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李晨宁 韩正波 常晓红 张 薇
(辽宁大学化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教育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生命线,最能彰显教育强国内涵的就是质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我国教育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良教”的高质量发展。[1]接受高质量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灵魂,其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对高校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校由“量”向“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中心任务,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教育等级越高,就意味着对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高。随着教育工作的精进发展,目前高校教师所具备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实际教学所需,但由于教师自身条件,如家庭等非教学工作影响,使其疏于对自身知识储备的更新。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念、知识层出不穷,而有些高校教师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新知识,这势必会造成所教之知非学生所求之知,“老化”的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前钻研与设计能力作为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反映高校教师教学设计的质量。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存在过于依附教学设计或忽略教学设计的现象。受教师自身能力限制、备课时间不充足等因素影响,很多高校教师仅凭记忆或经验授课,很少进行课前钻研,甚至不做教学设计;而有的教师由于经验水平不足,课堂实施完全依附教学设计,不会随机应变,导致课堂实施中出现课堂形式单一、课程内容枯燥、课程逻辑含糊等现象。
课堂管理是课堂实施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进下,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已然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如今,我国高校课堂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上课玩手机、课堂作业相互抄袭、学生上课专注度不够等。面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当行为,有的高校教师采取“放养模式”,放任其自流;有的高校教师则采取“专政模式”,让学生绝对服从他们的个人权威;而真正适合“问题学生”的管理模式应当是“民主模式”,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
教学研究的过程即教师不断思考教学程序,即时总结教学经验、深刻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由于其不具备充足的科研条件,缺乏较高的科研能力,在教学研究上往往事倍功半。
目前高校教师的线下教学能力日益熟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以技术为支持、以网络为常态的数字时代,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及线上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特殊时期,全国高校实现了全面在线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方式的生疏,以及教学模式的老套,线上教学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
提升知识素养是新时代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入职后,首先应该充分的利用校内资源进行学习,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其次要充分把握学校提供的跨校学习机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MOOC、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学习。始终坚信自我完善是教师追求进步的前提。高校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学生,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而不断解决问题,充分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高校而言,努力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不竭动力。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静态评价机制,即从各方面给教师打分排名,分成优、良、合格、差不同等级,这一评价机制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与合作。在新的教改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构建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以促进高校整体发展。其次,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高校教师真正做高校的主人,切实的传授本领和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成绩、就业率、升学率等。
推动教学研究是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要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创造性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微格教学研究小组,让广大教师集体参与,互相评议,一起分析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师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又可以切实的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良好课堂纪律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针对目前高校课堂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管理中制定合理的课堂管理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树立教师权威。教师要以幽默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借助新技术实现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有趣的学习,争取实现更大的教学成果。
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线上教学能力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2020年初,为配合国家统筹推进防控工作,各大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育,而且周期甚至长达一个学期之久。与传统线下教学不同的是,线上教学更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及灵活的转变授课方式。高校平时可以多举行多媒体教学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线上教学水平,高校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授课方式灵活调整课程安排,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强国的进程。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勇担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通过如上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总之,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多方努力,才能促成教育质量的加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