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地气的事物反映重大主题

2021-01-03 17:54王学文,齐静,张依盟
青年记者 2021年6期
关键词:芝麻小镇稿件

作品:《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出处:《河南日报》,2019 年6 月3 日一版

主持人:王学文(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主任)

讨论者:齐静、张依盟、刘一颖(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王学文:以非常接地气的采访,寻找到非常接地气的事物,以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反映出该事物的变化,并且深入剖析纹理,使小小的事物(芝麻、花生)反映出中央的重要政策。这是这篇稿件最引人之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小见大获大奖

齐静:这篇稿件反映的是农业“三产融合”——大家可能知道它的概念解释,但它是如何在农村发挥巨大作用的,很多人无法用既形象生动又准确到位的语言表述出来,而该篇稿件作者做到了。这篇稿子抓住“三产融合”这个国家重大战略,通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讲清楚、说明白。

作者先是来一系列场景描写:“一望无际碧绿的芝麻地里,粉墙黛瓦的芝麻小镇大门格外惹眼”“可以在年庄磨坊村亲手榨一道石磨香油,可以在采摘园里淘些时令果蔬,还可以在小溪里摸鱼虾、田野里捉蚂蚱”,紧接着又对应上述场景描写解释了一二三产是如何在芝麻小镇体现出来的,如二产是“芝麻的籽、花、叶、秆全部成为工业化生产原料,产品由传统的小磨油、芝麻酱,到附加值极高的系列保健品……”,让读者对“三产融合”一目了然。为了再次讲清“三产融合”,作者又引出芝麻小镇的开发商、蓝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介绍,用农、工、商三个不同身份来解释,颇有新意。

刘一颖: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肯定河南近些年工作,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这为河南省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为当地新闻工作者划出了“爆款新闻”诞生范围。

紧紧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河南日报记者以“三农”领域为报道主要方向,来到河南最具代表性的农业大市驻马店寻找答案。果不其然,记者收获了一条大鱼。

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首先,要吃透“上头”,总书记对一个重点工作的指示批示、中央的决策部署,就是我们开展新闻采访报道的主要发力点。其次,要到“最具代表性”的地市或者个体中,开展扎实持续的采访,这才是“新闻富矿”的地址。此外,“淘金”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蹲守与挖掘,才能找到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故事。

张依盟:文以载道,文道并重,新闻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承担“载道”“弘道”“传道”的重任。这个“道”就是中央政策。做有思想、有知识点的新闻,虽是老话题,却是当代新闻人需要面对的历久弥新的课题。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要在吃透“两头”(即政策精神和基层情况)的基础上,扎实采访、深入思考和深度挖掘。这篇作品做到了这些。

王学文:反映一个省对中央领导人要求的落实情况、一个省落实中央重大政策的情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长篇大论,概括提炼,高屋建瓴,一种是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这两种方式在省报上各有其长,各有其用。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从冲击国家大奖的角度来说,后者以以小见大、灵活生动的写作方式,往往容易胜出。对前者来说,你无论多么深刻地概括提炼,毕竟是一个省的工作,这对面向全国的中国新闻奖来说,竞争力上就有点不那么强。

“花生芝麻”选点精巧

齐静:写文章讲究“虎头猪肚豹尾”,“虎头”指的是文章开头要写得精彩。“‘磅秤上放粒芝麻——无足轻重’,这句歇后语打趣的,是芝麻的小。小小一粒芝麻的事,能做多大?”“你可以到平舆县蓝天芝麻小镇来寻找答案。”文章开头,一句歇后语,一句自问自答,让文章瞬间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张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刘一颖:是的。这一问一答向读者透露了不起眼的“花生芝麻”其实暗藏做好“三农”工作的大门道。在娓娓道来中,文章描绘出驻马店市蓝天芝麻小镇、正阳花生小镇跳出“三农”抓“三农”的创新求变的生动场景。

张依盟:文章开篇开明宗义,作者没有堆砌材料,而是通过深入采访,仔细观察,见微知著,把读者带进一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画卷:走进占地8000 亩的小镇,你可以在不同的时节沉醉在桃花、荷花、丹桂的香气中,可以在年庄磨坊村亲手榨一道石磨香油,可以在采摘园里淘些时令果蔬……这一段文字,语言非常鲜活,画面感强,芝麻小镇的“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跃然纸上。只有到现场,才能感动自己,写出好开头。

