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1-038-02
摘 要 现在的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得非常火热,然而排球运动的开展就很低迷。为了解决校园排球人口过少,家长对排球运动认知不到位,中小学排球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排球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本文采用文字资料法、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法,通过使用微信公共平台为实验手段对金凤区第五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了校园排球推广效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限制了校园排球课程的开设,导致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机会少;(2)使用微信公共平台可以推动校园排球的发展,改变人们对排球运动的态度;(3)学生对于排球项目的兴趣得到了很大提升,部分学生转变了学习兴趣;(4)微信公共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校园排球的推广,微信公共平台的使用加强了校园排球项目的推广;(5)微信公共平台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造一个留存的平台,并且传播快速,分发便利,同时在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方面也有着非常强的优势。
关键词 校园排球 微信公共平台 排球推广
一、前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0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排球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对于排球运动在宁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宁夏惠农大武口区内,各个机关企业单位都开展正式的排球比赛。随着自治区排球竞技水平的逐步下滑,排球课程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逐步减少,部分学校甚至都不再开设校园内的排球课程,使得学生通过学校的排球教学了解排球运动的渠道变得狭窄,排球运动在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降低。
随着本人所在的单位开展校园足球相关的活动,学生都参与过校园足球联赛,并且使用微信公众号将活动进行推送,让家长能够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比赛,学生逐步喜欢上了足球课,家长们也对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尤其女生的家长从原先的不认同学生参加足球比赛活动转变成为让女生积极参加足球活动,甚至部分家长自愿赞助聘请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到校给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进行足球活动指导。这些都证明了使用微信公众号结合校园相关足球活动可以极大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三大球项目比赛组织方式,比赛时间以及比赛模式都类似,唯一具有区别的就是排球项目的入门技术难度高于其他球类项目。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排球的入门门槛较高,本人采用本单位组织四年校园足球活动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进校园排球的发展,提升学生对排球课的学习兴趣,加强校园排球人口的普及,促进排球运动在家长中的认可,为校园排球的推广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本人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去普及排球运动,做一些实验性尝试,以解决排球运动在校园中普及率不高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校园排球推广”相关的文献查阅后认为,使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手段后,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多媒体形式的表现方式,通过精彩的排球比賽视频,让学生有兴趣进行排球技术的学习。第二,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宣传人群广的特点,做好全面普及排球运动的宣传工作。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重复使用、没用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解决的就是排球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排球专业技能完善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排球技术微课程的方式来,把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展示和讲解,学生就可以进行排球技术的自我学习。第四,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获取排球相关知识的渠道,让学生能够观看到最新的排球消息,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资料留存的便利性,加强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通过学生对排球技术的学习,使得家长对排球运动也有一定的普及效果。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银川市金凤区第五小学四、五年级的全体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本人将学生调查问卷对同一批实验对象进行前后两次调查,检查调查信度。得到学生问卷427份,信度达到本研究要求,其中421份为有效问卷,6份问卷部分答案无效。
使用和学生调查问卷同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得到家长问卷427分,前后两次的调查问卷信度达到本研究要求。其中收回420份,回收率98.4%,其中有效问卷420份。
通过开展排球课外活动,实验调查银川市金凤区第五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在校427名学生。其中四年级男生103人、女生102人、五年级男生125人、女生97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金凤区第五小学校园排球开展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第五小学建校于1995年,由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先生赞助建校,学校规模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扩大,现在在校学生1340人。自从本人2012年来到金凤区第五小学以来,本单位体育工作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人从以下三点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
