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立场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探析

2021-01-03 19:19张早林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国家发展

张早林,宋 苗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坚持人民立场的制度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在“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中,不仅提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要求,而且把“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目标之一。为实现新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中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人民民主的原则。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做主,必然转化为在物质生产中的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充分的物质财富,在公平分配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闲暇时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人自身的解放。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实现。因此,探讨在坚守人民立场而非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少数统治阶级立场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无产阶级专政:有利于发挥人民的主体创造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无论在群众史观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观中都鲜明表现出来。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发现了人民群众是改变世界的最根本动力因素,将“现实的人”作为论述唯物史观的起点,探索人的本质。他通过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的”活动的意义,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指出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社会属性,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人作为类群体,它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随后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指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一切的历史活动都离不开人民,人民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精神财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进一步表明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为无产阶级探寻解放之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又明确提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自由平等联合体的完成。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形式的所有制的发展之上,建立了健全的工业体系,每一个人的自由的特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不再是基于体力、为了温饱的被迫劳动,而是社会物质基础可以为每个人提供生活的保障,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全社会剩余时间转化为全体民众的闲暇发展时间,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前提条件。[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国家观指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人阶级的国家应该转换政府职能,大力发展无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建设作用,以生产力的发展和公有制的实现、以阶级的消失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全社会的自由平等,让阶级统治性国家机器走向消亡,而把社会生产组织管理功能保持下来。马克思的国家观是从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中生长出来的,马克思在接触林木盗窃案等诸多的社会现实后发现了黑格尔国家观的“头足倒置”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通过论证国家的起源以及建构要素,将家庭归结到市民社会,并得出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3]由此可见,国家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管理职能。到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随之消失,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系列著作中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明确指出“过渡时期”自始至终都需要有国家的存在,即今日我国建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过渡时期会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可以给予无产阶级充分的时间完成过渡时期的艰难工作,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社会财富涌流。过渡时期需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完善国家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才能更高效的凝聚力量实现共同富裕。[4]

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他们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始终代表最广大、最多数人的利益,他们占有极少数的生产资料,是最具革命性、纯粹性和坚决性的阶级,而无产阶级也必须完成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而到现代无产阶级的话语语境发生了转变,无产阶级不再是一穷二白的困顿阶级,已经转化为人民性的话语,因此现阶段我国国家职能现代化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坚持人民性的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来实现共产主义,达到全人类解放的共同目标。所以以马克思的群众史观指导社会实践,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源泉动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领导下完善顶层设计,巩固国家权力体系与执政党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动能和主体性。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全面发展,让人民真正地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才能够有序地参与到国家治理建设的全过程,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以实现单个人的自由解放促进全社会自由平等的现代化。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性”的本质属性,从国家职能的历史变革使命中挖掘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二、人民至上:有利于党传承优秀传统和坚持初心使命

(一)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一直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是对民本思想的传承,为当代的国家治理提供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民本思想起源于对王朝兴废存亡的深刻反思,“施实德于民”“重我民”来源于商哀桀亡,开始认识到人民凝聚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越来越关注人的能动性,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了人在传统的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孔孟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要有爱民利民的仁政思想,轻刑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才能社稳固。汉唐是民本思想大繁荣时期,常用舟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君王和民众的关系,明清更是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君主要将百姓事做为国之重事。[5]

虽然各朝各代告诫统治者治国为民思想有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认识到民众是社稷的根本,官吏机关只有为民办实事、一心为民,才能够杜绝腐败,为人民所拥戴,社会才能严明有序。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始终强调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样认识到民心向背才是政治的核心,只有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团结、繁荣富强。从历史文化中“爱民如子”到现代的“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为中心”,虽然社会制度明显不同,但优秀的民本文化是值得我们借鉴、传承的,为党坚定人民立场提供文化依托与精神指引。也是因为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壤上,更能够唤醒人民民主自由的精神记忆。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身利益可言,探索现代化国家治理中民众需要扮演的历史角色,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下集中广泛的人民意志,以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肩负实现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二)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始终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不能脱离群众,“一切工作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6]。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被正式写进党章,明确成为党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要全力解决人民的困难疾苦,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致力于改变人民贫困现状,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旨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调了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发展的首要标准,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执政为民的核心要义,将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落脚在为人民谋利上,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政策,只有一心为民的政党才能受到人民长久的拥戴,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才能始终走在发展的前进方向上。[7]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忘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民利益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中。习近平提出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要以造福人民为目的,提出“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观。

作为领导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执政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在坎坷的革命探索中保持广大人民拥护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用革命建设的经验表明将人民利益始终放在首要位置,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才能早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发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优势,才能发挥党在实现人民利益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不忘党的初心,牢记党的使命。

三、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挥我国民主制度优势

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回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了谁、依靠谁、治理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人民始终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要激发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拓宽参与的平台,实现国家治理主体与目的相统一,将最广大的群众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有利于发挥我国民主制度的优势,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一)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人民主体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增强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责任意识。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创造性,人民拥有广泛的民主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国家治理的决策者和践行者,对国家治理的成效具有执行和监督的责任义务。人民群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拥有不竭的动力和无穷的智慧,是社会生产力的载体,是制度建构的源泉动力,主动地参与到国家治理、社会建设的献言献策中,人大代表集聚民众的意见、建议转变为提案,通过协商共议落地为政策法规。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拓宽民主参与的方式、路径,在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础上积累经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对社会公共服务工作进行直接的对话、参与、决策和监督。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责任主体,民主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间接掌握最广泛的公共权力,促进人民承担起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责任,激发出人民群众最宏大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量。

