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 凯
Plog 是picture blog 的缩写形式,译为图片博客,它与Blog、Vlog 等都属于垂直细分的传播形式。逐渐成为受众展示自我的选择。
Plog 与短视频最大的不同,除了内容展示为静态以外,还在于作者的个性化表达十分强烈,属于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和人际感知媒介。短视频从最初的15 秒,到Vlog 形式的长视频载体诞生,这个过程中可以感知到受众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与Vlog 早期流行的方式相似,Plog 的传播形式同样靠着明星效应火爆起来,以古力娜扎、欧阳娜娜等艺人为例,她们以记录日常为传播点,在社交媒体中分享日常点滴,从而加深了受众对Plog 的认知。
1.内容极具个性化特征。作为一种共享型日志,Plog 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将“自我中心主义”的叙述情感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Plog 借助摄影的技巧与审美,满足了作者与受众追求个人IP 的初衷。
2.身份认同与形象建构。Plog 通过对照片的修改、涂鸦,建构了记录者的互联网形象,促进了作者与受众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记录者将个人隐私领域逐渐转变为群体镜像,迎合了记录者的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需求。
3.受众的猎奇心理和网络窥探欲。Plog 作为纪实性传播,其展示的日常生活细节激发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与窥探欲,从而推动了Plog 的大众喜爱度。这样的网络围观促进了受众的心理满足感,同时带动Plog 的推广分享。
4.图片含义的精准传播与表达。原图作为一种符号,其囊括了明示、暗示、拟人、隐喻等象征意义, 经过文字、贴画等涂鸦而成的Plog 精准表达了传播者当下的心境,且观看时间短,节省并契合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
在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传播中,许多新媒体研究的学者都称网络空间是一个现实社会衍生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民逐渐在与现实社会群体存在差别的“虚拟社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Plog 的创作形式加强了记录者角色认同。
社交媒体的大众化为用户提供了以分享为目的的“舞台”,而每一条Plog 都是用户提前设计的“舞台呈现情景”,发布内容的类别也极具多样化,任何见闻都能成为素材。虽然用户将私人生活公开到了“台前”,但是社交媒体的受众观看到的仍然是经过传者主观修饰的内容,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带上了一层“表演”的性质。
但在“强关系”影响之下的社交媒体,其“公开化”相较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来说更加透明。因为用户在构建形象“公开”的过程中,受到了更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如果公开内容表演过度,就会招致在社交媒体所处的“强关系”群体中的不信任。
在纷繁复杂的社交媒体的影响之下,被动的受众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知——喜欢“美”的事物。在这种热潮中,衍生出了许多的美颜App。因此,社交媒体中的许多用户为了Plog 在“台前”更加美丽,都会通过自拍、修图等软件精心制作之后呈现出来。用户营造出了一个偏向自我满足的“景观世界”,来达到用户自身想要建构的“人设”。在这些软件的帮助下,“真实面目”逐渐被技术隐藏,传播学的技术学派的悲观看法认为,技术会带来符号的象征作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过度“美颜”之后的图片或视频在传播的过程中,其象征的个人“真实性”削弱,Plog 中的受众遭到传播者的“人设”符号限制,无法真正深入“真实”。
当下,众多社交媒体App 都有对网友设置分组的功能,Plog 记录者对不同的人设置分组,选择性地对分组好友进行Plog 的呈现。针对这一现象,其实与第二点美颜、P 图的原因相似,用户的“表演”都是以对角色的设定为基础的。用户对观看自己“前台表演”的受众同样有一个选择,社交媒体中的什么人可以观看这个内容,什么人不可以观看这个内容,会在“自我表达”和“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受众范围”或者“受众规范”。
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十分合适,“主我”服从于自身的欲望,但是要在“客我”的评价中塑造“主我”,“客我”可以促进“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也就是在他人的社会化评价中,不断发展。但对某些人群,“主我”不想让“客我”呈现,不想听到此人群对此次“表演”的“评价”,便有了分组设置的选择性“表演”行为。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状态面貌的自我。由于虚拟的网络社会给了用户自身更多的角色转换的自由。“虚拟性”的“前台表演”让用户的“人设”有了自由转换的可能。因此他们通过Plog 在社交媒体中呈现时,就能更方便地展现多样性的“角色”。这种多样性的呈现,可能是用户有心设置的,但也可能是无心的。因为目前新媒体以“强关系”为纽带的“关系链条”有了一定程度的打破,社交媒体中的人可能是非常熟悉的父母、亲戚朋友等,但是也有了一些稍弱关系的人群,例如不熟悉的同事、同学等。这种关系圈层的多样化,也就促使用户想通过Plog 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自己。
1.使用与满足的心理驱使。传播者通过Plog 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中展现自我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想要在他人的评价中达到内心的“自我满足”。这与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相似,网络中的用户使用任何一款软件或者进行任何社交活动,都有一个“使用与满足”的过程并产生结果——满足或不满足。在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能动性不断强化,个人用户也担任起了“传播者”,那么在Plog 传播中,用户为了达到“满足”的结果,就会从自己入手,选择、加工表达的形式。
2.用户对自身“认知元素”的平衡。人们在观点、态度、行为之间具有一种一致的平衡的趋向,一旦这些认知元素出现失调,个人就会通过改变认知元素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的方式,来再次达到认知元素的平衡。在社交媒体中,关系的复杂性就使用户在推送Plog 时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为了让这个“认知”平衡,用户就会不断地通过在不同情景下的“角色设置”来达到需求。
1.猎奇心理与偷窥欲。Plog 的诞生,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向他人展示私人生活的途径,受众通过Plog 在短短几分钟内观察到传播者的日常生活,再加之Plog 含义的精准传播,给受众带来逼真的心理体验。例如,欧阳娜娜在Plog 中展示自己的穿搭被众多网友效仿,此举完成了普通受众的心理投射,拓宽了Plog 的功能。
2.情感宣泄与错位效应。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便会开始寻求情感上的共鸣与体验,Plog 便为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圈层。Plog 的记录式内容会引起受众的在场心理。在内容的展示过程中,创作者始终保持与受众的“直视”,仿佛在与现实中的受众平等化地沟通与交流,带给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Plog 的叙事性陈述使得受众在短时间内与传播者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情感勾连,其仪式化的传播过程必然会出现异于正常心态的行动,例如抄袭、模仿、“人设”崩塌、虚荣等。作为一种通过视觉传达情感的媒介载体,Plog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觑。
Plog 展现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更多的是通过对图片的涂鸦体现审美素养以及对于时尚的传播,因此,拒绝内容同质化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鲜感就显得格外重要。
面对受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准,Plog 的内容选择、图片处理等将面对空前的挑战。创作者除了在广义上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准外,还要加强Plog 的制作精良程度。传播者可以建立Plog 社区,互相交流经验。
Plog 通过图片涂鸦的方式以记录生活日常为传播点,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体现新的传播特性。但是Plog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传播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Plog 博主应当提高审美素养,避免过度“虚假人设”的呈现,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保持一定的“真实性”,要学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客观评价,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