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电商专业课程内涵建设

2021-01-03 10:17赵明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育人电子商务

资助项目:2019年安徽省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路径与实践”(项目批号:2019jyxm0699);安徽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移动商务》”

摘 要:产教融合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校企“双元”育人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校企合作缺失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应如何进行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并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机制、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电子商务

近年来,“产教融合”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多处提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措施;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则进一步提出“遴选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职业学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可见,产教融合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导向,即企业在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地位上不再处于配合和支持地位,而和职业院校是平等关系,承担同等重要的人才培养责任,是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因此,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深入产教融合,就是要“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变化的产物,类似的表述方式有“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教结合”等,但这些概念从合作主体和合作程度上都有所不同。从合作主体上看,“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产学合作”的主体是产业和学校,“产教结合”和“产教融合”的主体则是产业和教育行业。由此可见,从“校企”到“产学”,再到“产教”,合作主体从两端由个体延伸到行业。从合作的紧密程度上看,“合作”最松散,“融合”最紧密,而“结合”居中。因此,“产教融合”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办学主体向产业、行业延伸,而且要求产业与教育行业的合作要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

产教融合的本质要求是产业与教育的密切结合,校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职业学校建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校企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把“学校育人”和“企业育材”有机地融为一体,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企业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员工;而学校通过企业教育,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坚毅的工匠精神和高尚的劳模精神的人才,从而达到校企“双元”育人的目标。

二、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需求分析

1.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网络零售异常火爆,各行各业都试图通过网络零售渠道,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电商新技术、新理念也不断催生出更多的电商形态,由此导致电商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中小型电商企业众多,无论是传统电商岗位还是新型岗位均供应充足;虽然我国每年毕业的电商专业学生数量可观,但由于学校的电商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离较为严重,培养的真正能满足当前电商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却少之又少。

2.当前电商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校企合作缺失下,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内容陈旧,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实训与企业实战脱节。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电子商务是目前各行各业发展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当多的高職院校认为学校培养的电商人才就应该是一个掌握电商各个领域技能的全能人才,从而导致本校电商专业的定位非常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的设置喜欢面面俱到。

(2) 教材的内容陈旧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使新的电子商务业态不断涌现,电商企业时刻需要面临竞争和挑战,企业为此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这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和规则的不断更新和升级。然而,由于学校远离行业,导致专业无法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3) 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缓慢

作为当前职业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专业教师目前无法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大多数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直接进入职业院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从而造成专业教师无法给学生讲授最新的电商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实训与企业实战脱节

大多数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实训课程严重脱离行业实际,很多学校热衷于购置各种实训模拟软件,用模拟来替代实战,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很多电商企业提供给在校生的实习岗位都集中在客服,实习岗位过于单一逼迫学校不得不通过模拟软件来完成大多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习任务。

三、产教融合下的电商专业课程内涵建设

综上分析,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电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根结是电商企业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缺失,导致学校脱离实际地闭门造车,学生在学校学不到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要改变这个现状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化产教融合,进行校企“双元”课程开发。

1.制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只有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地确定专业课程。现在的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然而,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般只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缺乏全程参与,特别是很少有具体的企业从本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制定工作中。

因此,职业院校要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与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电商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紧密结合,围绕电商企业各类岗位的技术要求,制定产教融合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能否一起创新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规范化管理,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

制度保障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是开发“双元”专业课程、丰富目前电商专业课程内涵的前提,它决定了所开发的专业课程能否按照电商行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实际需求来组织日常教学工作,脱离了企业实际的专业课程是空洞而不切实际的。

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合作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真实项目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并围绕企业真实项目开发项目、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同时,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需要校企双方共同修改学校的教学制度和企业的工作制度,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从而保障学校和企业都能够有序运行,使双方受益。

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纯理论教学,如数学、英语和思想政治等文化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二是“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一般是老师先讲授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再进行碎片化的实操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以掌握那些基础岗位的简单技能;三是纯实践教学,如课程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此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本质上就是学生自主开展模拟实践或者是在企业实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辅助作用。

对于以上三种教学方式,在目前环境下只有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机会比较多,在诸如“双十一”等特殊的电商购物节,企业的临时用人需求很大,很多职业院校会将学生送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是,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几乎没有什么合作。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和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在文化课的教学中,把电商行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贯穿其中,体现文化课教学的时代特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与合作企业开展实时的互动,增强专业课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3.设计产教融合的“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的“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既要考虑电商人才应具备的通识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结合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电商人才的通识知识和基本技能包含了职业基本素养(如思政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理论、数学基础理论、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理论等)和实操技能(如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数学基本运算技能、商务英语基础“听、说、读、写”技能等);电子商务专门技能则涵盖合作企业实际岗位所需的各类专业实践技能,由此设计出相应的专业课程,如网店营销类、网店客服类、网店推广类、网店数据分析类等课程。

产教融合的“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将打破传统专业课程设置所追求的完整性束缚,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更加强调岗位的针对性、技能的碎片化和综合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课程既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也不仅局限于各个学校合作企业的运营需求,而是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合作企业有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尤其是要体现专业技能的“进阶性”,推动学生逐步向高技能人才发展。

4.构建产教融合的“项目式”专业课程内容

产教融合的“项目式”专业课程内容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形式,依据产教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以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为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各门专业课程的内容,把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项目需求和岗位技能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中。

首先,为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就要分析企业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标准和基本素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满足企业运营需要,也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技能的培养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为了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项目化”教学。

根据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强化课程思政内容,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互动。

5.编写产教融合的“活页式”专业课程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载体,产教融合的“活页式”专业课程教材把企业经营活动转化成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把各岗位职责和技能,以“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对照教材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产教融合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一般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

(1)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企业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某门课程在企业里有哪些典型工作任务,并且明确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

(2) 设计学习情境

设计教材的学习情境,就是要确定并能详细描述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学时间、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和具体的学习内容;然后确认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最后确定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3) 开发学习任务

在對学习目标和主要学习内容有基本设想的基础上,继续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习内容和相应的学习目标、编排顺序等。

(4) 开发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主要包括引导性材料和相关知识点材料。引导性材料主要有引导课文、任务书或任务单等;相关知识点材料包括专业文献、企业案例、技术手册等。

(5) 设计学习任务活页

学习任务活页包括学业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评价方式。

(6) 开发立体化数字资源

立体化数字资源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满,内涵更丰富,使教学更加方便。一般包括课程标准、PPT、习题库、实训指导书以及微课视频等。

另外,产教融合的“活页式”专业课程教材要特别注意充分吸收电商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规则,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电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四、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商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不断更新和升级,这为职业院校电商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才能确保电商专业课程始终适应电商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基于产教融合制度,学校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机制、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材等各方面与企业展开全面合作,从而不断促进电商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石海燕,柳军,李东娅.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9,18(2):43-47.

[2]宋洁.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电子商务,2019(4):72-73.

[3]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47-49.

[4]蔡跃.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指导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赵明(1977- ),男,安徽省肥东县人,硕士,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育人电子商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