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300070)
就如何培养研究生骨干问题进行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骨干培养模式体系,不仅对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医学人才承担着人类医疗和预防保健的重要职能,因而医学研究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研究生在培养上具有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而且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分布在校外培养单位进行临床及科研工作,住宿地点分散。因而医学研究生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信息传达不及时、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困难、管理难度突出等特点。医学研究生的特点使得医学研究生骨干在研究生管理、信息传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但同时研究生骨干同样来自医学专业,面临诸多学业和临床压力,因而医学研究生骨干的培养同样面临困难与挑战,梳理出适合医学研究生骨干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医学研究生骨干在医学研究生学习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对医学研究生骨干的培养,打造兼具医学知识技能和管理服务素养的高素质医学研究生骨干队伍是坚持五育并举,助力全体医学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医学研究生骨干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团结和组织全体医学研究生的有利抓手,更是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除了精湛的医术之外,高尚的医德同样重要。加强医学研究生骨干培训能够间接增强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过医学研究生骨干的朋辈帮扶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影响周围同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他们在研究生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加强全体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研究生骨干队伍中,有一些研究生确实具备一些突出优势与特长,他们能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兼顾好专业学习和学生骨干工作任务。在医学研究生管理难度大的现实条件下,仍然愿意做好研究生管理教师的助手,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并积极投身于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增强医学研究生骨干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增强管理服务本领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激发自身潜力,不断深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更多优秀的医学研究生骨干脱颖而出,为其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整体横向结构呈现出女生数量明显大于男生数量的特点,纵向结构呈现硕士研究生数量明显大于博士研究生数量的特点。体现在研究生骨干结构中同样呈现这样横向和纵向特点。这样的队伍结构对于研究生会和其他研究生团学组织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达到研究生各项活动特别是一些学术性活动的最优效果。
由于医学研究生学业和临床及科研任务繁重,很多校外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居住地分散等特点,在种种现实客观条件的压力下,医学研究生骨干作用的发挥有时候是十分受限的。例如研究生会举办的各项有利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文娱和学术活动,参与度有时不是很高,在后期走访调研中发现,主要是因为研究生们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加上回校距离较远等等。此外医学研究生骨干同样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所有的活动都需要付出长时间的精力去准备,如果没有良好的活动效果作为激励,就会造成研究生骨干们执行力缺乏,而希望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上。
研究生骨干从正式任职到卸职时间一般为1-2年,医学研究生同样如此,在这种时间的限制下,加上医学研究生本身的学业压力大和空闲时间较少,有时候对于研究生骨干的培养显得非常薄弱。加之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骨干的培训多以较为枯燥的讲座为主,对研究生骨干的吸引力较差,即使参加完培训也收效甚微。长此以往,所谓的研究生骨干培训也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研究生骨干队伍不稳定,归属感差的现象。
高素质医学研究生骨干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医学研究生骨干队伍在选拔时要兼顾学位类型和学生层次的考量,比如临床专业研究生在较大的临床压力下可能无法兼顾好学业和学生工作,适当的吸纳博士层次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骨干队伍,能够平衡研究生骨干队伍结构,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打好基础。专业素养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一套完善的、有计划、有步骤骨干培养模式必不可少。特别是要针对医学研究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培训机制。首先,在培训形式上,力图更新目前高校研究生骨干培训采用的讲座形式,可以尝试结合医学研究生的特点,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激发研究生骨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医学研究生在时间和学业科研上的压力。其次,在培训模式上,医学研究生骨干的培训必须要分阶段进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培训分为初期、中期和结束等阶段,其中应当包含一些实践机会,使研究生骨干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后期设置总结反思阶段,是医学研究生骨干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在反思中提升自身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
要增强医学研究生骨干培训的效果,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必不可少。研究生骨干的考核在设置时,应该明确研究生骨干具体岗位职责并将各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建章立制,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医学研究生带来过重的负担,以达到有效的考核激励目标。依据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医学研究生骨干考核量表,可将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指标融入其中,通过考核加强对研究生骨干思想价值引领和行为指导。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激励人的手段和内容应当充分考虑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将个体需要的满足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一致化。因此,对医学研究生骨干的激励可以通过设置一定奖项来奖励表现突出的研究生骨干,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其他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可将表现优秀的研究生骨干所获荣誉量化为加分项作为评奖评优参考依据,来激发医学研究生骨干重视自身担任的思想价值引领和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奖励先进来激发医学研究生骨干的获得感。
医学研究生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如何更好地发挥研究生骨干的作用是研究生管理教师应该思考的一项课题。面对医学研究生人员分散,不能跟其他专业研究生一样具备人员较为均等的班级建制的现状,医学研究生骨干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一要拓宽与研究生骨干的交流沟通渠道。研究生骨干发挥好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桥梁作用的前提是通畅的沟通渠道。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可以通过设置邮箱、群组等方式实现与研究生骨干的实时沟通。此外每年应当组织不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代表召开座谈会,使院校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各方诉求。二要言传身教增强研究生骨干的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能够使教育对象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和悦纳感的力量,是一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推动力。研究生管理老师与研究生骨干应该在日常工作、交流过程中应该处于平等地位,言传身教增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研究生骨干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平衡好学业和学生工作,提升日常工作的有效性和亲和力。医学研究生骨干对于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更应该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发挥研究生骨干对散在不同培养单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