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龙与安塞龙技战术运用的差异分析

2021-01-03 14:16朱梓豪
体育时空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男单技战术羽毛球

朱梓豪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1-080-04

摘  要  本文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谌龙与安赛龙的技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两位运动员技战术使用的差异,旨在总结出两位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提高基层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两人的技术运用上各有特点,谌龙技术细腻,擅长使用搓放、拉吊等技术限制对手进攻,总体而言球风更偏向于防守反击;安塞龙则擅长使用挑球技术调动对手,在多拍中寻找突击机会,其球风属于拉吊突击型打法。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单  技战术

谌龙与安赛龙是当今羽坛优秀的男子单打选手,最新一期的世界羽联排名中,中国选手谌龙位居第六,丹麦选手安赛龙排名第二,是目前羽坛男单选手中较有代表性的两名选手[1]。谌龙长久以来都是以防守反击型的打法闻名于世,依靠细腻的技术以及顽强的防守在世界羽坛中驰骋多年。安赛龙则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身材高大的他不仅擅长后场杀球,在网前也拥有细腻的技术,擅长使用假动作、停顿及变化球路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是进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最近两年,两人共交手6次,各自取得3场胜利,且6场比赛都打满3局,足以说明二人实力接近。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赛男子单打决赛两位运动员再次相遇,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安赛龙以2:0战胜谌龙,拿下个人首枚奥运会男子单打金牌。

在羽毛球比赛中,选手的技战术运用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如果能在比赛前或赛中了解对手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比赛时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战术来限制对手的发挥。本文将对谌龙和安赛龙的各项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位选手技战术的特点,为基层羽毛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以及比赛的技战术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谌龙和安赛龙所运用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的比赛录像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谌龙和安赛龙在其他赛事中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分析谌龙和安赛龙两人所运用的技战术的异同[2]。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羽毛球、技战术、男子单打等,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羽毛球运动技战术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羽毛球运动技战术的了解,为本次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录像观察法。通过电脑反复观看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的比赛录像,对比赛过程中谌龙和安赛龙两名运动员使用的前场技术、中场技术以及后场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本次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3.比较分析法。将谌龙和安赛龙两位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技战术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对二人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4.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图表绘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谌龙与安赛龙前场技术的对比分析

现代羽毛球比赛中网前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虽然使用网前技术的直接得分率不高,但是运动员通过细腻的网前技术可以迫使对方挑球不到位,为自己创造更多后场主动下压得分的机会[3]。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谌龙和安赛龙各自网前技术(搓放球、挑球、推球、扑球、勾球)的运用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可以看出,谌龙整场比赛在前场技术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技术是搓放球技术,共85次,在前场技术中的占比为48.3%;运用第二多的技术是挑球,共70次,在前场技术中的占比为39.8%;排在第三的是推球技术,共11次,占比为6.3%;排在第四的是勾球技术,共6次,占比为3.4%;扑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少,共4次,占比为2.3%。安赛龙在前场区域使用最多的技术是挑球,共120次,占比为70.6%;使用次数排在第二的是放球,共33次,占比为19.4%;排在第三的是搓球,共27次,占比为15.9%;排在第四的是扑球,共11次,占比为6.5%;排在第五的是勾球,共10次,占比为5.9%;排在末位的是推球,共5次,占比为2.9%。