王学文:脚力到位,笔力才能厚重;眼光敏锐,思想才能独到。有时候,我们写不出好开头、找不到好寓意,是因为我们对采访对象、所写内容理解不深,没有真正走进去、深进去。想写出有深度、沾着泥土味的报道,记者必须要深入一线、基层,带着思考去发现、去分辨,去找“有知识的新闻点”。

在杂家基础上尽量向专家靠拢

张依盟: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性,它不应当是对孤立事件就事论事的报道,而应能启迪读者。在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传统农区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作者在蹲点中,通过采访和思考、提炼回答了这一问题。

首先,作者对芝麻小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括提炼,可以看作一本具有知识点的“手册”:第一产业,小镇按照“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供种、播种、施肥、技术指导、收购“五统一”,建设有白芝麻特色种植示范园、智慧农业科技园、花果采摘观光区、有机瓜菜种植基地。第二产业,建设有白芝麻科技产业园,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价值链条不断攀升,实现了对小小芝麻的“吃干榨净”。第三产业,建设有以白芝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围绕芝麻设计消费和服务项目。新时代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新理念新思路,芝麻小镇和花生小镇的实践印证了“三农”理论。

其次,长期以来,河南农业主要是提供初级农产品,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如何将“短板”变“长板”?作者通过所见所闻、搜集材料、思考理解,总结出:二产是“引爆点”,二产既可以反哺农业,提高供给质量;又可以托举服务业,满足市场需求,是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经过作者这么一深入剖析,怎么实现三产融合,路径出来了。深度报道是党报的传统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优做强党报的深度报道,有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刊发后,以其极强的思考力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但被新华社、人民网等数十家门户网站转载,而且引起省直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河南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批新型农民开启了返乡创业的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王学文:怎样实现这种深入剖析、具有思想性?

刘一颖:记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单靠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这篇稿件告诉我们,要向采访对象借智。这要求记者首先了解报道行业,需要丰厚的知识储备,让对方愿意与你聊,而且聊得有见解。如果记者本身积累薄弱,就会谈不到点子上,谈不到深处。

这篇稿件记者曾讲到,驻马店市副市长刘晓文、企业家冯志合与记者一见如故,聊到忘记吃饭时间。大家彼此在交谈中,从现象到本质、从零碎到整体、从局部到全局充分交流,“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困惑、坚守和探索和盘托出,给记者理出一条清晰而富有特色的“思想链”。

采访对象“帮着”记者把稿件思路列出来,是双方思想、学识、见解相互碰撞启发的成果。所以,做好前期知识储备是保障,与采访对象开展高质量的对话,才能收获高质量的采访“笔记”。

王学文:业务性质所限,有人说记者是杂家。但我们要在杂家的基础上,尽可能往专家上靠拢。就是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深越好,能够与这一领域的权威对话,相互启发,把问题引向深入,把稿件写得有深度。

语言风格有特点

刘一颖:这篇报道语言很具特色,有点像一篇“旅游宣传词”。就采访报道的内容而言,本就是介绍“农业三产”的成果,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业。所以,这样轻快有趣的语言风格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在采来干货满满的内容后,可在“写”上多用用心思,寻找一种新颖恰当的语言风格,会增色许多。

此外,记者在稿件中的表述,还像一位老友向你分享了一次值得一说的所见所闻。看似“轻巧”的表达,其实是记者充分把握、吸收了采访内核,并重新“输出”。

我们习惯了对方说什么,我们就写什么,用心点,就是改换一下语言表述、微调结构,却没能做到“吃进去、写出来”,成为采访对象“文字思想的搬运工”,而没有展现记者的思想和功力,所以,在“写”的过程中,记者应该更用心,“七分采、七分写”。

齐静:语言表述平实有力、言简意赅,让人印象深刻。在描述场景时,作者连用四个“可以”,通过排比句把芝麻小镇的美丽风光呈现出来;在谈到“三产融合”时,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解释清楚,如“围绕芝麻设计消费和服务项目,吃、住、行、游、购、娱各项要素齐全,从口腹之欲到精神之享,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总有一款满足您”,让人阅读起来轻松、易懂。

张依盟:在表述上口语化、生活化,多用动词,节奏感强,采用与第二人称“你”对话的形式,这篇稿子迎面扑来一阵朴实乡音。

王学文:内容决定形式,适当的形式能够增加内容的分量。这篇文章生动、接地气的表述,恰当地表述了它的内容。这样的语言来自哪里?来自一线采访的现场感受,来自平时的语言积累。记者只有去现场切切实实感受要描述的事物,心有所动,才能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走基层永远要坚持!○

猜你喜欢
芝麻小镇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香喷喷的芝麻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