了信息海洋。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信息真伪和查找核心知识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有目的地教育学生登录官方网站或学术网站等信誉度高的网站查找资料。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梳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再次表达的能力。此外,在网络环境中,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许多学生难以抗拒社交软件和网络游戏诱惑,学习效果不佳。因而研发局域网、限制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有着现实的意义。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势必会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的线上教学提升了师生双方的信息素养,这无疑给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及时总结经验与得失,以期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给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78-83.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