第一局比赛中,谌龙使用搓放球技术43次,挑球技术44次,二者数量总体相当,其余技术都使用较少,且通过比赛录像可以看出,第一局比赛中谌龙有较多的主动挑球,说明谌龙在第一局比賽中打法较为均衡,没有针对安赛龙后场进攻能力强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战术调整。这一方面表现出谌龙在第一局时心态较为放松,对对手的后场进攻并不是十分忌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谌龙的技术全面,不仅可以通过搓放球限制对手的进攻,也可以挑球进行防守,通过出色的防守能力化解对方的攻势[4]。但是从第一局比赛的结果上看,这一网前战术的效果并不理想,安塞龙在第一局比赛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后场杀球机会,而且有9次杀球直接得分,第一局比赛最终也是以失利告终。安赛龙在第一局使用最多的网前技术为挑球技术,共使用63次,占比为54.3%,其次使用搓放技术38次,占比为32.8%,说明挑球技术是安赛龙处理网前球的第一选择,且通过录像观察可知,安赛龙在比赛中的挑球大多是主动挑球,其目的在于控制对方的头顶和正手底线,将对手限制在后场区域,迫使对手远离前场区域,使对手难以在前场发挥搓放球技术的优势。这一网前战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虽然使用了大量的挑球,但是第一局比赛中谌龙杀球直接得分仅有2分。两人相比而言,谌龙使用搓放球的比例高于安赛龙,其网前技术相比安赛龙更加细腻,另外在第一局中,安赛龙使用扑球技术8次,谌龙仅为2次,说明安赛龙的抢网意识强,打法积极主动。

第二局比赛中,谌龙使用搓放技术总计42次,占比为52.6%,使用挑球技术26次,占比为32.5%。在这一局比赛中谌龙有意识地增加了搓放技术的使用而减少了挑球技术的使用,其目的在于减少起球,从而限制对方的后场进攻,并且通过搓放技术,增加自己后场进攻的主动性,可以看出谌龙在这局比赛中打得更加积极主动。安赛龙在第二局比赛中,进一步增加了挑球的比例,减少了搓放网技术的使用,在第二局比赛中使用挑球技术57次,占比为63.3%,使用搓放技术22次,占比为24.4%。这一方面是由于谌龙在搓放技术上占据优势,所以选择挑球,避免与谌龙的网前缠斗,另一方面也是延续第一局的战术打法,通过挑球控制对方的头顶和正手底线,主动起球,将对手限制在后场,伺机寻求进攻机会。

综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局谌龙的战术打法有较大的变动,第一局中谌龙更多的是选择形成多拍相持,并不急于在网前使用搓放技术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而第一局的失利使谌龙调整了战术打法。第二局中谌龙增加了搓放球的比例,而减少了挑球的比例,其目的是迫使对方起球,为自己创造后场进攻机会。安赛龙则通过更多的挑球技术,配合搓放等網前技术的使用,拉开对方的位置,达到与对手打多拍的战术意图,并在多拍中寻找突击得分的机会。

(二)谌龙与安赛龙中场技术的对比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中场技术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用中场技术既可以摆脱被动,又可以为自己创造主动得分的机会[5]。本场比赛的中场技术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2的中场技术统计,谌龙和安赛龙两位运动员使用最多的中场技术为挡网,这也是大多数羽毛球运动员使用最多的中场技术。谌龙使用挡网技术55次,占比为75.3%;其次是抽球技术,为14次,占比为19.2%;挑球和拦吊使用次数最少,都为2次,占比为2.7%。安赛龙使用挡网技术45次,占比为69.2%;挑球9次,占比为13.8%;抽球8次,占比为12.3%;拦吊3次,占比为4.6%。

通过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人使用最多的中场技术都为挡网技术,谌龙使用挡网技术的频率略高一些,其余技术中谌龙的抽球技术使用频率高于安赛龙,说明抽球技术是其摆脱中场被动局面的一个主要选择。安赛龙在挑球的使用次数上高于谌龙,其目的是为了将对手限制在后场区域。在拦吊方面,安赛龙使用拦吊技术略多于谌龙。杀球方面则是谌龙中场杀球数量更多。

综上,谌龙在处理中场球时,更多是使用挡网技术把球的线路固定在中前场,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自身搓放技术的优势,同时在被动时,抽球技术是谌龙摆脱被动局面的重要技术。安赛龙则更多地通过挡网和挑球技术调动对手,创造多拍的局面,在多拍中寻找突击进攻的机会。

