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

2021-01-03 14:06兰凯李斌李凯严琴琴刘树义
科教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医学教育

兰凯 李斌 李凯 严琴琴 刘树义

摘要为顺应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强化医学人才培养契合未来临床岗位能力的需求,西安医学院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德育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临床技能、丰富课外实践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医学教育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了我校医学生整体岗位胜任力。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岗位胜任力 医学教育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16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Clinical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ased on Post Competency

LAN Kai, LI Bin, LI Kai,YAN Qinqin, LIU Shuy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curren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al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talents, and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clinical post ability, Xi’an Medical College has constructed and implemented a post competency oriented medical talent training mode, which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talents in our school by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clinical skills, and enriching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quality, to achiev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post competency.

Keywordsclinical medicine; post competency;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醫学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守卫人们健康的合格医生,提高医学生医疗服务能力,是医学教育设计及改革的根本出发点。[1-2]医学院校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胜任未来临床岗位能力的关键环节。[3]随着第三次医学教育变革的到来,我国多所医学院校通过针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改革。[4]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实际,确定了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标准,强化岗位胜任力培养。通过加强德育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临床技能、丰富课外实践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1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积极打造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区域文化和大学文化为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形成学校自身德育特色。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行业、岗位面向及终身发展需求,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明确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领域的培养规格。

改变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针对学生反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一些教师自说自话,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基层医院反馈:“医学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脱节。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淡漠。”两方面问题,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陕甘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等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药王山孙思邈等传统医学文化产业资源,构建“一个主线,三个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通识教育与医德教育、专业教育与医德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服务基层的职业素养。

推进“课程思政”稳步实施。根据各临床学科特点和学生思想动向,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结合临床案例,临床经验,注重挖掘各个学科里蕴含的育人素材,探讨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让“课程思政”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教学相长,[5]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使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医德医风、科学素养等职业精神,使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不仅学到医疗卫生知识,更能在思想道德层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提升,认识到医学职业的崇高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盐”溶解在专业课中、溶解在社会实践等不同环节。

2坚持重点突破,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撑。更新理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优化和缩减理论授课学时,开展课程整合,增设综合性课程,减少课堂教学时数,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其自主性与积极性。[6]优化课程内容,加大选修课比例,拓展学生课程修读自由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注重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行业协同育人。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合理配置实验实训资源,调整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细化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构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社会实习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医院合作,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强化过程协同培养,推进行业协同育人。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抓手,构建符合医学生创新发展理念的“开放型、实践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毕业生反馈“实验课缺乏设计性实验”,进行相关课程整合,独立开设“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机能实验学”等实验课程,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比例。助力学生夯实基础医学知识,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建立临床思维,具备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创新思维。[7]桥梁课程教学阶段,整合医学基础课程,以“发热、腹痛、黄疸、呕血、水肿、腹泻、肿块、血尿、咯血、高血压、腰腿痛、颈肩痛、关节痛、呼吸困难、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体征为主导,实施基础-临床整合模块PBL教学。临床课程教学阶段,打通内外科“隔墙”,实行“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每个系统穿插一次PBL教学,建立系统思维。

坚持理念更新,拓展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毕业时的实际能力。[8]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全面梳理并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鼓励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增设学科前沿性、综合性和研讨性课程,开展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体现教育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改革课程考核模式,探索多元化考核体系。鼓励科研反哺教学,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引进教材。

3加强临床技能培养

整合临床技能课程,规范临床技能操作。加强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重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一方面整合实践操作项目,开设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临床技能学”和“临床思维训练”,突出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比重,切实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并将教育部临床能力认证系列丛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教材,编写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对于每一个操作项目,都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考核标准。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临床见习、实习不断强化临床技能的培训,才能胜任在较为复杂的医患环境中的医疗工作。[9]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不可以脱离临床,相关培训要同临床思维相结合,不能只单纯注重临床技能的培训,要让学生明白临床操作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医学教育的共识。[10]

提高临床技能培训的质量。临床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由于人体个体化的差异和复杂性,需要医疗工作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应变力和判断力等。[11]依托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临床教学资源,定期组织系统培训、技能比赛、临床病例讨论等专题活动,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开展MOOC、PBL教学,临床思维训练课程为平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思辨能力。[12]强化技能考核,探索使用SP、OSCE等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出临床技能突出、业务素质高的合格的临床医生。在临床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突出我校面向基层目标定位,以“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为原则,按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加大课程重组与整合,制定和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实践能力。[13]

利用模拟教学资源,提升临床技能培训效果。随着对医疗安全的不断重视和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模拟教学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补充,其可以为临床技能培训提供低风险的教学环境,减少外部影响因素干扰,成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主要补充方式。[14]我校特建立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中心资源,获批陕西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临床技能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包含情景化综合急救综合训练系统、虚拟现实(VR)临床见习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训练空间和时间,有效缓解临床床边教学压力,同时加强课外基础性实践教学,主要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临床技能实验室开放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技能培训效果。

4课外实践促进岗位胜任力提升

学校建立了第二课堂制度,涵盖“科研学术与创新创业、思政与医德教育、先锋模范、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履历、文体活动、技能特长”等7大类27项内容。充分利用“青春西医”网络平台开展课外竞赛活动。一是学科竞赛类,二是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类,三是文艺、体育竞赛类。其中涉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个国家级竞赛项目。2016-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临床技能大赛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人数、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经费和获奖项目屡创新高。连续四届数十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5行业评价反馈促进培养质量提高

针对临床专业认证专家反馈意见,本着“专业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为满足基层之需”的原则,在常态化、多层次陕西基层卫生状况调研基础上,充分听取政府部门、临床专家、师生及家长代表等相关利益方意见,掌握基层对医学人才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需求。我校多次走访了省内外多家医院及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总体对我校近年的毕业生质量表示满意,其中医院认为我校毕业生在职业适应能力、团队精神、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较好表现,当地卫生行政机构反映我校毕业生执业医师通过率高,早期毕业的学生大多已成为各个医院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通过以岗位胜任力為导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我校进一步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学校将不断总结以往经验,通过对目前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进一步改善不足,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课题项目:西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2020JG-16);西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带教模式的探究(2018JG-23)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的启示[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477-478.

[2]FrenkJ,ChenL,Bhutta Z A,et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health systems in aninterdependentworld.[J].Lancet,2010,376(9756):1923-58.

[3]卢丹,史宏灿.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72-175.

[4]王维庆,邵宗鸿,徐哲龙,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医学教育管理,2018,4(4):263-266,275.

[5]崔莉,迟海涛,刘春娥,等.课程思政结合PDCA循环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73-77.

[6]李涛,郑欣慧,廖中曦,等.以创新性研究为学习导向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9):1427-1428,1440.

[7]耿彧,白涛.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术, 2019,33(3):269-271.

[8]董伟,詹瑧,张军峰,等.成果为导向的“探究性”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18 (12): 1206-1210.

[9]高巍,梁丽娜,刘佳,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重庆医学,2020,49(6):1018-1021.

[10]朱庆双,张建,贾建国,等.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医学教育管理,2016,2(1):332-339.

[11]侯玉东,沈建英.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建议[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7):528-531.

[12]向可可,刘翠,冯海艳,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在儿科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 813-816.

[13]王大伟,刘岩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医学,2015,36(6):1271-1272.

[14]陸洋,顾术东,刘亮.医学模拟课程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作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7):2680-2681.

猜你喜欢
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