(二)明确国家治理服务人民的目标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意志凝结为国家的意志,人民的先锋队组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治理国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需要。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对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形势进行了全面思考和深入分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刻将人民最切身的利益置于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中,在更高层面解决最广泛的民生问题。在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贫困脱贫,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日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实行绿色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基本遵循;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以实现,促进国家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服务人民为目标,明确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把握住人民利益的生命线,以健全的治理体系与高效的治理能力,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坚持国家治理成效由人民共享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中,大力倡导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通过广泛的民主途径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创造出丰硕的现代化治理成果,“全体民众能够共同享有大家创造出的福利”[9],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由全人类共享,而不是由少数人获得福利,或者由少数人承担后果。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也促进着共享发展得以实现。首先,国家治理成效是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人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助力社会的进步、参与国家治理,所以没有绝对的无参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人民对国家治理的广泛参与,同样也保证了治理成效的广泛监督与治理成果的广泛享有。其次,共享国家治理发展成果有利于凝聚力量,团结群众。只有让人民都真实的享受到国家治理成效带来的福利,才能够动员民众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具积极性的参与实践,增强人民主体价值的使命感与信念感。同样,为了实现有成果共享、有制度保障、有问题反馈,也进一步促进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全方位、高效率。

(四)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集国家治理主体性与目的性相统一,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规定,国家治理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人民,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国家治理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所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是凝结科学性、合理性、目的性、价值性的集中统一。不同于西方推行的普遍民主,只参与选举不参与决策,人民作为国家治理的设计师、践行者与共享者,具有广泛的政治参与、真实的公共话语权、创新的参与方式,密切接触着国家治理的全过程,能够真实地反应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制度建设中实现,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实践方针政策的活动中去,能够及时地反馈治理实施中的问题与不足,再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形成新的发展需求,以形成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与循环。[10]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阶级虽然消失了,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国家依然存在但最终会走向自我消亡,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的历史职能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旨在将人民至于国家各项发展的利益中心,满足人民发展的丰富需求,提供人民发展的广阔平台,激励人民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有利于人民主体责任意识的增强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提高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特别是人民之主体的总体素质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物质化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个人的意志与生产合力的关系,形成的是一个庞大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是每一个人在共同结成的生产中创造的,每个人的意志通过技术路径、所有制路径、文化符号系统等将他们表达出来。每一个人在这个路径中虽然地位不同,但是都有意志,都是推动历史的力量。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人民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社会建设力量的组成部分,自己的劳动输出都是在为社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完善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加强民主决策、健全民主监督、实现民主管理、重视民主测评,民众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积极推进建设实践,以充分地发挥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激发人民主体自由意识的觉醒,挖掘群众中蕴含着的无限的潜能。

(二)有利于丰富人民发展的新需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广泛,体现在政治参与、文化需要和精神满足等方面。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生产力从极度落后发展到稳定进步,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并提出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这正是我国人民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不是要压制劳动人民需要的发展,相反是要全力发展人的需要,同样也不拒绝满足人民发展而来的各种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将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检验我们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最高标准。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以丰富人民物质财富基础,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到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刺激更广泛而丰富的人民需求,还需要找到发展的短板,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城带乡,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全社会剩余时间转化为全体民众的闲暇发展时间,为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有利于人民能力的全面发展

认识问题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在国家治理中人民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肩负主体自身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担当,以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就是要将广大人民都熔铸到政府决策和执行中的各环节,并以积极有序的方式发挥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完善监督问责制度,让民众的声音有出口、话语有力度、贡献有价值,以此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意义,真正体现与剥削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人民应高度关注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决策和实践的全过程,对贯彻各项措施的目的性、合理性、效应价值予以追寻,对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予以监督、追究、问责和处罚,并助力实现政府重大决议,弘扬正能量的积极思想,对政府取得的优秀成绩予以积极的肯定和宣传,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及时反映,发挥人民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群众优势。人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力、智力、交往能力、劳动力、创造力、协调能力等等,能够得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均衡,广泛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充分的为每个人提供锻炼的机会。

(四)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指世界范围内每个人的发展,是和无产阶级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使命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的出现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其理想的共产主义事业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只有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其存在才和实现一样具有世界历史性。“共同体”思想贯穿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文明多样化、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网络复杂化等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等变得越来越深刻,人类社会成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历史超越,也是消除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成果,也是全人类的经验财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仅是实现以本国人民为利益核心的发展,也旨在将全人类的命运连接,休戚与共,共享发展成果,以推进最大范围内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早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最高理想。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马克思的国家观与群众史观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优势,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不忘党的初心与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与主体,坚定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我国民主制度的独特优势。国家治理的意志是凝结于人民的意志,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体现造福于民、服务于民、发展于民的最终目标。人民性凝结了国家治理的目的性、价值性、效益性,其优势地位尤为显著,人民立场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为早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凝心铸魂。

猜你喜欢
现代化国家发展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