(三)谌龙与安赛龙后场技术的对比分析

在羽毛球比赛中,后场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区域[6]。运动员在后场获得更多的主动球机会,就可以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本场比赛安赛龙的获胜也体现了这一点。根据数据统计得出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谌龙在两局比赛的后场技术使用中,杀球是其首要选择,共使用62次,占后场技术使用总数的50.4%;第二选择为吊球,共48次,占总数的39.0%;高远球为第三选择,共使用9次,占比为7.3%;使用次数最少的为抽球,使用4次,占比为3.3%。安赛龙在后场技术的第一选择是杀球,共62次,占比为81.6%;第二选择为吊球,使用11次,占比为14.5%;第三选择为高远球,使用3次,占比为3.9%;未使用后场抽球技术。

第一局比赛中谌龙使用最多的后场技术是吊球,共使用35次,其次是杀球,共21次,而高远球和抽球的使用次数则明显低于杀球和吊球,高远球和抽球的使用次数都为3次。由此可以看出,谌龙在第一局比赛中将吊球和杀球结合起来运用,更多是使用吊球技术来调动对手,将球路固定在中前半场,节省体能,当出现较好机会时才会使用杀球技术。经过统计20次杀球中有2次直接得分,杀球得分率为10%,杀球得分率较低。安赛龙在第一局比赛中,杀球技术的使用率极高,共杀球35次,占比为79.5%,远高于其他后场技术,其次是吊球,共使用7次,高远球使用次数较少,共2次,未使用后场抽球技术。可以看出,第一局比赛中,安赛龙都大部分后场球都是以杀球处理。经过统计,第一局比赛中安塞龙35次杀球中共有9次杀球直接得分,杀球得分率为25.7%,说明其进攻能力强悍,打法积极主动,在后场球能力的较量上占据优势,但也同样说明其后场球变化较少。

第二局比赛中,谌龙改变了战术打法,大量增加了杀球的比例,由第一局的33.9%提升至67.2%,而吊球比例大量减少,由56.5%降低到21.3%,这一局比赛中总共杀球41次,其中有5次杀球直接得分,杀球得分率为12.2%,杀球得分率较低,可见谌龙虽然加强了后场进攻,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安赛龙在第二局比赛中依然延续了和第一局相同的打法,其杀球的使用率高达84.4%,总共杀球27次,其中6次杀球直接得分,杀球得分率为22.2%,可以看出由于对手减少了挑球的使用,这一局比赛中安赛龙的杀球次数有所减少,但是杀球得分率方面依旧高效。

三、结论

1.谌龙属于防守反击型打法,球路大多以过渡球为主,在对手回球不到位时才会选择变速进攻,安塞龙属于拉吊突击型打法,擅长主动加速调动对手,创造后场进攻机会。

2.在前场技术上,谌龙搓放网技术和挑球技术并重,使用搓放网技术的比例略高一些,安赛龙以挑球为主要选择。在中场技术上,谌龙和安赛龙都以挡网技术为主[7]。在后场技术上,谌龙主要使用吊球技术,但遇上不利局面时也会提高杀球技术的比例,安赛龙则将杀球作为第一选择。

3.谌龙在网前球的较量中具有优势,更多的搓放为自己赢得了后场进攻机会,但是杀球的能力略显不足,安赛龙在后场拥有强大的杀球能力,其主动进攻能力强于谌龙。

四、建议

1.基层羽毛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要加强自身主动进攻的比例和进攻得分的能力[8]。

2.基层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灵活多变,遇到不利局面时要敢于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战术打法。

3.基层羽毛球运动员在前场区域要尽可能争取主动权,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在中场区域需要具有稳定性,保证前、后场的连接,在后场区域则需要积极主动进攻。

参考文献:

[1]沈鹏.对羽毛球运动员谌龙与李宗伟技战术对比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31):173-174.

[2]田力名.谌龙与李志伟技战术运用的差异性——以2016年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9(06):56-58.

[3]黄勇.对世界羽坛三名优秀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霍达.仁川亚运会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前四名技术运用分析[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5.

[5]周佺.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戴资颖技战术风格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6]姜来.对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林丹、李宗伟后场进攻技术的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7]李俊枢.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8]何梅.西班牙女单羽毛球运动员MARIN杀球技术运用初探[D].长沙:湖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男单技战术羽毛球
羽毛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羽毛球PK赛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