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钢 朱洁 张诗婷
近年来,媒体已与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融为一体。传统媒体产业正在从战略、文化、组织和技术多方面被重塑,由此引发了对媒体和传播教育的新需求。教育部在2018年1月颁布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培养具备跨媒体信息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和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能力。“跨媒体”“融合媒体”和“综合”等核心用语也在2018年颁布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中高频率出现,“国家标准”中还专门开列了“融合新闻学”“融合新闻创作”“数字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凸显出国家和行业对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
分科制的形成是近代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研究不断细化深入的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学科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有效整合,但也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强调专业性和独立性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院校纷纷开展学院、专业和学科间的联合教育活动。例如,密苏里大学是美国第一所设立新闻系的大学,该大学与法学院合作,开发了本、硕、博多层级的综合培养体系。2014年,一个为期六年的“联合学科”试点项目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启动,以计算机与英语、计算机与音乐为开端,探索文理交融的独特学习体验。[1]
学科建设是培养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基础,需要通过从内到外打破学科壁垒,深入推进学科融合来实现。向内,要破除本学科内跨专业的障碍,将人才培养机制从一个学科转变为多个学科融合。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实现专业融合的第一步是施行大类招生。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不分专业,注重开阔眼界,夯实基础。为了帮助新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快速全方位了解传播专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别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采取系列讲座形式,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聘请本系16位教师每周就相关话题展开教学与研讨,内容涉及新媒体、媒介素养、广告创意、纪录片制作、学习方法分享等,向学生展示了传播学丰富多彩的学科面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生第一年除了开设“传播学概论”和“广告学概论”外,还开设了“数码摄影”“图文设计基础”等基础实践课程。将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通识课程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建立“大传播”的理念,避免过细过早的专业条块划分剥夺学生充分发掘自我兴趣与特长的机会。二年级分专业后,核心课程根据师资与培养目标打包为新闻业务、数字传播、视听传播、传媒经济与创意传播四个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学习。授课教师也不再根据教研室安排教学任务,而是根据授课模块组成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向外,要实现其他学科和其他专业与本专业的融合。新闻传播学与众多人文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涉及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门学科内容,所以一直被视为杂家之学。同时,新闻工作者也由于报道内容包罗万象被划分为政治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不同类型。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只专注于传统的采、写、编、评这样的新闻业务技能培训,要跳出专业设置的窠臼,在相关学科间形成知识集群,建立多元化的学科生态,实现协同放大效果,助力融合创新。为此,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在一年级开设了“社会学概论”“美学概论”等跨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其他年级引入中文、外语、哲学、经济学、设计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兄弟院系已经开设的“基础写作”“跨文化传播(双语)”“科技传播”“消费者行为学”“新媒体交互设计”“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等课程,通过或与外专业合并上课、或聘请外院外系教师、或直接由本系教师任教,实现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式融合教学。
在今天万物互联、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公民新闻盛行,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主体性危机”,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教育者开始认识到,过细的专业划分割裂了知识与学习的整体性,造成了学科壁垒、影响了学科创新,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从培养记者的职业性转变为培养复合型、跨专业的融合型人才,让学生跳出“小新闻”到更加广阔的社会大生活中去,将扎实的专业技能与高尚的家国情怀相融合,将广博的知识素养与正确的价值判断相融合。
由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重构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奉行专业教育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轻视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割裂了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水平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单一的技能培养转变为对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从单一的专业教育走向专业与通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价值的全面融合。
首先,把提升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充分利用四川本地丰富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认实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影像创作实习”等课程,组织学生前往范长江纪念馆、建川博物馆、朱德故里、小平故里等地点,通过献花、观展、听报告、拍摄、写报道、心得交流等方式开展实地考察学习。特别是坐落在四川内江的范长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先驱和近代最著名的记者范长江而建,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绝佳基地。通过一系列实习实践和考察参观活动,丰富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提高了学习兴趣,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想,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真正做到了“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
其次,高度重视道德素质培养。当前,媒体道德与伦理正在受到科技进步的严重挑战。新技术如大数据、AI和5G飞速发展,然而也带来了新闻失实、隐私泄露、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等诸多全新的问题。由新技术所引发的新闻伦理的迷失、新闻工作者主体责任意识的淡漠,只有通过建立法规, 加强监督、合理运用新技术、提高从业者道德素质才能解决。为了维护智媒时代的新闻伦理,构建人机协同的良性局面,整个社会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从新闻传播学教育来看,我们需要从伦理与技术两方面开展人才培养。以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为例,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普遍开展道德教育,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一系列与新闻法律法规、新闻伦理道德、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包括“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等,努力贯彻价值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此外,还开设了“大数据与舆情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类课程,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同时,教会他们辩证看待技术进步,让学生有意愿也有能力深入理解技术原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尽量避免技术陷阱。
再次,全面加强专业素质教育。通过学科、课程、师资、资源的深度整合,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例如,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工作坊式学习。由教师牵头,3-5名学生自发形成小组,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选择论文写作、调查报告、新闻采写、影视制作或新媒体作品创作等课题,开展为期一年的学生研究实训项目。通过开题、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与此同时进行伴随式指导,把体系化的课程和基于项目的实训相互融合。又如,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推广“以赛促学”的观念,效果显著。参赛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提升了自身的信心,也给学科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声誉。通过以上措施,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
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大学教育应该从狭隘的专业教育走向更加广阔的传播实践,努力在公共伦理、大学精神和专业理想之间达到平衡。只有打破学科壁垒,从媒介形态划分明确向媒介融合转变,从注重教学向注重学习转变,从教学设计向教学环境构建转变,才能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价值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本文为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立德树人,四力为基,5G时代融合型传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课题号:20201047)及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与改革重点项目“95后及00后大学生代际特征调查与研究”(课题号:1802022)阶段性成果】