1.体育教师人数不足。自2012年来学校在编体育教师2人,其他体育课程由数学老师兼职代课。这一情况直至2016年来才得以逐步缓解,但是人数还是不足,其中专职体育教师3人,行政岗位1人,再无其他体育教师。由于体育专业的师资的缺少,学生无法学习到各类运动技能,因此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兴趣度降低。
2.学生没有课外活动时间。按照金凤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冬季),要求16:10-17:00为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内,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放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第三节自习课的教学任务。
3.金凤区第五小学校园球类项目的调查分析。本人对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与统计得出,金凤区第五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最想参加足球的学生人数总计159人、篮球88人、排球40人和其他项目140人。从统计的数据中可知实验对象中37.47%的学生喜欢参与到足球运动中,20.61%的学生喜欢参与到篮球运动中,32.79%的同学选择其他项目的体育活动,对排球项目有兴趣参与的学生只有9.37%。
(二)银川市中小学使用微信公共平台现状调查
本人对银川市的各个中小学是否建立微信公共平台进行调查,发现银川市兴庆区内的62所中小学,有48所都用微信公共平台,主要都是城市学校。金凤区内的23所中小学都有微信公共平台。西夏区的中小学相对较少,在所有的30所中小学中,具有微信公共平台的学校不足10所。本人对建设微信公共平台的学校所推送的内容进行查阅和统计,在81所使用微信公共平台的学校中,各个学校主要推送的内容是学校内进行的各类活动,包括学校的教师公开课比赛、学生参与各类比赛的获奖、党课的学习、少队或者团委的工作还有行政部门到学校进行检查的新聞等,其中体育类的消息共计不及总消息的3%。
(三)微信公共平台推广校园排球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开始前的微信公共平台关注的人数是927人,通过对目标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得到关注微信公共平台的927人中有158人已经关注了实验使用的微信公共平台,全部的实验对象总共427人,占到总实验对象人数的37.00%。根据关注人数的增长,实验对象和家长从实验前的从来不关注排球运动到逐步关注到排球运动。得到实验对象关注排球运动的关注人数从972人提升至1820人。
(四)微信公共平台推送消息后台数据的分析
本人根据微信公共平台推送的发现【活动·排球】栏目的点击数据第1课时仅有105人次点击,到第8课时达到640人次,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对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有了显著的提升。
本人将参与排球课外活动和微信公共平台推送资料【活动·排球】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球课外活动和微信公共平台推送资料的点击率有相关性,平均每次排球活动推送资料是参与人数的3~5倍。在【排球小课堂】的栏目中,前三期的内容数据点击量总计达到183人次,第四到六期内容数据总点击71人次,出现明显下滑,得知研究对象更加喜欢有趣味性的活动,而不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练习。
排球课外活动开展,微信公共平台关注的人数也再逐步上升,每一期的点击数据也出现增长,家长逐步转变了对排球运动的认知,推动了排球人口的增长。
参加到课外活动的队员更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排球课外活动中。从【活动·排球】和【排球小课堂】栏目第10期内容点击数据的对比发现课外活动的点击达到640人次,而同期的排球小课堂仅有62人次。统计数据得到两个推送资料之间的点击从三倍到四十倍之间,返现学生对掌握适合目前身体条件的技能更加有兴趣,并且具有展示自我性格的强烈愿望。
(五)排球课外活动实验后推广校园排球的效果分析
在研究开始后,四、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自愿报名,每周将会分组进行2次排球课外活动,其中四年级学生周一、三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球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周二、四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球活动。每个年级总共活动10课时,在最后的一次活动课时结束后,对参与人数进行统计,第一课时四五年级总计参与人数30人次,到第八课时达到最多128人,第9、10课时有些下降,但是也达到117人和97人,说明学生都在逐步加入校园排球的活动之中。
四、微信公共平台推广校园排球的结论
1.体育师资不足。专业的师资力量解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本单位开设的体育课程不足,体育课程的不足导致学生接触到排球运动的机会更少,接触的机会少,学生自然不会对排球感兴趣。
2.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实验,使用微信公共平台将排球教学内容和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资料推送给家长后,家长们对待排球运动的态度有所转变,从不了解逐步认可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
3.学生对于排球项目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改变了本单位学生以足球运动为主要兴趣的现状,部分学生转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本单位的排球人口。
4.使用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广是可以促进校园排球发展的,理论教学结合实践课程的排球组合教学模式是有效的,能够让学生能够快速入门排球技巧,降低了排球技术的入门门槛。
5.微信公共平台的使用加强了校园排球项目的推广。微信公共平台可以对档案的存储也非常有用,可以及时存档。在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方面也有着非常强的优势,可以加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缪本海.我国公园排球推广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04):40-42.
[2]韩松.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我国智慧体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03):36-42.
[3]徐柏杨,杨小帆.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