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及初步探讨

2021-01-03 16:12孙瑞利王凡平谷川莎化瑞芳王琼梓张晨光牛新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诊断学白血病思政

孙瑞利 王凡平 谷川莎 化瑞芳 王琼梓 张晨光 牛新清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政课程”这个主渠道,新时期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纲要开宗明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各个专业课程中,将德育渗透、贯穿所有的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局面和思想政治格局[3]。

在我国,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4]。高素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医术,即专业知识教育,具有精湛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能力;其二为医德,即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良医。本文就我校五年制临床本科各专业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实验诊断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实验诊断是以实验室检查结果或数据为依据,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5]。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侧重点以实验的临床意义、实验结果分析评价、实验项目的选择、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为主[5]。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主要侧重传授专业知识,讲解每个检测项目的概念、检测原理、参考值及临床应用,很少重视德育元素,很少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上[6]。

我校实验诊断学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考试课,理论22学时,实验16学时,每年学生约2000人,课程设置在同学们学完医学基础知识,即将接触临床课程之际,同学们思想比较迷茫,既有对专业知识的好奇,也有对未来行医路的困惑,因此,能否搭好实验诊断学这座“基础-临床”“学校-医院”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我们应将课程思政元素尽早地融入到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

2 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在学校高层的部署安排下,我们编写了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及案例库,以便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以下举几个案例,以见一斑。

2.1 辩证思维,以毒攻毒

知识点:《诊断学》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健康人血细胞数量、比例处于参考范围内,超出参考范围常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多数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并伴细胞质量改变。这些改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起重要作用。

融入思政案例: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陈竺在导师王振义院士的启发下,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除了杀死白血病癌细胞外,有没有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方法呢?于是,他们着手寻找一种能分辨“敌我”的药物,在不伤害“无辜”的前提下对癌细胞进行“改造”。1985年,他们的研究小组首次将反式维甲酸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白血病细胞可被“改造”成接近“正常”细胞的临床试验,用维甲酸合并化疗,近半数的患者获得5年无病生存期[7]。

但是,仍然还有50%的患者复发,并产生对维甲酸的抗药性[7],是否有新的办法来治疗复发的患者呢?中药有“以毒攻毒”的观点,于是,他们决定试一试砒霜,随后试验证明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白血病取得了成功。国际同行评价:两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靶向治疗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PL)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从约25%跃升至约95%,使其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APL。这种联合靶向疗法已成为国际上治疗APL的标准疗法[8]。砷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显示了它的威力,中药也被推向国际医学界。

提炼思政元素:几十年间,王振义、陈竺教授团队在白血病的研究过程中坚持辩证思维,为创新白血病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原动力,不仅杀死癌细胞,同时改造癌细胞,把敌人变同志;而且独辟蹊径利用祖国传统文化以毒攻毒,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砒霜对正常人是毒药,而对白血病患者是良药,终于探索出早幼粒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造福患者。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更加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2.2 领时代,创未来

知识点:《诊断学》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主要用于临床有出血倾向、出血病患者以及血栓前状态、血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也用于抗血栓和溶血栓药物疗效的检测等。

融入思政案例:王鸿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实验诊断学和临床血液学专家,医学检验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检验的优化组合诊断”和“在检验检测下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使血栓病和出血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在20年前就在瑞金医院得以实现。他提出“外科手术前必须检测PLT、APTT和PT,以防围术期异常出血发生”的观点,得到前卫生部采纳并下发文件全国执行,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他在国内首先创建了40余种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建立了血友病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中国方案”,世界血友病联盟将其纳入《血友病治疗指南》[9]。

提炼思政元素:“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讲的这番话,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成为越来越多的科研力量追求和践行的目标。而王鸿利教授从医执教近60年,一直践行着这种思想和观点:在临床应用方面,结合国内诊疗实际情况,提出新观点、做出精准治疗方案,使广大患者受益,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其制定的“中国方案”被写入世界治疗指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在世界科技前沿为祖国争光。我们大学生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树立文化自信,引领时代新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3 蚂蚁爱“蜜尿”

知识点:《诊断学》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尿液检测包括理学检测、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正常人尿中可含微量的葡萄糖,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常见于糖尿病、内分泌性疾病及肾脏疾病。

融入思政案例:远古时期,人们就了解到尿液的颜色、黏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古印度医生曾将尿液倒到地上,如果这种尿液能招来蚂蚁,就说明它是患“痈”的患者排出的“蜜尿”,这可能是人们知道的最早的尿糖测定方法。1674年,英国有一名著名的医生,他是世界上尝尿诊病第一人,他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格外甜,“极其甜美,就像被蜂蜜或糖浸透了一样”。1880年,英国物理学家花费60年研究糖尿病,研究出干粉试剂测尿糖的药丸。1883年,英国医师发明测尿糖的干化学试纸。1911年,美国17岁大学生提出一种稳定、实用、方便地测尿糖的溶液—班氏试剂。直至1970年,用于尿液检测的自动化分析仪开始使用。

提炼思政元素:回顾尿糖检测发展史,从最初观察到“蜜尿”会吸引蚂蚁这种现象到尿液中葡萄糖成分的证实,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从现象到本质探索的重要性,临床诊疗过程中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和疾病相关的“小现象”,只有认真发现、仔细探索才能得出真理、得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另外,尿糖从发现到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良,前后延续几千年,是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有人为了探究真相亲自品尝患者的尿液,我们看到了在科研的道路上,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2.4 疾风知劲草,疫情现担当

知识点:《实验诊断学》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感染性疾病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寄生人体所引起的传染性及非传染性感染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的医学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感染性疾病已发生变化,完善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流行有重要意义。

融入思政案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会议,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集体和个人。

提炼思政元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引入课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使命。

3 高校课程思政进课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校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做到如盐于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生成精神大餐呢?

首先,高校教师要提高思想觉悟。要深度思考我们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认识到育人和教书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思政进课堂只是新形势新时代下育人的新方式,而非额外的任务或负担[11]。只有思想上认同并重视,才能使思政进课堂融入得更自然、更有效。

其次,高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拓展联想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本门课程、相关课程及前沿研究熟练掌握和统筹把控能力是融入思政元素的前提[12],教师要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对自己的课程重新梳理[13]。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可以从本门课程的发展史、相关知识领域的名人故事、某种方法的发明史、科学研究过程中典型的失败成功事例中联想拓展。防止课程思政建设“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14]。只要传播的是正能量,传递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能承担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都是成功的思政课程融入。

再次,要合理安排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比例。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甚至大学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点,高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及所授对象灵活把控二者比例:既不能满堂专业知识,这样思政进课堂就是一句空话;也不能满堂思政内容,这样会失去专业课的阵地,变成专业思想教育的课堂。两者要有机融合,适时适度穿插,才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使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回味悠长[15]。

猜你喜欢
诊断学白血病思政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